分享

知与行

 过河卒冲 2022-02-16
对于知与行的关系,从古至今有各种不同的主张。
有主张“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的知易行难;
也有主张“行先知后”,“不知亦能行”的知难行易;
还有主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知行合一。
 
那么哪个说法是对的,是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
如果以此一个辩论赛,或许是一个好题目,因为正反双方都可以为自己的论点找到丰富的论据。
但是,如果不是为了辩论效果,那么讨论孰对孰错是没有意义的。
所谓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
在特定的场景,给知和行加上特定的定语,知易行难、知难行易、知行合一,都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意义。
 
用黄金思维圈(why—how—what)的思维来拆解知行。

图片
 
What:什么是知,什么是行?
How:如何做到知与行?
Why:为什么知行要合一?
 
什么是知?如何做到知?
人的认知分为四层。
第一层,数据(非数学意义上的数据,也可以指碎片的信息),比如你看到下雨了;
第二层,信息,比如统计一年的降雨情况;
第三层,知识,比如了解气候成因;
最难的就是第四层,智慧,是识别和选择相关知识的能力,比如你能意识到在解决什么问题的时候,该调用关于气候的思维模型。

四层认知的升级路径可以简单归纳为:
数据—(归类分析)—信息—(使用单个思维模型分析)—知识—(使用多个思维模型分析)—智慧。

我们都有一个口头禅:这个我知道,这个我懂。
当我们说自己知道的时候,可能脑海里只是闪过了第一层次的数据。比如,碎片时间看到的一个金句,知识软件里学到的一个新的概念,或者被封装过的二手知识。
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好像触手可及。只要搜索、复制、黏贴,人人好像都可以是专家。
 
如果,我们在地里撒下了很多种子,但是不除草、不施肥灌溉,秋天到了,地里还是一片杂草。
同样,我们看了很多文章、上了很多课,收集了很多知识碎片,但是不筛选、不总结分析、不深入专研,三年之后,还是一样浅薄无知。
求知是一个辛苦的过程,是一个克服人性的过程,要克服“这个我懂”的自大,要克服“不求甚解”的苟且,还要克服“好像也没什么用”的短视。
正是因为求知是有门槛的,所以能认识到求真知的正确态度,而且能够长期坚持,经过时间的发酵,一定可以厚积薄发。
 
什么是行?如何做到行?
行,是指行为、行动。
大致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
被动的行,是指机械性的重复劳作,当然处于被动中的人,自我可能已经察觉,也可能并不察觉,关键是无意识地日复一日,仍然机械性重复没有改变。
主动的行,可以理解为做自己行为的主人。可能是完全自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可能是在生活、环境胁迫下行动,但是行动过程积极融入自己的主观想法,并且积极主动寻求更高效率。
 
如何做自己行为的主人?有几个行为原则。
第一,心态上积极主动。
始终保持主人翁意识,只有自己该为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的行为负责任。
面对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自己的都可以选择积极的回应方式来回应。
可以直接控制的,培养正确的习惯来解决。可间接控制的,改进施加影响的方法的解决。无法控制的,微笑、真诚与平和地接受现实。

第二,要赋予内在动机。
下图是著名的fogg动机行为模型。

 图片

构成行为的发生由三个部分组成:首先要有一个行为的动机,其次还有完成行为的能力,最后还要有相应的线索。
提高动机,给这个行动赋予重要的意义,可以降低行动的门槛,可以比较容易的触发和坚持行动。

第三,提高行为的能力要靠刻意练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然后经常的复习,是件很快乐的事情?中学时,我一直很不理解,因为我在复习课本的时候也并没有感受到很快乐呀。
后来看到一个解释,“习”应该解释为练习,豁然开朗。学习,然后经常练习。学以致用,而且感受到越做越好,就非常有成就感,不亦说乎。
找到对的事情,重复、重复、再重复。
 
为什么要做到知行结合?
相信很多人“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学习的目的,并不是纯粹的做理论研究,是为了更好的指导我们生活。
“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饰战略的懒惰”
实践,需要知识的指导,否则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
“实践出真知”。
知识的来源,不仅限于书本和老师的教授,也来源于自己行动的感悟。
 
最后,分享一个日常思考行动指导模型。
我看到了我是否看懂了我是否想清楚背后的逻辑以及关联知识我是否能够给别人讲明白我是否已经撸起袖子把知道的做到做好。
每一步跨越,都是一个鸿沟。跨不过去,就是前功尽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