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金时代的对决:罗马——达契亚战争

 licht3jh8evr0j 2022-02-17

当罗马人的鹰旗飘扬在色雷斯时,他们便不得不面对多瑙河北岸的敌人,他们是色雷斯人的同宗,同样的骁勇善战。曾经他们甚至生擒过马其顿的色雷斯王莱西马库斯。但现在达契亚人面临的不再是色雷斯的同胞或者是希腊马其顿的兵威,雄鹰的翅膀造成的阴影已经无可避免的笼罩在达契亚地区。

一 达契亚人与色雷斯人

达契亚人是色雷斯人的一支。色雷斯人属印欧语系族群,是巴尔干半岛最早的居民之一,很早就生活在巴尔干半岛北部,著名的斯巴达克斯就是色雷斯人。色雷斯人一名用希腊文标示为Θρακιοζ,亦译色腊基人,似乎源自于赫布鲁斯河(今马里查河)一带与希腊人有过交往的一个特定部落之名,到前7世纪中叶时已被一般用作诸多部落的统称了

雷斯勇士

希波战争时,许多色雷斯部落曾被波斯征服。前479年的普拉塔亚会战后,色雷斯人就趁着波斯大军撤退的机会,突然袭击正在撤退的波斯人。他们还纷纷驱逐由波斯派驻自己区域的大量长官,让大部分部族都重获自由。此后,随着和希腊的经济联系增多,色雷斯政权的组织形式和文化上都开始了希腊化。不久,色雷斯人在巴尔干半岛的西北部形成了一个以奥德里西亚部落为核心的国家组织,即著名的奥德里西亚王国,特雷斯一世(约前480~约前450年在位)成为该王国的创建者。奥德里西亚王国曾多次击败希腊和马其顿对其的入侵,甚至生擒过马其顿的色雷斯王莱西马库斯。但在内讧分裂和大国的夹缝中,随着罗马势力的扩张,奥德里西亚王国最终土崩瓦解。于前20年成为罗马帝国的附庸国。46年其残余势力被罗马吞并。

罗马2 全面战争中的奥德里西亚王国

 
在奥德里西亚王国衰亡的同时,另一支色雷斯部落达契亚人开始崛起,达契人属于色雷斯人的北支。他们非常擅长建筑防御工事,其用材都比较因地制宜。平原地带则就地掘壕,再垒造土墙并树立木栅。在山区则采用石块砌筑堡垒。当今在罗马尼亚境内许多地方,仍可见到从色雷斯-达西亚时代留存下来的工事遗迹。面对外来入侵者,达契亚人经常使用堡垒战术,坚壁清野,战胜敌军,公元前1世纪,达契亚首领布雷比斯塔逐渐将达契亚的达契亚人盖塔人的部落联合起来,成立了达契亚王国。逐渐壮大的达契亚对罗马共和国的边境构成了威胁,以至于凯撒也制定了征服达契亚的计划。但是公元前44布雷比斯塔遇刺身亡,达契亚王国陷入分裂,分裂为数个小国,互相攻打,罗马征服达契亚的计划才推迟。双方的相对和平持续了100多年,

达契亚王国的位置


色雷斯各王国具有常备军,卡扎劳曾在其撰写的《剑桥古代史》有关章节中,引用了一些有关色雷斯人军队数量的零星材料,再据此而对族群人口数进行估测。色雷斯的奥德里西亚国王西塔尔塞斯(Sitalces)拥有一支大约15万人的军队,其中约1/3是骑兵,其余多为步兵。卡扎劳以奥德里西亚王国约5万平方英里面积可以负担15万人军队的能力推算,认为其全国人口至少已达60万。多瑙河以北盖塔人(葛特人)与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作战时,也动用过一支由4000骑兵、1万步兵组成的军队。公元前323年,奥德里西亚王子塞奥底斯三世(Seuthes Ⅲ)能够调集起来对抗马其顿的利西马科斯的兵力,也有2万步兵、8000骑兵。而斯特拉博指出,色雷斯人总体上可为战争提供的军队数量约达1.5万骑兵,20万步兵。今保加利亚学者认为,公元前第1000纪时,仅色雷斯族群中心地带(即多瑙河与爱琴海之间地区)各部落的人口,估计就有百万之众。另据罗马尼亚学者估计,达西亚-盖塔人口可能已达200~250万,或250~300万;而达西亚国王布雷比斯塔(Burebista)即曾拥有一支20万人的军队。考虑到整个色雷斯族群本身十分庞杂,支系繁多,如此看来,其总人口数即使在古代也应该是颇具规模的了,或当在数百万左右。

