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规则分两种

 昵称44943940 2022-02-17

规则就是预期:谁做一件事,预期会得到什么结果。两者的联系越确定,人就越有安全感。

一种规则是口头建立的,基本的表述形式是:「你不应该这样做,这样是不对的」;但它可能只是一个说法,另一种规则是实际的:你这样做了,别人事实上怎么办?它必须经过实践才能验证。

几乎所有小孩子都听到过第一种规则:「不要再做了,再做我就揍你了!」语气威严,但未必有什么用。孩子们拿这话当耳旁风,照做不误。这也是在检验规则的现实性。往往这些规则的执行者又会心软,孩子不遵从,除了受到父母(语气上)更迫切的警告,也没有更多后果。这话也可以反过来——孩子预期到了没有后果,所以才不遵从。

在咨询中我会教这样的父母,要有效地传达「不可以」的信息,你说话最好是作数的。——倒不见得要真的揍孩子一顿,那是放狠话,人们只在无能为力的时候放狠话。比如有的成年人吵架的时候说:「你给我等着!」人家等着呢,你能怎么样?假如也不能怎么样,那么索性一开始就不要讲这个话。讲这种话往往只会证明你讲话是不作数的。

比如说,如果规定孩子只能玩一个小时的手机,那就要在一小时后这个时间点,明确无误地让孩子知道,时间已经到了。有的孩子只要提醒一声就好,也有的孩子需要走到他身边,搭住他的肩膀,近距离地说这句话。甚至有的孩子说了不听,就要有人把手机从他手里(温柔地)拿走。温不温柔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到了时间他就要和手机分开。否则就是在宣告:我的规则实际上不作数。

当我这样讲的时候,很多父母就会失望地说,李老师,你不了解我们家孩子,这对他是没用的。父母的理由非常充分:我家孩子情况特殊啊,他根本不听你说什么,拿走了手机他会满地打滚,会崩溃,他会生病的,他对我们暴力相向……我说,是是,我知道你有困难,谁没有自己的困难呢?

「就问你,能不能做得到?

能不能,就是这一句话。赌上一切也罢,只要给一个结论。在我的经验里,很多人其实没有「赌上一切」的觉悟。他们当然也认为规则很重要,但他们想要的是以「不伤筋动骨」为前提贯彻规则;一边不用付出什么代价,一边强调下规则。

他们对规则的理解就是一个说法,一种态度,一种应该或不应该的是非判断。所有这些都是头脑里的功课。最好是孩子懂事,行为上自己就能遵守,那是最理想的,不伤和气。如果不听话,提醒两句也行(语气上不妨严厉点)。但也就停在这里了。真正难以面对的问题是,万一提醒了也没用呢?不好再想下去了。这时候要贯彻规则,就必须「做点什么」——很可能是一些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行动,会有冲突,会打破一团和气的表象,甚至会有风险(孩子说了,不让玩手机他不吃饭呀)。

并没有准备好承受这么大的代价。

但你最好想一想,我对这些父母说,你要严肃认真地想一想。维护一个规则就要有豁出去的觉悟。哪怕付出巨大的代价,你能不能向对方证明,他做了事,就会收到(你之前承诺过的)结果?

那才是行之有效的规则。

我的经验是,大多数父母都能做到。说到底这不是能力问题,是决心的问题。前提是放弃「我说一说,对方就会听」的幻想。你要想到对方可以不听,你才会思考「我要做点什么吗,哪怕闹得很难看」。谁希望闹得难看呢?但没办法,规则如此。有效的则必须舍得代规则的守护者有了不惜代价的觉悟,第二种规则才得以成立。

有意思的是,一旦规则的守护者有了这个觉悟,人们也会更自发地遵守规则,维护规则的人并不必真的付出那些代价像酒驾,现在都知道酒驾入刑,是真判,所以喝酒不开车就成了人人都遵守的常识。而我小时候,不准酒驾的规则也有,但酒席上常常看到人们劝酒,开车?开车喝一点没事啦:「那么多人开车都喝,谁真的管?把所有人都抓起来啊?」而事实证明,不需要抓那么多人,只要有抓的决心就够了。同样一句话立刻就会有不一样的效力。一旦开始认真,气氛上传递出了某种「这事决不是闹着玩」的严肃性,人们就会自动感受到,然后想:「好吧,还是不要冒险为好」。

说到酒驾,回到当初开车劝酒的人,他们纯粹只是出于酒精的诱惑吗?我觉得不止。这里还有一层心理的需要,叫做「如果一件事号称不能做,但其实做了也没什么,那么我听话就会显得我很傻」。这种想法体现了一个人对控制感的需要。前面说了,规则给人带来安全感,因为可以确定地知道做一件事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结果。问题是,它现在只是一个朦朦胧胧的可能性,也许会带来结果,也许不会,人们就会重新感到焦虑。应对焦虑的方法就是疯狂地自行摸索,试探,试图在行动之间建立新的关联,以重新找回控制(酒驾是不合规,但如果我们这地方的人都这样了,是不是就没事?)。

乱套就会带来更多的乱套。

规则不明确,就是在引诱人们挑战更多的规则。因为每个人都想知道「还有哪些东西是号称必须遵守,实际上(作为懂行的人)是不用搭理的」。在那些不能执行规则的家庭,常常看到小孩在父母禁止的行为上反复横跳:突破一下,没事;再越界一点,你打我啊?哎呀真打……好,下次再来打也没用,骂也不听,整天嬉皮笑脸讨价还价,只是因为他们想做这件事吗?不一定,孩子可能就是在应对上述的焦虑感。通过在「作死」边缘来回试探,试图摸清家庭的底线何在,规律是什么

如果父母坚定清晰地告诉孩子,手机就只能玩一个小时,运用某种方式传递足够的决心,让孩子看到「这次是认真的」,孩子的感受反而更好。他们往往会更痛快地放下手机,因为心里踏实了。

话虽如此,也有一些人会说,道理都懂,但有的人惹不起啊,他拿生死或者别的什么威胁,哪怕我理智上知道不用怕他,我也架不住。——是有这样的情况,一方够狠,另一方只能退让。那就认输吧。遇到这样的父母我会说:这件事上你已经没有权威了,放权吧,坦然说出「这件事我管不了」,也许还能保住你其他的权威。不要寄希望于口头上的严厉,你再怎么假装凶狠,暴跳如雷,也只会让对方觉得「这么凶都只是做样子」,相信我,接下来他就会去探索「还有哪些事也不用听他的」。

这件事的严重,甚至大于被打破的规则本身。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