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谬

 东方文捷 2022-02-16

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谬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话可查到的来源是出自鲁迅的《拿来主义》,其根据就象酿酒,经过酝酿,粮食变成了酒糟,成了可弃之物,而获取的美酒是粮食的当然精华。这话与生活太贴切了,因此大行其道,被广泛认同。其主要应用,大概有大小两个方面,大如对传统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态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象我们曾说的那样—师夷长技以制夷;小如读书学习,知识太过庞杂,特别是写书的人总存在认识上的不足或偏好,因此我们在阅读众多书籍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我要说,这话是值得深刻反思的。

       首先,何为精华?何为糟粕?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吗?这个貌似简单的问题其实牵涉到我们对客观事物是唯物还是唯心的判断问题,我们自认为客观的物质世界,其实是我们眼中的物质世界,是会随着我们的需求、情感、认识等的变化而变化的世界。

       举一个语言方面的例子,就象我们熟知的普通话,我们会认为它是当然的汉语,当我们听到广东白话时,我们会对其发音感到好笑,我们会自觉地把广东话的发音与普通话拼音作比较,甚至我们会得一个结论,它是蛮夷之语。但殊不知,正是广东白话、闽南话等方言才更接近中华古音,才是更正宗的汉语,而普通话才是胡音,更接近蛮夷之语。其实选择普通话作为官方语言是民国之后的事,是人为投票的结果。这个例子我只想说明人们对熟知事物的认可度有多高,足以左右我们的判断,并不足以论述唯物和唯心的哲学问题。但回到主题,我想说的是精华和糟粕并不象酒和酒糟那样明确,其实换句话说,酿酒是因为先确定了目的才产生了精华和糟粕的标准,但对于传统文化或外来文化的取舍,我们有明确的标准吗?或者换句话说,我们能预先设定明确的目的吗?

       首先,我认为不应该设定目的,设定目的的做法其实就是功利主义的做法,我们只选择于自己有利的,自己喜欢的,对跟自己无关的,无利可图的事则有意无意地抛弃,那么,在这种态度下我们看到的传统文化、外来文化还是本来那个传统文化或外来文化吗?就象现在老百姓心中的儒家文化是本来那个儒家文化吗?

       儒家文化经过历朝历代统治阶层的改造、宣传、灌输,在老百姓心中剩下的几乎就是礼教,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封建残余,只有把它扫进垃圾堆才好。但儒家文化更重要的是哲学,是世界观,是方法论,是人生论。

       因此,对待文化不同于制造,不应该设定目的,不应该带着功利。中国历史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专制制度与儒家文化的纠缠,文化在专制制度下的持续弱化。专制制度最喜欢功利主义,因为它会不计代价坚定守护一个最高目标—持续统治,所有的一切都必须给它让路,因此,可以说儒家文化被不断改造是历史的必然。

       其次,我们应该抛开偏见,如果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带着偏见,我们其实什么也看不见,因为看来看去,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自己的偏好。在这里,什么是偏见?偏见就是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的先入为主的看法,就象古代禅师告诉参禅者的那样,你不把脑中的旧观念倒掉,怎么可能参禅悟道!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到今天我们大多数人不能真正认识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原因。

       对于我们个人的读书学习,同样不能抱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观念,正如上所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就是功利主义的态度,只是学知识的态度,但我们读书学习,除了学习实用的知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完善我们的人格,使我们更理性、便客观、更宽容、更博爱,其实,这就是我们儒家文化一直推崇的民胞物与的情怀,内圣外王的追求。

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再思考

                                     【来源: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近年来,“国学热”逐渐形成。对待传统文化,人们普遍认同这种态度: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问题往往出在实践的过程中:“精华”和“糟粕”,究竟如何划分、如何鉴别、如何把握?

  所谓“精华”和“糟粕”,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实体性的,一种是价值性的。

  实体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当作是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存在,是各种文化现象本身固有的性质,认为其中有一些东西本身就是好的,是“精华”;另一些东西本身就是不好的,是“糟粕”;精华就是精华,糟粕就是糟粕,只要它们存在,就是从来如此,不会改变。

  价值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看作已有文化现象在现实条件下的意义和作用。比如,中国传统中所独有的某些“宝贝”:骈文、八股文、小脚、太监、姨太太、贞节牌坊以及五代同堂的大家庭、地狱活现的监狱、动辄廷杖板子夹棍侍候的法庭,等等。这些残酷地限制人的自由、扼杀人性的东西,毫无疑问是应该划入“糟粕”之列,坚决予以去除的。

  在社会已经发展的情况下,对于八股文、小脚、太监这一类显而易见的事情,还是比较容易做出判断的。而对于一些比较深层的东西,如纲常礼教、忠君思想、抑利扬义、无为而治、忍让顺从等,不同人在不同场合对它们有不同的评价,因为它们究竟属“精华”还是“糟粕”,要看怎样理解和发挥。这说明它们的价值具有两面或多面性。(《北京日报》)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