色雷斯人的武器品类很多。常见的装备有希腊式反曲剑、匕首、普通短剑、长矛、双面斧、标枪和弓箭。其中,反曲剑的威力极大,让日后的罗马士兵都心有余悸。尽管多数人以轻装步兵形象出现,但部分偏游牧部落也有骑射手部队。在斯基泰文化的影响下,使用反曲弓、钉锤等马战武器。他们还常在其箭镞顶端涂以毒药,用来增加杀敌效果。

色雷斯勇士

护具方面,色雷斯平民一般习惯于赤裸上身,只有贵族们则可以有希腊式铠甲。但是他们却比希腊人有着更厚的亚麻内衬,专门应对寒冷气候。他们还有轻巧的月牙状盾牌,使用木材或柳条编织制成的。外层蒙上皮革,有时在皮革上再饰以铁质或青铜质的环状浮雕,绘制眼睛或者弯月的形状。这也成为外人辨识色雷斯籍士兵的重要符号。在战术上,色雷斯人习惯于将其军队排成四列。第一列放置较为薄弱的轻装部队,第二列则安排精锐重装士兵,第三列才是预备骑兵。至于全军最末的第四列,主要由鼓动男人勇敢出击的妇女组成。色雷斯人非常擅长山地轻步兵作战,由于和斯基泰人接触,色雷斯也学会了骑兵楔型阵。贵族往往有自己的重骑兵护卫队,和斯基泰人一样装备鳞甲与护腿。后来色雷斯人还将这种阵型传给了马其顿人,
 

二无畏的达契亚领袖—德西巴卢斯

从上文我们知道,罗马和达契亚人交恶由来已久,早在凯撒—庞培内战时,即布勒比斯塔王统治达契亚时,达契亚人支持庞培来介入内战。因此也遭到了凯撒的嫉恨,索性凯撒遇刺,达契亚人方才免受刀兵之苦。当然,和平之时暂时的,当罗马内战彻底结束,奥古斯都建立元首统治后,罗马人的新一轮扩张就开始了。这一时期,由于达契亚人松散分布在从巴纳特至多布罗加的地域内,无法团结一致对敌。因此即使是其中最强大的巴纳特国王科提索,都无法抵抗罗马人的攻击。早些时候,多布罗加等地的达契亚部落被罗马人降服,使得其他达契亚部落直接面对罗马帝国,导致了战略的进一步恶化。

达契亚人在强邻压迫下那畏惧,以及担忧遭到攻击的恐慌情绪。虽然奥古斯都以后的几位皇帝都保持了较为克制的政策,但这并不能根除两个民族间日益紧张的氛围。特别是在达契亚当地,还有丰富的金银矿藏,始终被罗马人觊觎。因此,当多米提安皇帝暴露出其对外扩张的意图时,惶惑不安的杜拉斯最终选择了先下手为强。这也就成为德西巴卢斯,得以施展其军事才华的标志。根据拜占庭历史学者的记载,年轻的达契亚王子—德西巴卢斯通过突袭,击败了默西亚总督萨比努斯麾下的由第一意大利卡军团和第五马其顿军团。一共歼灭至少4000罗马士兵。罗马总督的首级也成为其战利品。

影视作品中的罗马皇帝多米提安(也译图密善)

公元86年,因战功顺利晋升为国王的德西巴卢斯,更是在本土挫败了禁卫军长官弗斯库斯指挥的大军。其中包括禁卫军部队和5个军团在内的庞大力量。达契亚人不仅再次击杀领军大将弗斯库斯,甚至夺取了禁卫军的鹰旗。从而创造了自条顿堡森林堡战役后,罗马军团最耻辱的败绩。

不过,由于国力悬殊,德西巴卢斯的胜利并未持续下去。公元88年,多米提安再次集合了一支大军,由经验丰富的提乌斯挂帅。后者当年就通过一次快速机动作战,穿越无人防守的铁门关,在塔帕伊城打败了达契亚人。这次,他迫使德西巴卢斯求和。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杜拉斯还是德西巴卢斯,都对这样的结果有所预料。所以在取得第一次胜利后,杜拉斯就主动将王位禅让给更有能力团结民众的侄子,以应付罗马的反扑。而德西巴卢斯本人在登上王座后的第一件事,也是立即向罗马皇帝提议恢复和平,其目的显然是争取获得最大利益。

