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上海公交面面观

 八顾 2022-02-17

2

上世纪7080年代的上海公交面面观

 

那时的上海交通除了电车、公共汽车、轮渡就没有其他公交设备了,要么就是两个轮子的自行车。不像现在地铁四通八达、轻轨犹如网织,捷运系统已经渗透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八十年代之后,上海开始出现私营等小巴士,对疏散运量有了一定的帮助。可是交通道路还是原来4050的旧样,没有增加运能,因此道路交通更加添堵,车辆行驶犹如牛行,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停车场。上海市民每天在上下班的平均时间超过两小时。有的甚至八点上班,六点钟就要出门。我还记得19871210日由于大雾弥漫,轮渡停航,上海陆家嘴轮渡站拥挤了近4万上班心切的人群,那天我母亲也在这渡江上班的人群中,好在安然无事。当轮渡启航,人群一下子拥挤起来,当场踩死11人,酿成解放以后最大的恶性交通事故。后来市政府专门下了一个行政命令,也就是大雾天职工上班延误不算迟到,以公假论。

 

此后上海公共交通建设开始大规模开始,三横三纵申字型的高架快速道路网络开始规划和实施,地铁和轻轨等捷运系统也开始布局和实质性启动。直到今天,上海的公共交通才真正实现了地上、地下、空中、水上立体交叉,捷运系统四通八达,公交汽车长远结合的全方位公共交通网,即使在世博期间,这样大量人群涌入的情况下,基本保持了上海公共交通的畅通。从京沪两地的交通实际情况看,上海明显优于北京。

 

现在我就记忆中的7080年代的上海交通情况,向后来者谈谈掌故。先说说公交车。公交车辆在我小的时候我看见过有三种:一种是绿色的有轨电车,我记得当时从杨树浦到外滩的又一个有轨道的电车叫8路电车,还有是从卢家湾到16铺的叫2路电车。这种电车只有一根鞭子与架空电线相连取得动力,车轮有点像火车是铁轮子,所以在马路上必须铺设浅浅的铁轨,供其使用。车身是墨绿色正方形的,当中有一黄色的腰线,很像火车车厢。玻璃窗都是用双手提升或压下去的,没有摇手柄。车厢里面基本是木面装饰的,座椅是长形黄色木条椅,车厢顶部设有长条横杆,便于乘客抓扶。车门时铁栅栏形状的,由售票员打开和拉上。司机是在最前部站立开车的,劳动强度较大,刹车、摁喇叭都是用脚的。特别是那个黄铜制的车铃很是好玩,有一个圆球装的装置,司机一踩,那铃就噹噹敲起来了,这种铃声只有有轨电车有,所以很容易分辨,一听就知道有轨电车来了。有轨电车速度很慢,当时还有人在车辆行驶的时候跳上跳下,现在反映三十年代的电影中,常有这类镜头。有轨电车有单节双门的,也有双节的。所谓双节的,也就是单节双门的一个有动力的车厢后面再拖挂一个单节单门无动力的车厢。解放前有动力的车厢叫头等车,车票贵一点,拖挂的那一节车叫二等车,车票便宜一点。但是我记事的时候已经无有头等、二等之分了。有轨电车因为速度慢,所以在70年代初就被逐步淘汰了,换成无轨电车,最后拆除的是江湾五角场到虹口公园的3路有轨电车,时间是1973年。我记得8路后来就是28路无轨电车行使的路线;无轨电车12路就是2路有轨电车行使的路线。但是现在来看有轨电车还是很清洁环保的交通工具。现在我国国内大连、鞍山还保留着有轨电车,我1999年在大连还坐过。我在日本东京生活的时候,在大塚也看见过有轨电车,那是都营荒川线,但是没有坐过,形制也和我幼时见过的有轨电车一模一样。

 

