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宗伟:初三作文《写真话,诉真情》课堂实录

 凌宗伟 2022-02-18

这是我2008年在“通州市中考作文指导研讨会”上执教的一堂作文指导课。

班级:通州市金沙中学初三(7)班

执教:凌宗伟

(预备铃响过,我从侧面走向讲台。“老凌,你好!”同学们顿时欢呼起来)

师:(愣了片段,旋即):同学们好!(台下掌声一片)老凌,好亲切的称呼。老师很想知道,同学们为什么要将这一崇高的称呼献给我。

(生得意地笑,并伴有轻微的讨论声)

师:是老师老了吗?还是你们觉得老师古板,或许太凶,让你们感到我是个糟老头、坏老头?

生:不是!

师:那又是为什么呢?告诉老师听听吧!

生:听别的老师这样叫,我们也喜欢这样称呼你。

生:你曾上过我们班的课,我们觉得你很亲切。

生:你看到我们总不忘叮嘱几句,就像我的邻居老伯伯。

生:“老”是对成年男子的一种尊称,我们叫你“老凌”是对老师的一种敬重!

师:我很想听听这个“老凌”他哪里值得你们热爱、敬重呢?随便聊聊吧,想说的就站起来,我不指名了。

生:每天早上你都站在校门口迎接我们。

生:你对我们非常关心,常常喜欢摸摸我们的头,说:“小家伙,加油!”记得有堂作文课,你读完我的作文,跑到我的身边,就是这样对我说的。

生:你是一个校长,你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看到校园里的垃圾纸屑总会弯腰拾起。

生:我听妈妈说,你平时常到网吧里去抓学生,还有一个网吧就是因为你才关闭的。我妈说,你特行!

生:告诉你一个秘密吧,同学们说你的背影像韩麦尔先生,而我觉得你更像圣诞老人。

师:停!停!停!我真有点受不了了,尽在唱赞歌,你们称我“老凌”,说明你们已经将我当朋友了,因为我的朋友都喜欢这样称呼我。记得“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这样一句话吗?我老凌也不是一个完人,作为朋友,你们能不能为我指出点缺点呢?自由发言吧!

生:老师,你表面留给人的印象是太凶了,要不是你教过我们,我们肯定会怕你,因为你板着脸时是很吓人的!生:老师,你不知道其他班同学有多怕你,我表妹说她班一男生特爱搞恶作剧,别人说“班主任来了”,他理都不理,一说“老凌来了”,他就吓得往座位上溜。

生:老师,我们希望看到你的笑,你笑起来特别有亲切感。

生:老师,如果你个子再高一点,你一定是我们学校的美男子。

师:还有吗?还能再说说吗?

生:没了。

师:哦,一是太凶,二是嫌矮,对不?(生笑)

师:非常感谢我的朋友们,我真是太高兴了,我争取改正。

生:老师,你的身高怎样改呢?

师(若有所思):是啊,我可以再和蔼一些,可这身材?

生:老师,完全不用担心,你和蔼可亲,你的形象不就更高大了吗?

师:好,太有创意了。你是想让老师用“内秀”来弥补外表的不足,是不?

生:是的。

师:真够朋友!我听你的,我将不断地增强自身素质,用我的人格魅力来让你们觉得我的高大!

生:老师,事实上我们只是希望你个子高一些,更帅气,如果用人格魅力来衡量,你已够高的了。

师:太有意思了,你们真懂事,还担心老师接受不了,没什么的,身高没法选择,形象可以改变的,你们说对不对?生:对!

师:说了这么多,你们觉得这个“老凌”怎么样,是不是蛮有意思的?

生:是蛮有意思的。师:这就是我们从“老凌”身上所得到的感悟吧!同学们,你能告诉老师,从“老凌”身上你还感悟到了什么?

生:你工作很认真,对学生有爱心。

生:你很有才气,语文课上得特棒。

生:你很会说,升旗仪式不用草稿,出口成章。

生:你这个人说话很有趣,幽默得很。

生:你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要别人做到的,自己一定首先做到。

生:你处理事情常常是对事不对人,我妈是老师,我常听我妈跟我爸说学校里的事。

生:“浓缩的是精华”用在你身上很恰当。

生:你很民主,上课总得先听听我们的意见。

生:你上课很投入,不像校长,像个顽童……师:真是有趣极了,“老顽童”吧!那你又是从哪些方面感悟到这点的呢?

生:你给我们范读课文,很夸张的,特投入,有时还要唱上几句。

生:是啊,我们在你的课上常常看到你弓着身子十分投入地读书和仰着头手舞足蹈,十分激动。

师:真是太棒了,观察得这样细致!如果现在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来写一写这个大家熟悉的“老凌”,怎样?

生:行!

