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医的标准之一:必须按辨证论治的原理 什么是辨证论治原理?请看郭博信先生写的故事: 上个世纪初,我遇到一位男性病人,40岁左右,只记得介绍人人说他是当时和顺县的一位局长。他舌尖上长了瘤子,如桂圆大小,整天耷拉在口腔外头,吃饭、说话都受到影响,已有一年时间了,真是苦不堪言。他跑到北京,上海现代化的大医院,专家们一致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手术切除。 在万般无奈之下,经人介绍找我来治疗。 我号了他的脉,洪而数,左寸尤甚。又看到他的舌质很红。中医有句话叫“舌为心之苗”,诊断其为心经热盛,壅滞于舌尖,乃积聚成瘤。 又中医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当导心火从小肠而出,于是开了导赤散加味: 生地60克 元参30克 木通15克 甘草梢20克 砂仁5克 竹叶6克 生姜3片 水煎服 为其开完方后,我嘱咐他:肿瘤是个慢性病,治疗起来也慢,恐怕你得服几十付药。他叹了口气,说:“反正也没有别的好办法,我就先试试吧!” 不料一个月后这位患者突然欣喜地来到我面前,伸出舌头让我看:肿瘤竟然消失了!他道谢不已,并且兴奋地告诉我:这个药一吃上就有效,他一共吃了整整30副药。(郭博信:《中医是无形的科学》第1页,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 患者舌尖生瘤,医生诊:脉洪而数,左寸尤甚。舌质很红。诊断其为心经热盛,壅滞于舌尖,乃积聚成瘤。心与小肠相表里,当导心火从小肠而出,于是开了导赤散加味。患者服后即见疗效,坚持服了30帖而获痊愈。郭先生没有被肿瘤一词吓倒,而是坚持辨证论治,这才取得疗效。 辨证论治的总根在“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它包括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方法。八纲像大网,各种不同层次的辨证像小兜。由于每个中医所掌握与使用的辨证方法熟练各有不同,加上使用的药方、药物,也都有所限制,因而疗效有所长短和差异。所以我们召开这次会议,让各派、各家、各人各放异彩。让世界人民共睹斑斓灿烂的中医治疗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