我还曾经做过有轨电车,当时我外婆家在杨树浦的周家牌路,每每去外婆家,必坐8路电车,坐上去我就很新奇很高兴。还有做过的就是2路有轨电车。记得文革最烈时,我干爸干妈一家被造反派抢占住房,从淮海中路搬到了浦东崂山新村。那时,浦东几乎就是乡村,隔一条江就似乎是遥远的地方,浦东居民来市区,称为“去上海”,由此可见一斑。而我要去浦东干妈家,就只有先坐26路无轨电车到重庆路下来,换乘有轨电车2路到十六铺,再换乘轮渡过江,然后步行至崂山新村。我到现在都记得,干爸干妈家搬去浦东之后不久,干妈和哥哥第一次带我去他们家,我们从轮渡下来,沿着东昌路走到崂山新村家的情景。只记得东昌路当时的模样就是现在朱家角北大街的样子,还有很多乡村田野和流水小桥,下午从我家离开,直到黄昏才到干妈家中,我累得一再问干妈到了吗?到了吗?干妈总是温和地回答着快了,快了。那时我才五岁,时间一晃已经是42年前的事了。

 

1

 

第二种公交车辆是公共汽车,也就是烧汽油或柴油的客车。当时,几乎都是这种圆头圆脑的公共汽车。也分成单节双门和单节单门两种,前一种有动力,后一种无动力,只是拖挂在前者后后面行使,还有就是三门铰接式的大型公共汽车。在八十年代为了解决公交车的容量问题,上海还生产出四门铰接式的巨龙公共汽车,据说最多可以容纳400个乘客,称为401402路,在上海的东南到西南,东北到西北分别行使。最早的时候,我还看见过一种汽缸、发动机是装在车头最前面的公共汽车,有点像老式的解放牌汽车。这种汽车是单门有动力的,后来这种公共汽车就在市内逐步消失,只跑长途了,再后来就看不见了,据说这种公共汽车还是40年代的美国货呢。那时,公共汽车的车身基本是白色的,只有车顶和腰线漆成海蓝色。里面的座椅布置与设施与现在也相去不远,只是陈旧一些。但是前后门的售票员的开门关门都已实行了自动化,是一种气动装置。司机则是坐着驾驶了,而且驾驶室的空间不小,视野很开阔。

 

80年代以前,在上海的49路公共汽车的式样是很特别的,它是捷克斯洛伐克五十年代援助我们的。有三种车身颜色,红的、绿的和蓝的,我只见过蓝的和红的。车身呈流线型,车头的车窗有点突起,车尾的尾灯造型有点像飞机,单节双车门,其中还有暖气设备,车子的牌子就是斯柯达,也就是现在被大众汽车兼并的斯柯达汽车厂生产的,它的小轿车目前在上海也很畅销。这种汽车和当时圆头圆脑的我们自己生产的公共汽车相比,显得很有气派,也很洋气。当时捷克的汽车工业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算是发达的,所以这些援助汽车就一直使用到八十年代才淘汰。当时49路是从枫林桥到外滩,经过我们家乌鲁木齐路淮海路的上海新村。我父母那时都在外滩上班,既可以做26路,也可以做49路,因为26路停在汉口路四川路外滩,49路则停在汉口路江西路外滩。我要和他们一起去外滩,最希望坐49路,既可以坐这个洋气的公共汽车,又可以看见延安路上巍峨雄伟的中苏友好大厦的金色尖顶,这也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建筑。可惜当时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是大家可以从老故事片《今天我休息中》看到它的身影。

 