师:好啊,时间不允许我们写全文,我们就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来写,比如说写外貌,或者写你亲眼看到的一个场面,或者是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好后就交流。

好吗?生:好。师:用几分钟?生(齐):5分钟!

(学生开始写,教师巡回指点,5分钟后,挑选出部分片段,用实物投影仪逐一展示

       片段1:老凌个子不高,但做事有魄力。乌黑的头发、宽阔的额头,使他显得精神抖擞。他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炯炯有神的眼睛,时而严肃,时而平和,正如  冬日里的太阳,寒里透着温馨。

       片段2:曾经以为您是严厉不可侵犯的校长,永远顶着神圣的光环,而我们似乎也只能仰起头来看您。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您竟然亲自在捡纸屑,那时我才真正明白,校长只不过是一位比我们更热爱学校的老师。

       片段3:严厉而不失和蔼,刚正而不失宽容。言语中处处透着他独有的豪迈之气,行动中处处显示着他独有的雷厉风行。与家长、老师交谈,不失风度,与学生、晚辈交谈,不失和蔼。

       片段4:他似乎是一个有着多重性格的人:那在主席台上慷慨陈词的人是他;那与同事、老师还有学生推心置腹交流的人是他;那在众人面前大声批评学生或老师的也是他;那为了学校利益勇敢地站出来说话的人还是他……

       片段5:“浓缩就是精华”最能概括我对老凌的印象。老凌的身高似乎与他校长的身份不太成正比,有些“逊人一筹”,但却丝毫不影响他的威严。每当他将手背在背后,缓缓踱过教学楼,那些高大的男生对他也惧怕三分。俗话说得好,“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校长那头“稀疏”的黑发引来同学们的议论,但如今聪明人中哪一个头上“枝繁叶茂”呢?我们的老凌可是个名师呢!

师:乖乖,初三(7)班同学真是太有水平了!我还想看看你们笔下的“老凌”,但时间不允许,下次有机会的!现在,让我们一起就刚才5位同学的片段来讨论讨论,看他们写得好不好。自由发言。

生:外貌描写很成功!

师:第几个同学的?生:第一个和第五个都是。

师:写这两个片段的同学站起来再读一遍,说说好在哪里?

生:注意了顺序,而且写得很传神,第一个同学笔下的“老凌”有点儿鲁迅的味道。

师:很有见解,还有吗?

生:第五个片段也很成功,不仅有外貌,还有细节。师:很好!还有吗?

生:第二个同学的片段我觉得应该将它完整地写成一件事,因为事实就是这样:那天,正逢寄宿生回家日,中心道上有纸屑,凌校长在我们前面,他看到纸屑总是弯腰捡起,而我们见后,都抢先上前与他一起捡。

师:太好了!不过,校长捡垃圾也是很平凡的事,为什么要写呢?

生:因为它折射出校长的人格魅力。

师:何以见得?

生:从我做起呗!

师:太棒了!还有吗?

生:还有第四个片段,排比句式的运用,很美。

师:是吗?请写的同学再读一遍。(生读)

师:果真如此!语言确实是美,把这“老凌”写得够美的。同学们,要知道我们刚才为什么能把对“老凌”的片段描写得这样成功,是因为一个“真”字。我们写的是真事,叙的是真情。这也就是老师今天要给你们讲的,“中考作文取胜要诀”中的第一要诀:说真话,诉真情。告诉老师,就这个方面,你还需要老师给你们讲点什么呢?

(生讨论)

生:老师,你觉得这个“说真话,诉真情”,一定要是“真”的吗?不可以艺术加工或虚构吗?

生:老师,你就给我们讲讲怎样才能做到抒发真情实感吧!

生:老师,我的作文语言就是美不起来,尤其是写这类抒发真情实感的文章,我总感到自己在记流水账。

生:老师,我的开头、结尾总是写不好,有没有好的方法?

生:老师,“板块”结构好吗?写这类文章可不可以用呢?

师:同学们提得真好,老师要跟同学们一起来讨论的东西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先讨论前3个同学提出的要求,好吗?生:好的。

师:首先,老师来讲一讲关于这类作文能不能虚构的问题,先要讨论一下广播,电视里的新闻能不能虚构?

生:不能!如果能,我们的广播、电视就没有人相信了。

师:很好,那我们刚才练习写“老凌”的作文能不能虚构?生:能,我可以将“老凌”写得再美一些。

生:不能,那就不是我们的“老凌”了。

师:很好!这两种说法都不能笼统地说谁对谁错。真情实感是作文的价值所在、魅力所在,胡编乱造、弄虚作假,这是作文的大忌。我们要把“老凌”的形象写得更美一些,可以对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进行合理的想象,作一些艺术化的处理,这样的虚构才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这对提升作文档次也是至关重要的。懂了吗?

