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击的波拿巴——闪电战!洛迪战役

 licht3jh8evr0j 2022-02-17

前言

在大革命浪潮中的法国一直遭受着来自欧洲其他君主制国家的敌对,这种敌对在那个时期通常转化为了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甚至爆发了国家间的军事冲突。1792年9月20日的瓦尔密战役,法国革命军队战胜了普鲁士和奥地利的联军,随后将战线推向了法国领土之外。这并没有使欧洲各国放弃干预,1793年2月,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荷兰、萨丁尼亚、汉诺威、英国成立了反法同盟,继续进攻法国。

法国大革命中的女性革命者

法国革命取得了一系列军事上的胜利,进一步促使着大革命中的法国过渡到一个通常形式的国家。1793——1794年持续的若干战役奠定了法国以莱茵河与阿尔卑斯山脉为“自然疆界”。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被称作为低地国家,它们被皮什格鲁、克莱贝尔、奥什和莫罗等法军将领统率的军队攻占,反法同盟中的德意志人被逼退回莱茵河对岸,皮埃蒙特—撒丁的军队则被打退至阿尔卑斯山脉的另一侧,西班牙军队也向比利牛斯山脉撤退。

形势对于法国是有利的,因为正好在第三次瓜分波兰的关头,围绕它爆发的争执使得联军当中许多国家接下来在1795年便和法国求和。托斯卡纳于2月9日和法国签订条约,普鲁士在4月5日,荷兰是5月16日,西班牙也在7月12日和法国结为同盟。

俄罗斯帝国沙皇叶卡捷琳娜大帝

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大帝态度强硬,尽管她并没有下令往前线派遣士兵作战,但是她一直敌视法国大革命。1795年法国做出过孤立奥地利的尝试,但是奥地利在9月和英、俄签订了三方协议,确立了合作伙伴的同盟关系,英国用财力支持着奥地利的军事行动。撒丁王国是第一次反法同盟国家中最倒霉的,它的财力在战争中消耗殆尽,而盟友奥地利并未给予撒丁充分的支持,这使得撒丁军队与奥地利军队的关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融洽。尽管在撒丁国内希望停战的势力不在少数,但是1796年2月,撒丁国王维克托·阿梅代三世彻底终结与法国督政府的谈判,撒丁仍将与法国作战。无疑,撒丁国内这种状况为日后它的投降埋下了伏笔。

法国正面依然承受着撒丁王国和奥地利大公国的军事压力,1796年督政府决定主动出击,开展积极的军事行动,彻底粉碎奥军与撒丁军。这就是第一次意大利战争。

北意大利的法国军队原本是以莫罗的莱茵方面军和儒尔当的桑布尔方面军作为这次战争的主力部队,但是奥地利军队在卡尔大公的率领下于8月、9月两度击败儒尔当,莫罗也在埃门丁根被卡尔击溃。

杰出的奥军将领卡尔大公

光从这两支军团的战败,法国的进攻方案即将以失败告终,但是事实上,还有一支衣衫褴褛,枪支弹药短缺的军团在它的总司令的带领下,屡屡战胜处于优势的联军,撒丁王国迫于压力最终在4月27日向法投降。

这支军团就是意大利军团,最初在督政府计划中只是负责协助莱茵与桑布尔军团,整个军团获得的军费只有4万法郎,甚至不及总司令的年薪。这位被称呼为拿破仑·波拿巴的意大利军团总司令用他杰出的管理能力与军事才能带领手下的军队在意大利战场上创造出了一次次佳绩,为军事史留下了丰富的素材。

二 战争中的法国军队与奥地利军队

法国的军队在1792——1796年间发生了人员革命。在这之前法军军官团大多由贵族组成,而非贵族阶层只能组成一小部分下级军官。法国大革命冲击法国旧社会秩序的一个结果就是贵族大面积流亡,缺乏丰富经验的下级军官们的上台并不能很好地使他们发挥部队的长处。此外,法国军队当中有着成千上万的新兵、志愿兵和征召兵,他们并未得到充分训练便要面对国外势力的进攻。

