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的人工作30年了,还像个职场新人?

 镭师兄 2022-02-17

大家好,我是倡导“人人如龙”的镭师兄,每天一个观点和话题,今天我们聊一下“职场原则”。

一、你是否给领导“加担子”了?

一个网友问我一个问题:“师兄,我在单位工作很努力,绩效也不错,为什么领导还是对我不冷不热的?”

我再深入地问了一下情况,原来这个小伙子干活确实很努力,工作态度很端正,冲劲很足,但是每次工作中都会留下一些尾巴,需要领导后期处理一下,给领导的印象就是:让人胆战心惊,需要时刻看护着,否则可能又要出点什么纰漏。

简单来说,就是他每次干活都会让领导“有压力”,需要领导盯着。

我对他说:“假如你是领导,下属中有一个需要你时刻盯着的人,你会怎么看待这个下属?”

“呃,估计我也不太开心,感觉自己的责任和压力没有被分担下去,反而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你的职场天花板其实很容易突破,就是要考虑如何给领导免责,让他真正地放心。”

你,给领导“加担子”了吗?

二、免责,职场的底层核心能力之一

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人与人在初步相处时都会带有一定的戒心,毕竟大家都不太熟悉,相互之间的信任是需要较长时间的互动和合作才能建立起来的。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快速打破壁垒、建立更润滑的人际关系呢?

因为他们能够让别人在交往中卸下面具、减缓压力和尴尬,从而更早地放下戒心、建立互信关系。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1、一开始就将责任和压力揽在自己身上

在交流、对接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责任范围,绝不将自己的工作压力推脱到别人身上。

(1)“老张,计费部分的模块已经开发完成了,你们测试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直接找我,问题越多越好。”

(2)“小李,这批二手设备都修好了,如果后期出现问题被客户投诉的话,你就转到我这里来。”

(3)“琴姐,我美化的这张照片如果客户有意见的话,我第一时间完成来修改,你先用在宣传海报上吧。”

如果工作中,你的同事这样和你交流,你是否会觉得与他们的合作很愉快、很放心?

2、工作结果不留尾巴,建立“靠谱”标签

事实上,仅仅口头上揽责还不足以打消别人顾虑,只有靠谱的工作成果才能让别人真正地“免责”,更信任你的工作能力。

前面那位网友的问题就是完成95%的任务,留下5%的瑕疵,例如他写的汇报PPT中,有些标点符号不规范、使用拼音输入法产生的错别字、字体大小不一致等,都是小问题,但是确实影响了最终的汇报效果,让领导觉得他不太“靠谱”。

所有人都是“以结果为导向”的社会生物:“你做得好,就是对我最大的尊重。”

3、学会包装

前面2点如果你能达成,就具备了免责的“说到、做到”能力,那么接下来就需要扩大这种优势,让这些成功案例成为你的宣传喇叭。

《亮剑》中和尚魏大勇为什么一听说对方是李云龙后立马就纳头便拜?就是因为李云龙的那些战绩广为流传,无形中就折服了魏大勇。

茶壶中的饺子如果倒不出来,那就没有任何用处,所以当你打破僵局后,需要在各个场合适当地自我吹嘘一下。

例如在茶水间聊天时,不经意地提及自己的光辉战绩,三言两语即可,不要过度解读和夸大。

或者使用自嘲的语气调侃一下自己的过往,将关键信息传递出去。

“我为什么这么胖,就是因为太实在,老吃亏,为了解决上次的那些客户投诉问题,那一周每天只休息5个小时,幸好都解决了。”

学会自我宣传

也可以主动请其他同事帮忙宣传一下,这样效果更好,我的一个同事就是此道高手,请别人喝咖啡,让对方在一些场合稍微提及一下他的成功案例,效果非常明显。

三、不吃全鱼、共同富裕,才是职场的杀手锏

身处职场,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快速进步,无论是收入还是职位。

但是职场的资源和职位都是有限的,如果吃独食,往往是职场最大的忌讳。

而“不吃全鱼”、“共同富裕”则是真正的职场杀手锏,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往往都能快速达成职业生涯的既定目标。

无论是李嘉诚还是《教父》中的维托·柯里昂,他们都有一个原则:能拿80%的情况下,只拿60%,给别人多留点。时间,最终会推动着对方站在自己这一侧。

不吃全鱼,共同富裕

一个朋友的表哥是企业中跑销售的,原来在一家小企业中单独负责一个区域,养成了单打独斗的习惯,后来他跳槽到某个大企业中,需要与团队一起合作,大家一起分最终的年终奖。

作为团队的小组长,他的战斗力很强,组内每个销售项目都是他都参与了,所以在分年终奖时,他预期自己至少能拿到总奖金包的70%以上,结果最终只拿到了50%多一点。

他非常恼火,多次向上沟通和申诉无果,最后他在公司的内部论坛上发帖子,很多人跟帖回复,都在质问:“你一个人能否完成这些项目?”“你一个人已经拿了组里50%多的奖金,组内其他人怎么办?”

因为这件事负面影响比较大,年后他就被部门领导约谈并离职了。

“合作共赢”,听起来好像是一句外交辞令,其实就是职场的核心原则。

即使是一锤子买卖,也要讲究点吃相,更何况是长期合作、朝夕相处的同事和伙伴呢?

四、一句话总结

很多人真正的职业生涯是从30岁才开始,因为只有在职场滚打了七八年,才能掌握职场的底层逻辑和杀手锏:

1、免责:当你能够消除领导、同事与你合作时的压力时,你的口碑、信任度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2、不吃全鱼:和别人合作共赢、共同富裕,你的影响力、人脉圈子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否则,无论工作多长时间,永远都是职场新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