生:懂了。

师:现在,我们来讨论第二个问题:怎样抒发真情实感?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要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要写出真实细节。事实上,刚才对“老凌”的描写中,好多同学已经注意到这两个问题了。因为“老凌”这个人是生活中的真实人物,我们写作时对自己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往往就更真实,就更感动人。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感受呢?

生:有,比如写师爱、母爱之类的文章,我们就觉得特好写,还有写我们学校生活的文章也是如此。

师:所以,作文时,我们不要把自己当作一个旁观者,当作一个看客,一旦离开了自己的亲身体验,作文就写不出真情实感来。另外,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因为真实的细节最能感人。你们在文章中注意到了吗?

生:刚才在写“老凌”的时候,就有细节描写。

师:不错,说说看。

生:捡纸屑的细节和摸摸学生头的细节。

师:还有吗?生:每天早晨站在校门口迎候师生的细节。

生:外貌描写中,关于他头发的细节。

师:太好了!那么,在写真情实感类作文中,你有过类似的细节描写吗?

生:夜自修回家后,妈妈为我焐手的细节。

生:妈妈为我织毛衣的细节。

生:老师在我的作业本上写“good!”的细节。

师:太多了,能不能用手中的笔将你的细节描绘出来呢?写好以后就交流。

生:好冷啊,夜自修结束后回家的我已是饥寒交迫了,冰冷的手刚刚接触到冰冷的门,门就开了,妈妈温暖的手已握住我冻得通红的小手。

生:餐桌上,我和哥哥的筷子同时伸向了一块瘦肉,哥哥夹起它放到我的碗里,笑着说:“傻小子,哥哥就是为你夹的。”

生:回家的路上,我的头往爸爸的背上靠去,爸爸本能地往外躲,瞧去,衬衣上已是一片殷红,爸爸竟带着伤口来接我,我的泪流了下来。

生:星期日,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聊天,爸爸问我:“儿子,如果我和你妈妈离婚,你靠谁?”我看看爸爸,再看看妈妈,我无法回答,爸爸拍着我的肩,笑着说:“傻儿子,爸爸永远都不会给你出这道难题了。”

生:那天,老凌找我到他办公室谈话,谈着谈着,已误了吃晚饭的时间,老凌从橱里拿出方便面,泡好后送给我说“吃吧,吃完了去上夜自修。”

师:这些细节真是太感人了!而且我们同学在进行细节描写时,能描写生活中的真实,凭着这份真,作文也能夺高分。好,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如何让作文的语言美起来呢?想一想,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是靠什么让语言美起来的?

生:动词,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雪地捕鸟”的那一段。

生:形容词,以及修饰限制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对百草园的春、夏、秋三季的景物描写就是这样的。

生: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排比、比喻、拟人等。

生:我觉得在修辞手法中,引用的修辞更能增添语言的美感,因为大量的古诗文、格言、俗语等都能让语言美起来。师:这位同学说得太好了。你跟老师有同感,初中的六册语文书,再加上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诗词太多了,不妨将其恰到好处地运用到你的作文中,以增添美感,你们说是不是?

生:是。

师:你用过吗?说说看。

生:写母爱,可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生:写老师,可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生:写离退休老人,可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生:写学生,可用“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太多了,是不是?总结一下我们刚才说的,要让记叙文的语言美起来,要使用大量的动词、形容词,要用各种修辞手法,尤其是引用,对不对?还有别的吗?

生:还有描写。师:不错,能举例吗?生:太多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肖像的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都能让语言美起来。

师:有没有让你感到特难忘的?

生:朱自清的《背影》里对父亲背影的描写。

师:很好!其实,要让语言美起来的方法很多很多,量词的运用,整句和散句的巧妙配合,是不是也能让语言美起来?你有这方面的例子吗?

生:有!《小橘灯》中“仄仄的楼梯”的一段文字,《陋室铭》中整句、散句的结合,读起来琅琅上口,非常美。

师:很好!看来要写好这类作文可真不容易,我们同学的热情很高,老师还得提醒你们,想在中考作文中得高分,还必须用好生活语言。

生:用生活语言?

师:对!用生活语言就是要正确和准确地反映生活,生活是怎样的就写成怎样的,不要走样,不要变味。还要注意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要根据人物的身份、年龄、文化程度和性格特点等来写,尽量写出个性,这一点课文给我们以很好的示范,同学们还记得吗?

生:《背影》中朱自清写父亲的几句话,语言朴实,既符合父亲身份,爱子之情又跃然纸上。

生:《老杨同志》里,不同人物的语言均不同。

生:《甜甜的泥土》里,妈妈的话和门卫的话,都很符合人物的身份。

师:对,非常好!课后请同学们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认真回忆和筛选,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合,找到具体的材料,写一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下课铃响起)下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