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古代,一两银子都能买点啥?

 恶猪王520 2022-02-17

以往提起历史,我们想到的都是那时标志性的事件、有过丰功伟绩的人物、或者对现代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朝代。总之历史在我们眼里,就是冷冰冰的大事件记录仪。

但其实,历史也可以是有温度的,就像我们在这个时代发生的喜怒哀乐,真正丰富的历史也是由以前的那些人们生活的点滴组成。

图片

所以今天以明君就跟聊点接地气的历史,比如说在古代,一两银子都能买点啥?以我们目前的月薪,在古代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了解一下古时候的流通货币——白银。

图片

白银是在晚唐初露货币化苗头,到北宋成为一种通用的定价参照物。

就像我们在电视上看的一样,作为货币的白银,主要被铸成“元宝,元宝上刻有产地、重量、经手官吏、工匠姓名等,通常能有五六十字。

最为常见的是50两元宝,但是因为面额太大,平时交易只用《水浒传》中好汉买酒的“散碎银子”。

图片

说到交易,银锭上传达的信息非常重要,因市场上流通的元宝都是合金,含银量不同。如清朝北京有松江银,上海有二七宝银,长沙有用项银……全国约有100多种银锭。

后为方便流通,康熙时规定了作为单位的“虚两银”—纹银,纯度为935.374‰。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谓“一两”在各地的重量也不同。通常而言,明清时一两银子重37.3克。

所以在银元进入中国前,想要花银子,得先验成色,再称重量。花起来也很复杂,破整的时候,商人们还要用大剪子剪,用小秤称过。

图片

接下来就是我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了,如何将白银换算成人民币?

将白银换算成人民币,通常是以米价为中介。但是因为时期不同,各个地区的米价也有很大的差异。

黄冕堂《中国历代物价问题考述》中搜集的数据显示,一石米的价格,明朝从两三钱到一两,清朝从五六钱到二三两,都很常见。

明清时期1石约合0.1立方米,1立方米大米约为800千克,现在全国米价大致5元干克:如果用嘉靖年间均值0.8两/石、乾隆年间均值1.5两/石的米价来分别计算。

一两白银在嘉靖时相当于500元。在乾隆时期相当于267元。所以按照月薪8K来换算,在古代我们每个月的工资也就是:16—30两白银。

图片

说完了收入,我们就来看一下当时的消费水平如何,看看这一个月的银子,都能买点啥?

一生用度,无非衣食住行,侯会在《食货金瓶梅》里搜罗了不少实例,展示了晚明社会的生活百态。

先说“衣”。以《金瓶梅》为例(一两银子=500元),书里的常峙节穷困潦倒时,西门庆资助了他一笔银子。

常峙节给妻子买“一领青杭绢女袄、一条绿绸裙子、月白云绸衫儿、红绫袄子儿、白绸子裙儿”,为自己买“鹅黄绫袄子、丁香色绸直身儿”,这7件私人定制服装,再加上“几件布草衣服”,共花去“六两五钱银子”。

图片

对于这次消费,常峙节老婆说:“虽没的便宜,却直这些银子。”

这么算下来的话,一件比较好的衣服,大约也要1两银子,也就是今天的500元。

《金瓶梅》中真正昂贵的衣服,还要数李瓶儿那件貂鼠皮袄,值白银60两,就是3万元人民币,也就是我们的4个月工资。

图片

再说“食”。《宛署杂记》中记录说,猪肉每斤白银0.02两,牛羊肉每斤0.015两, 一只活鸡0.04两5斤重大鲤鱼0.1两,烧酒每瓶0.05两等。当时1斤约相当于600克。

在这种物价标准下,《金瓶梅》里下饭馆都极便宜。

侯林儿与陈敬济在酒馆里点了“四盘四碟,两大坐壶时兴橄榄酒”,以及“两三碗温面”,总共花了一钱三分半银子"也就是0.135两白银,不到100块人民币。吃饭还是比较便宜的。

图片

再说“住”。房子让当代人操碎了心,在古代却不是个事。

网上曾流传一个段子,说卖炊饼的武大郎都住得起两层小楼。

其实真相是潘金莲把钗子卖了十几两银子,“典”下了“县门前楼上下两层四间房屋居住,第二层是楼,两个小小院落,甚是干净”。

图片

所谓“典”就是从房主那里获得使用权,房主保留产权,可在一定期限内赎回房产。虽不是买,但几千块就能在县城里几乎无限期地住上独立小楼房,那是相当划算。

那时的“商品房”也不会让工薪阶层望而生畏。

西门庆帮常峙节买的“前后四间”房,只花白银35两。

当然了,阳谷只是山东一个小县城,房价相对京城这样的大都市,定是便宜不少的。

图片

最后说“行”。轿子是老爷们出行的必备行头,潘姥姥到西门庆家给潘金莲贺寿时,租了一顶轿子。潘姥姥进门找女儿要6分银子,付轿子钱。

潘金莲听了怒道:“我那得银子来?人家来,不带轿子钱儿走!”吵吵半天,最后孟玉楼“向袖中拿出一钱银子来”,才把轿夫打发走。潘金莲还不肯罢休,数落老娘:“你没轿子钱,谁教你来了?”

其实6分银子不过30块人民币,明朝“打的”实在不贵。

所以算起来,我们一个月工资16两(以8000为标准),能买16件私人订制的衣服,2个月工资就能在山东阳谷买套房,实现吃饭自由完全没问题,想想还是挺爽的。

而生活在当时的武大郎,就靠每日挑着炊饼沿街售卖,就能租得起临街两层小楼,酒肉不愁,如果没有后面那一摊子事儿,日子过得也是安乐祥和。

图片

在商业发达的宋朝,小贩的幸福感也不是一般的高,主要是太多人都能靠着经营饮食摊发家致富。

那么宋朝小贩的生活究竟能幸福成什么样呢?

翻开《显微镜下的古人生活》这本书,一个生动立体具有烟火气的古人生活图鉴,就展现在你的面前。



除了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宋朝小贩的幸福生活,书中还详细介绍了类似这样的问题:

古代地方官在忙些啥?
古代官场的应酬。
宋朝女性如何穿衣?
古人如何防治瘟疫?

这本书将古人生活置于历史的显微镜下,深入解读古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涉及人物上至帝王权贵,下至贩夫走卒,用一个个生活切片,构成了一幅古代生活的清明上河图。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被历史铭记,但是那个时代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组成了今天的历史。

图文转引自以明读书会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