第三种公交车辆就是无轨电车,现在也还在行使,只是车辆的样子有了不少改进。当时的无轨电车,就是两个辫子搭在架空电线上,用电能作为动力驱动行使的公交车。早先的电车有单节双门的,就是11路环城园路电车;还有双节铰接式三门电车,这种电车只有前后门有售票员座席,中门没有。最早的公交电车都是蓝色车身,白色车顶和白色腰线,也是圆头圆脑的的样子。17路电车直到九十年代,还在用这种车型,破旧不堪。70年代开始上海的电车基本上换上了方形的双节三开门铰接式电车,主要是铁锈红车身白色车顶和腰线,以及天蓝色车身,白色车顶与腰线两种款式。老的电车在铰接不断座位是三人有圆弧形的,人称香蕉座位,曾经发生过小孩从铰接部掉下去的惨剧,因为老式电车的铰接部是由镂空的缝隙的,小孩子容易出危险。新的电车则改为背靠式两人座,铰接部全封闭,这样就没有危险了。有轨电车是不能超车的,因此速度也上不来,只要一出事故,全线瘫痪不得启动,现在电车也逐步减少了。主要采用汽油、电能混合的公共汽车,这样可以去除架空电线对市容的妨碍,也可以提高车速。小时候我最喜欢看无轨电车“翘辫子”,也就是若司机驾驶不小心,电车的小辫子,从架空线上脱开,这俗称“翘辫子”,这时候司机或售票员就会下车,紧紧拉住“小辫子”底下的一根牵引绳,将辫子与架空线搭牢,电车才能继续行使。

 

当时的所有公交车都没有空调,若是在盛夏,优势十分拥挤的情况下,车厢里简直就是一个烤鸭的闷炉,里面都是人肉气味,汗臭气味,夏天挤车可真是一种受罪,女同志也不能顾及性骚扰问题了。冬天,因为车辆不密封,所以西北风呼呼吹进车厢,里面的乘客几乎冻得像冰箱中的白条鸡。再加上那年月普遍穿的厚实,又增加了体积,冬天挤车更是一件苦事,十冬腊月也会挤得大汗一身,停下来冷风在一吹,是冰冷潮湿的内衣贴在身上,这滋味实在够受。哪像现在空调巴司设备好,环境舒适,也不是太挤,相比起来可是舒服到家了。

 

说完车辆,再说说公交车的票价,就是每一个市民的公交成本。那时,公交车的票价是分成有轨电车、电车、公共汽车(烧汽油)三种票价体系。有轨电车是3分、7分、1角、12分和15分。无轨电车则是4分、7分、1角、13分。公共汽车是5分、1角、15分、2角、25分。那时坐有轨电车8路从杨树浦底到外滩就是15分,坐无轨电车26路从徐家汇到外滩是13分,坐57路公共汽车从静安寺到西郊公园是25分。那时票价是每三、四站路上升一个等级,有人往往为了省三分钱或五分钱,宁愿多走一站路再做车,现在想来真是未可置信。那时公交公司的员工座车是不要买票的,解放以前每个汽车公司和电车公司的员工都发一个铜质的公司圆徽章,售票员看到这个章就不收票钱了。解放以后改成工作证,员工上车向售票员晃一晃也可免费。

 

解放之后,共产党对产业工人还是真的不错,凡是产业工人、机关公务人员、以及由工会组织的商业职工、教师等等都发给公交补贴,上下班的车费都由企业福利费中支出。于是就开始出售月票,也就是一个月购买一张月票贴花,然后就可以不需要每次坐车付车资,只要向售票员出示月票即可。月票在五十年代刚刚出现时是5元一个月,六十年代调整到6元一月,一直维持到1996年。后来就是取消月票,改为出售公交预售票。后来又改成公交IC卡,一直到现在,不过这都是后话了。不过当时公交成本一般在老百姓的工资中占十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应该不是小数。可是当时政府财政这样吃紧,可是依然全部承担下来,这可真是人民政府啊!月票外形有点像工作证,上面有乘车人的一寸照片,每月购买的贴花,要贴在月票右面的专门贴票处,这种贴花有点像火车盒上的贴花,上面有各种图案彩绘,反映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时事政治、建设新貌等等,现在邮票贴花已经成为一种收藏品,而且升值空间巨大。这是月票的创始者始料不及的,月票在推出历史舞台之后居然又有了新的功能。月票的购买处有公交公司专设的出售点,也有委托一些烟纸店、杂货店和银行储蓄所代销的。

 