这样的处境使得法军不能再娴熟执行刻板的线式战术,但是得益于法国军事界的吉贝尔的努力,他主张军队采用纵队与横队混合的阵型,用纵队队形进行快速机动,以横队队形开火。吉贝尔的理论产生的新的战术体系是欧洲军事理念的一场革命,法军率先采用了这种新的战术体系,在对外战争中充分发挥了灵活、迅速的优势,屡屡战胜敌人。

战争中的奥地利军队

奥地利军队在最初联合撒丁军队进攻法国的时候一切供应都非常充足,总司令博利厄是在北方战争中成名的将领,军事经验丰富,但是年事已高,生理机能反应已经不如年轻的军官了。奥地利拥有4个步兵师,包括42个步兵营、44个骑兵连和140门火炮。

奥地利的骑兵

这个时期的奥军步兵仍然效仿普鲁士腓特烈大帝改革以后的军事体系,面对法军灵活的纵队进攻时,倾向于依赖线式队形应付他们。奥军步兵的机动性显然不如法军步兵,但是奥地利拥有强大的骑兵,这些剑士与骑手们训练有素,擅长于平原冲锋。尤其是匈牙利骠骑兵,被一些法军骑兵军官认为是欧洲最好的骑兵之一。

三 撒丁的投降与奥军的顽强

撒丁王国投降,使得奥地利军队需要独自与法军对峙。法国与撒丁签订了《凯拉斯科协议》与《法撒和约》,对于法军而言,这是战略上的大优势,撒丁开放了阿尔卑斯山的诸山口,使法军与巴黎之间的交通线相比最初几乎缩短了一半,一直处于战略防御的阿尔卑斯军团可以调动过来进行兵员补充,法军的后勤运输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此之前的意大利军团后勤状况非常糟糕。士兵们衣衫单薄,在严寒天气的情况下没有大衣御寒,甚至绝大部分人是没有鞋子穿的。拿破仑在其一生的军旅生涯中一直强调“粮草是大军的胃”,实际上他也非常重视让士兵们穿上鞋子作战,甚至给巴黎写信紧急运送上万双鞋子到前线,拿破仑法军经常实施机动作战,而让士兵们穿上鞋子,则是对部队运作灵活性的一项保证。除此之外,当时的意大利军团粮草供应严重不足,军中没有肉类补给,面包配给数目也十分有限。骑兵们的马匹大多因为营养不良而倒毙,炮兵们一度要用骡子拉动火炮行军。军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装备有滑膛枪,而且许多枪支没有配给刺刀。

意大利战场上的拿破仑

根据停战协议,撒丁人还交出了科尼、托尔托纳和亚历山大里亚三个要塞。这样,法军就有了一个良好的作战基地,作为进攻奥地利伦巴第的天然跳板。

伦巴第位于北意大利中部,1713年,根据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时缔结的《乌得勒支和约》,奥地利大公国把这片肥沃的土地摄取到手变为自己的领土。这块意大利北部的属地,西以提契诺河与撒丁王国的领土为界,北以阿尔卑斯山与瑞士毗连,南以波河与帕尔马公国交界,东与威尼斯共和国的领土接壤,是一个物产丰饶的平原。

18世纪的欧洲以疆土为体系,欧洲内陆国家版图的扩张意味着国家财富与人口的增长,当时的领土兼并甚至超过繁荣的贸易行业,成为推动殖民活动发展的一大要素。扩张领土正是18世纪统治者为谋求生存与发展采取的一种措施。

但是单从军事角度来看,奥地利人想要守住伦巴第也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脉将伦巴第与奥地利本土分割开来,这块属地一旦遭遇外敌的攻击将很难从奥地利本土得到有效的支援。尽管伦巴第拥有欧洲最著名的要塞——曼图亚要塞和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波河,但仍不足以改变人们的一种看法:伦巴第只不过是奥地利大公国一个难以设防的大粮仓。

此外,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思潮逐渐向外传播,伦巴第平原较早地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当地的人民对于独立与解放的渴望日趋强烈,奥地利的统治地位在这儿受到了冲击。奥地利在伦巴第的统治面临着内部矛盾与外部法军的双重威胁。