当代的铁门关

正如罗马人高度评价的那样,新国王的最出众之处即在于将失败的负面影响控制到最低。他在谈判桌上的收获,甚至超过了战场上的战果。除了付出少数几个多瑙河桥头堡的代价,达契亚国王拿到了罗马同盟身份,获得了后者的大笔年度津贴。罗马人还要以援助盟友的名义,派遣工匠去当地帮忙。他们后来为蛮族建造了许多坚固堡垒,反过来给图拉真时期的军队造成重大麻烦。对德西巴卢斯及其臣民而言,这一协议取得的收获是如此惊人。以至于人们一度以为布勒比斯塔的辉煌或将再度降临。倘若达契亚国王的对手,是又一位如同多米提安那样无能的庸才,达契亚王国的崛起真的可以实现。

三 图拉真的野望

这时罗马帝国进入了安敦尼王朝,也就是被后代史家所公认的黄金时代,这一时代明君辈出,帝国强盛,经济发达当公元98年新继位的罗马皇帝图拉真,是与前任性格完全相反的人物。他无法容忍以上不平等条约继续存在。继位后就断然拒绝履行和约条款上援助协议。三年后的101年春季,他还聚集了一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军队,进攻达契亚地区。总数达到11万人的罗马军队,奉命开向瓦拉几亚的山区。

罗马皇帝图拉真(98-117在位)

和十几年前的战略一样,德西巴卢斯打算将入侵者引入己方腹地,借助新建的堡垒群消耗对手。然后再伺机切断敌人的补给。但他没有想到,图拉真并不样喜欢快速机动作战。这位新帝的性格谨慎,宁愿采取保守的层层推进战略。这样,罗马军队虽行进速度缓慢,却绝无后勤补给的压力。

达契亚人的聚落与堡垒

但图拉真清楚,达契亚人并非等闲之辈。早在公元 69年,在得知帝国正深陷内战事务后,有些臣僚怂恿当时的首领斯科里洛,乘机入侵罗马领地。斯科里洛举棋不定,于是他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找来两只争斗最凶的狗,在它们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再放进一头狼。结果,两只狗立即放弃它们之间的斗争,联合起来攻击新来的狼。斯科里洛据此认为,介入强敌内部的争斗对己方而言并非福祉,从而放弃了予以干涉的政策。虽然弗氏所述事件仅仅是一件无关紧要的趣闻,但却表明达契亚人拥有克制自己冲动本能的理性思考能力。这在当时的蛮族世界中是难能可贵的。同时也意味着他们比喜欢一味蛮干的日耳曼人更加难以对付。因此,当积极谋取对外扩张的图拉真正面碰上企图复兴达契亚的德西巴卢斯国王时,两者之间必定有一场你死我活的惨烈战争。

四 塔帕伊之战

由于蛮族实施诱敌深入的战略,罗马人的军事行动一开始显得相当顺利。图拉真记功柱上的图片显示,当年56月,罗马军队从多瑙河与塞尔诺维奇河交汇处的里德拉塔架桥沿河北上。这种宏伟的大桥,被以图拉的名字命名,成为罗马帝国时代非常重要的工程学遗迹。除了某些被敌人砍倒的树木所造成的障碍,罗马人一开始在沿途并未遭遇顽强阻挡。皇帝自己也在回忆录中兴奋地写道:我们抵达了贝佐比斯,正在向埃济前进。

达契亚战争形势图

但随后,远征军进入达西亚首都萨米泽杰图萨的门户,位于比斯特拉河谷顶点的小城塔帕伊。他们才发现蛮族早已占据了附近高地丘陵的所有通道,唯有击败占据地形优势的敌人才有可能继续前进。于是,围绕塔帕伊的归属,双方之间展开了一场惨烈的血肉之搏。

与蛮族不善防御战的传统形象不同,塔帕伊地区的防御工事实际上相当完备。图拉真记功柱的图片就显示出塔帕伊城墙的构筑十分坚固,不仅棱角鲜明,还拥有专供弓箭手射击的塔楼。讽刺的是,它们正是多米提安时代被派往当地教导达契亚人的罗马工匠所建造。不止于此,德西巴卢斯还在塔帕伊城四周重要的战略关隘和高地上布置了主力军队,以便随时驰援遭到围困的塔帕伊守军。显然,他吸取了公元88年时的第一次塔帕伊之战中的教训。那一次,提提乌斯以快速突袭的手段通过此无人防守的关隘、迫使自己战败求和。因此,尽管他所征召的士兵数量远远逊于图拉真那8个军团、90支辅助部队、禁卫军和蛮族同盟组成的11万大军,却能依靠防御体系和地形优势弥补人数的不足。

