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孟长海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一个病人焦急地来到诊室,说已经候诊了好几个小时,终于等到了叫号看到医生。 看她的表情是比较焦急的,在问诊之前我看了她的舌苔。整个舌质红苔少,而舌尖有明显的草莓样红色。摸脉感受整体脉象弦细,而左手寸部脉象明显弦紧又涩。 由此考虑患者心经郁热。随口说起,你这情况容易出现小便热。话音刚落,病人就说,大夫你说的太准了,就是这几天小便特别的热,次数也多。如此对话,引来周围人啧啧称赞。看着病人神情,似乎觉得这医生神乎了些。 这样的情况,对于中医来讲并不稀奇。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由此可以判断患者脏腑的功能和疾病反应。 对于这个病人来讲,单纯从舌苔看舌尖是红的,舌尖主上焦心肺,明显的是有热。同时摸脉发现寸部弦紧不畅,此部关乎心和小肠。由此推论可以判断为心经有热。这就是中医的辨证,这个证一旦确立就很容易考虑症状表现。 所以这样的病人可以进行一定的推测,心经有热,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经之热移行小肠,小肠之热输于膀胱尿道,遂有小便热疼,排尿不利遂尿频而急。 由此推论,也并非尽然,有时病邪并不按这个路线,可能到了舌面,口舌生疮,或者到了心脑,心烦意乱,神不守舍,严重的可以扰乱心神。 这个病人情况就比较典型,由此说到小便热便与患者感应,自然也引起了众人对中医的兴趣赞叹。 中医药作为一种技术,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技能,而通过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的关系能够很好的指导疾病治疗,这样的思路方法运用恰当,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每一个证都是系统的反映,由此可以举一反三,前后连贯,可以牵线论证,又可持证寻道,也便形成了中医特色的疗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