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汉方名家伤寒派腹诊论著选译(二):大塚敬节论腹诊(2)

 了然3z5ctoaa2w 2022-02-17

大塚敬节论腹诊(2)

胸胁苦满  胸胁苦满是指患者自觉胸胁部位胀满感。他觉诊察时,医生用拇指从季肋下向胸腔内按押时,如果存在胸胁苦满,手指会有抵抗感,患者会有窒息般感觉而诉痛苦难受,如图6所示。这种抵抗与痛苦的强弱,会随着胸胁苦满的程度不同而变化。

图片

                            图6

图片

     图7                   图8                   图9

胸胁苦满会同时出现在左右两侧,或者仅仅出现在左侧或右侧,但多数的场合会呈现右侧偏强的倾向。胸胁苦满可见于肝脏肿大、胆囊炎等场合,但并非这些疾病时亦可见到。胸胁苦满是使用柴胡剂的重要指征。如图7所示之胸胁苦满时,为小柴胡汤应用指征,如果出现图8所示之重度胸胁苦满时,则为大柴胡汤应用指征。另外,如果如图9所示之既有胸胁苦满,又可见腹直肌紧张,此种腹证为应用柴胡桂枝汤之指征。还有,如果既有胸胁苦满,又存在脐部悸动亢进者,此为使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之指征。

腹皮拘急(腹直肌紧张)  古人所说的腹皮拘急腹证,相当于腹直肌的紧张。吉益东洞流派的医家称其为“二根棒”。另外,古人称之为“里急”的腹证中,亦有属腹直肌紧张者。

图片

           图10                              图11

腹直肌如果左右侧同时紧张者,有时存在左或右的一侧偏强而另一侧偏弱的情况。另外,有上部紧张而下部不紧张者,或者与此相反者。如图10所示之腹直肌紧张者为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芍药甘草汤、桂枝加芍药汤等应用指征。如图11所示之上腹部腹直肌紧张者为四逆散(此时也会有胸胁苦满)、抑肝散等应用指征。

小腹拘急、小腹弦急  《金匮要略》中有“虚劳,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条文,所谓小腹拘急,指图12所示,可触及下腹部腹直肌牵拉样而发硬的状态。该腹证为八味肾气丸的应用指征。小腹拘急与小腹弦急很近似,不易区别。二者均呈下腹部腹直肌紧张的状态,但小腹弦急则为如图13所示,多呈现为腹直肌的紧张延伸至上方,但下部的紧张强度更高。

图片

           图12                            图13

小腹不仁  如图14所示,小腹不仁指下腹部可见的软弱无力之处,这也是八味肾气丸之腹证。所以,八味肾气丸之腹证,有如图12所示之下腹部硬而紧张者,亦有如图14所示者,另外还有下腹部触及的正中芯。正中芯见后述。

图片

                           图14

小腹急结  小腹急结为瘀血之腹证,是桃核承气汤的应用指征。如图15所示于左侧髂骨窝,用手指按搓样施压时会出现急迫性疼痛。该腹证出现在右侧者较少见。

图片

                            图15

诊察小腹急结的方法,使患者两下肢伸直,医生并拢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将指端触及患者腹壁,从脐旁斜向左髂骨窝方向,迅速地按搓样移动,如果有小腹急结,患者便会诉说疼痛,疼痛剧烈时则会屈膝呼痛。即使是意识不清的患者,也会有皱眉苦脸,甚至做出拨开医生手的动作。

小腹急结多见于女性患者。

小腹满、小腹鞕满  小腹满指下腹部的膨满,小腹鞕满指于下腹部可触及抵抗物,同时具有膨满感。小腹鞕满为瘀血腹证,为大黄牡丹皮汤、桂枝茯苓丸等使用指征。

另外,并无他觉的下腹部膨满,却主诉自觉膨满感者,为瘀血腹证。

图片

            图16                           图17

       小腹鞕满亦有如图16所示者,亦可见如图17所示可触及1处、2处或者2处以上抵抗物者。如图17所示腹证者也可能并无自觉膨满的主诉。

     (待续)

                     (王宁元译自《汉方诊疗医典》 南山堂)

附:“王宁元汉方与腹诊译介”文汇系列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