从图拉真记功柱的刻绘上得知,为了扭转因地形劣势导致的被动挨打,罗马皇帝一方面下令辅助骑兵抄远路迂回到达契亚军队背后。在正面,则布置辅助步兵大队去攀登蛮族占据的高地,企图以此围歼对手。然而达契亚国王对此早有准备,高地上的蛮族步兵事先即已被告知可能遇到的情况。他们迅速向攀爬的罗马士兵投掷枪矛,然后与敌人展开近身肉搏。

罗马军队与达契亚人混战

达契亚人的装备相比罗马军团可谓粗鄙。普通士兵毫无甲胄保护身体,仅手持长矛和具备达西亚民族特色的弧形铁镰刀——法尔克西斯。即使其中的主力精锐,也只是简单地装备斯基泰式的鳞甲、弗里吉亚青铜盔、椭圆盾和短剑。但就是这样一支装备简陋的蛮族军队,却依靠高山密林的地形优势成功地阻止了入侵者的突破。

色雷斯镰刀

虽然在图拉真记功柱上为炫耀帝国武力,特意展示了罗马士兵依托大盾、从空隙间用短剑刺入未得到甲胄保护的达契亚人腹部的画面。还显示了两位辅助士兵向皇帝进献敌人首级的大幅特写。然而真实情况却是,罗马人的大盾重盔在狭窄的密林高地中完全起不到护具的作用,时不时就有冷箭或长矛射穿他们裸露的膝盖或关节。整个军团的冲锋被阻止。与之相反,蛮族却有效地守住了重要的战略要地,白热化的战斗顿时陷入僵持。罗马军队在正面战场上久攻不下,无疑激起了达契亚人获胜的信心。他们当中的布里人及其盟友,向罗马皇帝传递了要求后者撤退的议和条件。

图拉真记功柱上的罗马骑兵

尽管遭受了沉重损失,性格坚毅的图拉真仍然当即予以拒绝。确实,双方之间的战况是如此激烈,以至于连皇帝都注意到巨大伤亡所导致的医疗用品紧缺。当医用绷带消耗完以后,最高统帅甚至不吝惜自己的衣饰,将它们裁成小条以供包扎。这一看似煽情的故事足以证明罗马军队受到敌人阻击力度之大、伤亡之惨重。

图拉真寄予希望的骑兵突袭,似乎也并未取得进展。德西巴卢斯虽然没有精锐的山地骑兵,但却早早争取到了拥有强大的骑兵盟友帮助。他从东方的萨尔马提亚联盟中,联络到了罗珊尼亚人的支持。后者拥有当时东欧地区首屈一指的骑兵力量。其具装精锐武士全身覆甲,即使相比帕提亚人也毫不逊色。当他们手持长矛、依托速度发动冲锋时,没有任何一支罗马骑兵能够抵挡。实际上,后来扬名帝国的悍将卢西乌斯·昆图斯及其麾下的摩尔骑兵们,似乎在此战的记录中完全中消失,丝毫没有表现出名将风采。这一事实从侧面间接承认了罗珊尼亚骑兵参战后,罗马骑兵任务失败的事实。

具有萨尔玛提亚风格的色雷斯骑兵

倘若双方势均力敌的战斗模式仍然继续下去,鹿死谁手仍然犹未可知。但就在此时,天气突然发生了剧变。方才还阳光明媚的万里晴空,遽然间被沉沉乌云所覆盖,闪电时不时划破如夜色般黑沉的天际。随着震耳欲聋的雷声在山区间回响咆哮,瓢泼大雨开始倾盆而下。对现代的当地居民而言,这样的天气在盛夏时分的特兰西瓦尼亚十分常见。因为后者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是其最容易发生雷暴的时候。然而,在德西巴卢斯及其麾下的达西亚将士看来,突然出现的雷雨天气很可能是雷神扎摩尔克西斯发怒的前兆,是带给他们放弃战斗的重要信息。再加上山丘因大雨而变得湿滑泥泞的糟糕环境,达契亚国王终于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此举等于是放弃了如此险要位置的把守,将战争控制权主动让予对手。松了一口气的罗马皇帝对此则欣然笑纳。这场双方都死伤惨重的大战,就以如此戏剧性的结果落下了帷幕。

