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312《明茨伯格论管理》——亨利·明茨伯格(5)

 新用户49272060 2022-02-16

第12章 意识形态和教会型组织

1、意识形态的关键特点在于它的团结力量:它把个人和组织紧紧地绑在一起,激发出一种“集体精神”,一种“使命感”,实际上也就是把个人和组织的目标凝聚在一起,由此产生协同优势。

第13章 政治和政治型组织

1、如果协调指的是组织保持有序和完整的手段,那么政治则是通过无序化和分解现状的方式破坏协调。政治和权力有关,和组织结构无关。

2、政治型组织的四种形式:

  • 对峙型组织,以冲突激烈、范围有限、持续时间短暂为特征(不稳定)。
  • 动荡联盟,以冲突程度缓和、范围有限、有持久可能为特征(相对稳定)。
  • 政治化组织,以冲突程度缓和、冲突范围普遍、有持久可能为特征。
  • 彻底的政治舞台,以冲突程度激烈、冲突范围普遍、持续时间短暂为特征(不稳定)。

3、政治体系,从定义上来看是不合法的,但有时也能用来追求具备事实上合法性的目的:

  • 政治活动通过达尔文适者生存的方式确保组织中最强有力的成员把持领导岗位。
  • 政治能确保议题各方展开充分的辩论,其他的影响体系则只推动其中的一方。
  • 政治系统大多能引发受正统影响系统压制的必要改革。
  • 政治系统能为执行决策扫清道路。

4、在组织临死之前出现的彻底的政治舞台形式,应该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因为它加速组织的死亡。

第14章 结构之外:有效组织的力量和形式

1、力量和形式的五边形框架:

2、有效组织在于维持协作力与竞争力的平衡:这两种力量必须结合起来,必须维持动态的张力。政治抵挡着意识形态的狭隘性;意识形态抑制着政治的破坏性。

3、组织的生命周期模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