伦巴第米兰的大教堂

英国军事历史学家利德尔·哈特后来评论过撒丁王国投降的事件,他认为:“如果皮埃蒙特人再坚持一下,哪怕坚持几天,拿破仑出于补给上的困难,很可能不得不退回到热那亚附近的沿海地区。”这种说法自然有其道理,但是这里又不得不考虑到前面所提,撒丁王国的财政状况是否能够继续支撑?以及国内失败主义情绪是否能够安抚?奥地利对于盟友的过早投降自然是大为震惊,但是奥军还是决定保卫伦巴第平原。

虽然奥军受阿尔卑斯山地形的钳制,只能依靠由曼图亚,从阿尔卑斯山脉以北抽调过来的部队进行增援,但是伦巴第的奥地利守军并不是一无是处。

奥军拥有可能在平原上与当年的匈牙利和克罗地亚骑兵相媲美的出色骑兵,奥军将领们可以借助伦巴第平原的地形发挥骑兵的战术特色。另外,奥军普遍认为法军仅仅擅长于山区作战,一旦在开阔的平原地区交锋,拿破仑不见得就会指挥出色。奥地利凭借着这样的估算,严阵以待法军的进攻。

四 法军闪电渡河

撒丁王国的退出,使得交战双方的兵力颠倒过来,同奥军相比,拿破仑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他具备发动进攻的能力。在战争中,主动进攻的一方往往可以用佯攻扰乱防守一方的思维,使其抽调一角的力量进行增援,随即再发动决定性攻击进攻削弱的一角赢得胜利。除此之外,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脱颖而出的年轻军官,相比较奥军的老将博利厄,在生理上拥有更加敏锐的思维与感官,能够针对战场变化迅速做出反应。

博利厄率军队退过波河与提契诺河,他判断法军从帕维亚附近越过提契诺河进入米兰,因而在帕维亚部署了26000人构筑阵地,博利厄还派遣队伍对波河和提契诺河进行巡逻,而皮亚琴察的守军只有5000人。

北意大利地区

拿破仑的选择却出乎了博利厄的意料。他认为波河以北的阿尔卑斯山积雪融化会加剧溪流泛滥,渡河会大大提高时间成本。拿破仑决定从亚平宁山脉的流量更小的溪水渡过,经托尔卡纳要塞,法军便可以直取皮亚琴察并迅速渡河进入米兰。

法军将领拉纳

拿破仑要实现以上目的并不困难,因为撒丁与法国的合约已经规定,法军拥有在瓦伦扎渡过波河的权力,于是他便实施了多次从瓦伦扎发起的佯攻。奥军的确被迷惑了,注意力朝向了瓦伦扎方向,而法军的主力部队趁机沿波河南岸向皮亚琴察急行军。拿破仑的参谋长贝尔蒂埃在给朋友的信中说过:“我们不是在行军,简直是在飞行。”法军于5月5日出发,在7日的早上经历36个小时前进60千米,到达皮亚琴察。法军将领拉纳赶在奥军骑兵之前占领皮亚琴察的渡口,并将奥军2个进攻的骑兵营击溃,守住了渡口,法军借此开始迅速过河。

5月8日,法军在拉纳的带领下进攻了丰比奥的奥地利后卫部队并取得胜利,穿插在了奥军将领立普泰与博利厄之间。

法、奥两军在丰比奥展开战斗

博利厄知道形势危急,当天撤出了米兰以西所有的阵地,立普泰因为被拉纳击退无法和博利厄军集结,博利厄便率奥军主力寻找立普泰,结果与法军遭遇。博利厄随后朝洛迪方向退却,他指示残部有序退至阿达河,抛弃了伦巴第大部分领土。

1796年4月的北意大利

拿破仑原本希望在博利厄到达洛迪之前切断他的退路,实施包抄。但是法军部队渡河没有及时完成,马塞纳所部在9日晚上完成渡河,而塞吕里耶则将军则是10日的早上,这个时候奥军已经全部退至阿达河后面。

四 洛迪战役

洛迪是阿达河下游右岸的一个小镇,位于米兰东南大约40公里的地方,向北有公路直达米兰,向东经洛迪桥可到克里马,交通十分方便,军事上具有重要价值。由于这个缘故,奥军对洛迪始终没有放弃。