公交线路也是可以说说的一件事。记得过去上海在闹新房的时候,有一档保留节目就是让一对新人,报出经过自己家门口,或者每天必坐的公交车的每一个站名,报错的话就要新人做一个亲昵的举动。可见公交站点当时每一个人是记得很清楚的,现在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了,很多人都好几年没有做公交车了,现代化也给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很大的改变。我记得的上海著名的公交线路一直不变的26路电车是从徐家汇经淮海路到外滩汉口路,20路是从九江路沿南京路到静安寺,后来又延伸到中山公园,27路电车则是从静安寺沿南京路到杨浦区齐齐哈尔路,55路则是从外滩到江湾五角场,57路则是从静安寺到西郊公园,11路电车就是在人民路中华路上不断行驶,称为环城园路,这也是上海最短的电车线路,最长的电车线路是17路,从打浦桥一直到杨浦区的通北路,不知转了几多圈子。以下我将列一张表将过去的电车的序号和起点终点列名,录以备考。

 

公交电车的编号也很有讲究,从110是有轨电车留下的序号,后来有轨电车取消了,这段号码也就不用了。从1130是无轨电车的号码,虽然时光变化,但是电车号码也始终在这里面未有超出。从30以上到100路里面都是公共汽车,若超出100号以后的号码,一定是80年代后期增加出来的,现在还有200号段、300号段的等等。但是3040之间的号段长期没有使用,只是在改革开放后城市运能急剧增加之后,才开始让新开辟的公交线路使用了这一号段的号码。而浦东的公共汽车全部使用80以上号段,如从陆家嘴到东沟的81路,从陆家嘴到耀华路的82路,从东昌路到耀华路的85路等等。

 

最后说说公交司售人员的装备。那时公交汽车公司的员工普遍福利较好,工资奖金也不低,是人羡慕的职业。因为解放以前英商电车公司和法商电车公司的工会组织很强大,职工福利也就好些,因此解放之后也就因循成例。除了需要上早中班之外,几乎没有缺点。中学毕业要是进工矿的档子,能进公交公司可是再好也没有了。当然第一是做司机,第二是做售票员,因为售票员的劳动强度比司机大。长春电影制片厂在80年代初,拍了一部反映上海20路电车青年职工生活、爱情和思想的故事片叫《小字辈》,一时风行上海滩乃至全国。男主角迟志强也就是这部片子一炮走红,后来因为生活出轨又陷入牢狱之灾,倒也令人扼腕。那时公交司售人员事发工作服的,记得是米黄色立领、铜纽扣的学生装式样,每个人带还一副蓝布袖套,防止袖口弄脏。每个人还发一个开口的白色小帆布包,里面放一个票夹版,各个价目单车票都固定在票夹板上,还有一个黄铜制的票夹钳,有点像小的老虎钳很精致。有人买票时,售票员就从票价版上撕下一张车票,在上面用票夹钳打一个洞,表示你从第几站上来,可以据此查票,看你是否超站。那个小票夹钳一直是我的最爱,小时候老是想要是我能有一个玩玩就好了。那时坐车人很挤时的时候,有时售票员会让爸爸妈妈把我放在售票工作台上稍坐,此时我就喜欢去拨弄这个票夹钳,而妈妈爸爸就会喝止说:“不许动,这是阿姨的吃饭家伙。”,我只得讪讪地缩回手。

 

在那个年代里公交车还很政治化,我是小时候在文革时期,电车的车厢里还张贴毛主席语录,司售人员还要组织乘客早请示晚汇报。一到五一、国庆底时候,不少在淮海路、南京路、四川路或外滩行驶的公交车要扎一些亮灯的彩车,以便增加节日喜庆的气氛,其他车辆的两个后视镜上也要装上两面小国旗,以示全民同乐。在80年代中央开始提倡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之后,公交车辆里面有增加了老弱病残孕和怀抱婴儿者的专座,以照顾体弱多病的乘客,也显示出文明礼貌的丰硕成果。

 

那个时代的公交趣闻掌故还有很多,我只是择一二与大家交流,希望大家来补充这段历史。希望能有一部专门的上海公交史话,反映几十年来上海公交的变迁,这也是上海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本文摘自海谊的新浪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