罗马军队大战达契亚人

德西巴卢斯的主动放弃导致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因为它不仅意味着孤立无援的塔帕伊城最终沦陷的命运,也预示着罗马人打通了前往达契亚首都萨米泽杰图萨的门户。果不其然,第二次塔帕伊战役结束不久,图拉真即组织了对塔帕伊城的围攻,并迅速将其拿下,其战略态势相比战前大为改善。对达契亚人更为不利的是,帝国厚实的人力物力能够源源不断地补充此战惨重的损失。但蛮族却无可能弥补如此消耗。因此,当图拉真占领与德西巴卢斯一样的地理位置后,缺少地利的后者就再无能力与罗马人继续相持下去,这就迫使德西巴卢斯采取孤注一掷的冒险行动。虽然,从正面直接攻击罗马大营是自杀式的举动,但还是可以出其不意在冬季通过冰封的多瑙河,进攻多布罗加的罗马驻军。迫使敌人的主力抽调前往支援,减轻正面的攻击压力。这一围魏救赵式的战略,大出罗马人的意料。但遗憾的是,昔日冬季被冻得厚实的多瑙河,此次却未能承载达契亚国王最后的希望。长途奔袭的骑兵,因冰层突然破裂而溺亡甚重,导致战略突袭失败。

此后,更多罗马主力在来年春季赶到。两位将领卢西乌斯·昆图斯和马克西姆斯,兵分三路,从东、南、西三面同时攻入达契亚腹地。德西巴卢斯无力反抗,不得不选择暂时屈服。这一次,和约的条件十分苛刻。哪怕身为谈判大师的达契亚国王,也无法再加以利用。德西巴卢斯被迫将所有从公元85年以来被俘的罗马士兵、军用物资、鹰旗以及多米提安援助的工匠器械,一并返还。同时还要拆除建好的堡垒群,并割让巴纳特、瓦拉几亚等地给罗马。其中最苛刻的一条是:须遵照罗马人的指示,选择与谁为敌还是为友。此举等于是将达契亚国家降为罗马的附庸国。

毫无疑问,这是心高气傲且自尊心强的德西巴卢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公元105年,达契亚人又攻击了驻扎在巴纳特的罗马军队,随即遭到罗马皇帝蓄谋已久的再次入侵。因为悬殊的实力对比,尽管德西巴卢斯竭尽全力抵挡,甚至派出敢死义士企图对图拉真发动斩首行动,终究无力回天。首都萨米泽杰图萨在遭受长期围攻后陷落。到公元106年夏季,最后的反抗被粉碎,罗马人占领了几乎整个特兰西瓦尼亚。同时,图拉真还将20万达契亚男子运往罗马,作为奴隶主们的奴隶。为了纪念自己的赫赫武功,图拉真宣布罗马城放假123天,所有市民都可以看免费马戏。同时,图拉真还修建了著名的“图拉真纪念柱”,以纪念这次战争。由于战争,达契亚族的男子不是被俘就是被杀,留下的只有老弱妇孺。为了巩固这片新领地,图拉真下令,将该地的女子、土地全部分配给罗马的现役、退役士兵。每个参与达契亚战争的士兵,都能得到一个达契亚老婆。之后,觊觎金矿的罗马淘金客也蜂拥而入。最终,达契亚人被罗马人彻底同化,从此不复存在。

拉真纪念柱

德西巴卢斯生命的最后一幕,被图拉真记功柱生动形象地描绘下来。这位末代国王可能是在萨米泽杰图萨被攻破时突围而出,逃亡到喀尔巴阡山区坚持抗战。不幸的是,他最终未能躲过骑兵的追踪。大致在公元106年的9月末,骑士克劳狄·马克西姆斯在特兰西瓦尼亚北部山地发现了他的行迹。其麾下骑兵将后者包围在一棵树下自杀,其头颅也被骑兵带回献给图拉真。至此达契亚已被罗马人征服成为了罗马人的行省。

达契亚人已经征服,图拉真迁内陆军民前往达契亚定居以巩固对达契亚的统治,此后图拉真继续扩张,在东方又击溃了帕提亚人攻破泰西封并设置美索不达米亚行省,使得罗马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但图拉真的扩张的强盛下,帝国力竭和危机也已经有了浮现之势,也终将使得图拉真的文治武功最终付诸东流。

拉真去世之时的罗马帝国疆域

关联文章

兄友弟恭——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及两罗马的关系

《西洋古代军事战略》古罗马篇 第十二讲 3-4世纪的罗马帝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