5月9日,博利厄撤离阿达河时,在这里留下了一支相当可观的兵力。这支部队由希波顿多夫将军指挥,其任务主要是扼守洛迪和格迪桥,阻止法军向奥里奥河一线推进。奥军虽然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很大,但在洛迪方向的防御还是十分严密的。在洛迪附近奥军一共驻有12个营和16个步兵连,兵力大约有12000余人。它的具体部署是:以1个营和2个骑兵连配置在洛迪城内,主要负责掩护奥军后卫渡河;以3个营配置在洛迪下游的克里多一带,扼守克里多,防止法军从南面迂回奥军的左翼;其余的8个营和14个骑兵连全部配置在阿达河东岸的洛迪桥附近,主要用于防守洛迪桥,阻止法军从洛迪方向强渡阿达河。

洛迪战役法、奥两军部署图(黑方为法,红方为奥)

阿达河桥是一座将近200米的狭长桥梁,阿达河水浅流急,但是奥军并没有配备得当的部队和大炮守桥。洛迪城的城墙并不坚固,法军用梯子强行攀登,很快便攻入了洛迪城内。希波顿多夫把部队调往阿达河东岸,防守阿达河桥,但是由于兵力不足,加上法军已经在洛迪城的地势较高处安置火炮炮击,奥军甚至没能炸桥就溃逃了。

拿破仑在进攻之初已经下令让骑兵和轻装炮兵从阿达河上游寻找浅滩渡河向对岸的奥军右翼发动进攻,法军主力会等待他们的信号发动全面进攻。直到下午5点,拿破仑始终没有收到骑兵方面的消息,但是据悉马塞纳的部队已经抵达了战场,于是拿破仑下令提前发起总攻。

法军的骑兵从阿达河上游浅滩渡河

法军的掷弹兵组成突击纵队向阿达河桥对岸发起冲击,奥军的火炮齐射霰弹,在法军进攻队伍中撕开了一道口子。掷弹兵被迫开始后撤,法军的不少军官见状身先士卒组织队伍继续冲锋,一些步兵跳下水,对河对岸的奥军射击。拿破仑不断派遣更多的法军冲锋,法军最终冲过桥头打垮了奥军的炮兵,并一度冲击了奥军支援来的一线、二线步兵,就在这时事先走上游渡河的法军骑兵也向奥军的侧翼发动突击。奥军在援军被打退、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无法继续组织有效的防御,只能朝曼图亚方向败退。

洛迪战役

五 战役结果

洛迪战役最初法军的目的是要合围奥军主力,但是直到战役结束,博利厄已经率领奥军残部撤离了阿达河防线。因此,洛迪战役并不是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

洛迪战役的交战双方损失历来有着争议。在《从土伦到滑铁卢》一书中记载,法军以伤亡200余人的代价造成奥军2500人的死伤,缴获了15门火炮和大量物资。而历史学家安德鲁·罗伯茨则认为法军的伤亡应该在800人左右,奥军相比法军伤亡轻微一些,但是有2000余人被俘。

现在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洛迪战役的法军伤亡了1000余人,奥地利有3200人阵亡、受伤或失踪,另外被俘2000人。洛迪战役结束以后,法军随即向奥军残部展开追击。五月十一日,包围并占领了阿达河下游的皮其格顿,俘获奥军三百余人。紧接着,法军又乘胜发展进攻,迅速攻克了波河下游的克雷莫纳,并将奥军后卫全部赶过了奥里奥河。五月十四日,法军马塞纳师和奥热罗师进抵米兰城下,二千名守敌宣布无条件投降。五月十五日,法军以胜利者的姿态穿过欢迎的人群和高大的凯旋门,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沿浩荡荡地开进伦巴第的政治首府米兰。

评述

“跟我们交战的是一位年轻的将军,他时而在我们面前,时而在我们后面,时而又在我们两侧,但是我们根本无法理解,任何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要如何配置兵力应对才好!”这是洛迪战役结束后一名奥军俘虏说的话,从他的口中我们可以得出拿破仑赢得洛迪战役的关键因素就是机动,法军打了一场闪电战。

拿破仑在战役中大胆实施迂回机动,采用多次的佯攻迷惑对手,给敌人造成错觉与误判,从而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为夺取胜利创造有利条件。例如法军急行军突袭皮亚琴察所表现的机动性,超过了奥军的优秀骑兵,后来这些骑兵便被抢占先机的拉纳部队打了个措手不及。即便后来法军在抢渡波河的过程中出现了耽搁,但是他们依然在之后快速对洛迪的奥军实施了进攻。攻击皮亚琴察和丰比奥的胜利还应该归功于法军在战术上实施的佯攻,如果法军没有做出从瓦伦扎渡过波河的假象,那么博利厄很可能会在之后将更多的兵力部署在皮亚琴察,这样一来法军的进攻势必会遭受更多的抵抗与伤亡。这样一来,充分体现了法军实施的横队与纵队结合的军事理念的优势——兵贵神速。

洛迪战役中法军强攻阿达河桥

攻打阿达河桥的法军展现了出色的士气与组织力,即便第一波投入进攻的掷弹兵部队承受了霰弹的重大杀伤,在众多军官的号召下,他们依然能重新组织继续投入战斗。这种顽强的毅力和组织力却是奥军所缺乏的。

奥地利军队的失败是否可以避免?从军事角度分析,奥军在皮亚琴察和丰比奥失利后,博利厄将部队撤往阿达河是完全正确的,奥军借此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继续抵抗法军的攻击。但是博利厄没有把握“集中兵力”的原则,他的部队分散的太开,法军进攻有三条通道可供参考,而博利厄却在三条通道分别派兵把守,这样的话在任何一道防线的奥军兵力都不可能抵挡住优势力量的法军进攻。如果博利厄把所有的兵力集中在一起,防守在法军可以渡过阿达河的最近的地点,也许能对向北进军的法军施加更大的压力。

占领洛迪城后的法军开始炮击阻止奥军炸桥

大量的奥军防守在洛迪城周围也许是奥地利指挥官的失误。因为洛迪城仅仅是在阿达河与进攻的法军之间,没有坚固的城防工事。奥军原本可以在阿达河桥梁部署得当的部队与炮兵,但是直到法军攻入洛迪城,原本守在城里的奥军将领希波顿多夫才下令让剩下的部队去防守桥梁,但是已经在防御城墙作战失败的奥军士气和精力已经大打折扣,桥面的防御部署也仍旧需要时间准备。因此奥军的指挥失利,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洛迪战役的失败。

洛迪战役中还有一个疑点就是拿破仑派遣渡河的骑兵。法军的目的是合围奥军主力,但是法军的骑兵渡过浅滩以后为什么不更早进行对奥军的侧翼包抄呢?普鲁士战略家克劳塞维茨认为,如果法军骑兵更早进攻,配合正面攻桥的步兵,就既可以打垮正面防御的奥军,又可以合围奥军主力。梯也尔记载洛迪战役,宣称这支渡过河水进攻奥军侧翼的法军骑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1796年5月11日的官方报告中,法军的骑兵的确是从蒙塔纳索渡过了阿达河,但是这个时候战役已经结束了。

拿破仑与将士们庆祝战役的胜利

总之,洛迪战役虽然并不是一场决定性意义的战役,但是它在拿破仑心中却意义深远。这场战斗不仅使得法军官兵对拿破仑更加信服、敬仰,甚至在伦巴第的报刊上都把其比作为是当代的恺撒和亚历山大,当代的朱庇特神。也正是这一场战役,激发了拿破仑对未来事业的热诚,今后拿破仑法军的众多场战役中,都可以找到洛迪战役中法军战略战术的影子。

洛迪战役成为拿破仑一生传奇中的核心元素。据拿破仑本人说,自洛迪战役之后,他才开始他相信自己比其他将军优越,命运和历史的选择让他注定要打造一方伟大的功业。

资料考证:

《拿破仑大帝》 安德鲁·罗伯茨

《拿破仑一世传》约翰·霍兰·罗斯

《从土伦到滑铁卢》

《皇帝的刺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