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难以忘怀的年味‖刘志宏

 方志四川 2022-02-18

难以忘怀的年味
刘志宏

在中国人心目中,过年是包括年头和年尾的。“年”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十五才算结束,人们称之为过大年,寓意圆满。因此,腊月二十三祭灶揭开了春节的序幕。

“膠糖祀灶洁春盤,归到天庭夜未闌。持奏玉皇无好事,且将过恶替人瞒。”由于灶王爷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灶神,所以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我的老家自古民风纯朴,过年习俗特色浓郁,祭灶是一件隆重而严肃的事。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杀献灶鸡、烙灶饼、献灶糖、买糖果等,举行祭灶仪式。我家灶王龛大设在灶房的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神像,下面有一个不太大的台阁,常年摆有几个果盘,燃烧着香烛。

腊月二十三祭灶又和平日里有所不同,隆重而有趣。父亲先在灶房摆上桌子,然后向灶王爷敬香,换上新的灶王爷画像,在供上用饴糖和面烙成的十二个灶干粮及灶鸡、灶饼、灶糖、瓜果等。他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老人家甜甜嘴,上天言好事,然后将灶神像烧到炉台之内送走灶神。父亲在做完这一系列事后便把剩下的糖果分给我们兄妹。有趣的是,我和弟弟老是贪心不足,祭灶的供品往往等不到天黑就被偷吃得差不多了,害的父亲一边责骂我们一遍又把供品补齐。

据记载,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在周代已成习俗。如今,家乡人到了腊月二十三,虽不像旧时那样注重每一个送接灶王爷的细节,但人们还是保留着祭灶这种习俗,不仅因为这一天始春节的气息会越来越浓,而且灶神在一年中除腊月二十三至大年三十外,其余日子都会留在厨房里,时时刻刻观察人们的言行,这对督促世人弃恶从善,时刻检点个人行为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这种习俗,不仅和炎黄儿女过年情结紧密相关,也是中国大地上特有的一道风景一种文化。

贴春联习俗十分悠久,对我来说却不仅仅如此。在字里行间把新春的希望以及对来年美好的祝福写进春联的同时,也深能深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洋溢着过年的欢乐气息。

小时候家乡特别冷,每到大年三十,父亲都要要拿出笔墨,在小火炉上烘烤一番,然后挽起袖子,凝气提笔,挥洒自如地写出一幅幅春联。由于父亲自幼喜爱书法,他的毛笔字在大院里小有名气。每年三十,邻居们都乐意来求父亲写一副春联。而父亲早已把他多年的奉献当做人生一种收获,早早地嘱咐母亲准备好烟与茶,把客厅堂屋的大方桌擦得干干净净,笔墨纸砚准备齐全。不一会儿,从邻居们陆续夹着红纸笑眯眯地来,拿着春联喜滋滋地去的脸上,看得出父亲对生活的热爱和理解,还有他书写春联的价值所在。

受父亲影响,我对写春联也来了兴趣,有时还爱琢磨春联的意境及技巧,甚至每年要根据家人的期望,引经据典写出大家喜欢的春联。但由于缺乏扎实功底,心浮气躁,很难写出法度严整、气劲潇洒的书法作品来,到现在也只能写个春联之类,很难登上大雅之堂。不过,大概知道一些春联的写法及笔墨的应用也是有好处的。有一年去了岳母家,那里农耕文化浓厚,贴春联自然成为家家户户的必备之事。年三十那天,我一口气为全村写了50多副春联。第二天,在暖暖的阳光下,家家门楣上大红春联放射着吉祥喜庆的光芒,其中不少是出于我的“大作”,心情自然美哉了一番。如今,许多人都已习惯买春联过年了,但我仍然喜欢自己写春联。因为那些生动的红,喜庆的红,兴旺的红,在年年书写的时光中愈见浓烈,弥足珍贵,是一道永远闪烁着五千年文明的精神光辉。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对每个炎黄子孙来说,除夕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都是人生中最为留恋的时刻。

记得孩提时,一进腊月,家里便开始为除夕忙碌了。虽然,简陋的土坯房、篱笆墙围成的大院缺少诗情画意,但大红的对联、悬挂的灯笼和孩子们奔跑的身影,让每一个人都感到了新春的来临。从腊月开始,母亲忙着洗洗涮涮,一道程序不落的精心准备着与春节有关的各种东西;我们姐弟几人天天盼望除夕夜的到来,那时不仅有新衣穿,甚至会有不多的压岁钱,在童话般的境界里释放自己的个性;而父亲要筹划家里所有的开支,计划每个人的费用,但往往到最后收入不丰的几个年钱早已超支,他的旧棉衣再次穿到身上,看着孩子们的欢笑度过除夕夜。

我和弟弟们最喜欢做的事的就是放爆竹,腊八过后成天缠着母亲买鞭炮,虽然买得不多,但我们门格外珍惜。先将鞭炮放在热炕头上暖干,这样等放的时候会格外响亮;由于成串鞭要等到大年三十晚上才允许放,年前我们只好将一串鞭炮一个个拆开,一个一个地放,并一对一比谁的鞭炮响,看谁的炮花在幽蓝的夜幕下炸的灿烂。而姐姐和妹妹,她们最关注的便是自己的新衣服了,看谁的新衣上蝴蝶飞的多,谁的花开得美。

除夕夜是一家人合合美美的时刻,大家包饺子、蒸扣肉、炸油果子等,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尤其在炸油果子时,父亲常常会燃起一支烟,坐在土炉子旁的长凳上,一边翻着锅里的油果子,一边叮嘱我们往锅里放面团时要顺着锅边溜,千万不敢使劲,溅出油来烫伤了手。当时家境虽然很一般,但除夕夜飘逸着温馨和谐的气氛,让我们在亲情的呵护里一直闹到深夜。

吃过一年之中最丰盛的年夜饭以后,我们便开始守岁,“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在古色古香的习俗中感受守夜的快乐,盼望来年吉祥如意、健康平安。

父亲常说,小初一大十五。确实,正月初一虽然是人们盼望已久的神圣时刻,但一年中最热闹的可能就是正月十五了。

记得小时候,一进正月我们就开始张罗做灯笼了。那时灯笼做得十分简单,找一根竹竿用利刀剥成薄薄的竹篾,在水中浸泡几天,在准备好扎线、纸张、浆糊等,就开始做灯笼。先是把薄薄的竹篾扎成鲤鱼、西瓜、莲花等物品的样子;再用一小块木板做底子,扎上细铁丝当挑勾,以便竹竿穿过好拿;再在木板上放上蜡烛,最后用毛笔在灯笼纸上画上各种图案,灯笼就大功告成了。实际上,这种比较费工而又细致的灯笼大多属于女孩子。记不清是哪位灵气十足的伙伴的伟大创举,他把一个搪瓷缸子做成了一盏“灯笼”。在缸子里插上一支蜡烛,提着把子像一盏手提灯那样,点燃的烛光不仅可以聚光,也多少有着灯笼一样的效果,这让我们大为佩服。于是伙伴们纷纷模仿,一时间人人手里一盏手提搪瓷缸子灯笼,走家串户,成为了十五夜空中一道亮丽而质朴的风景。

从那时起,年年正月十五夜晚,我们每个孩子手中的灯笼忽隐忽现,照亮了寒冷的夜空,也照亮了我们温暖的童年和想象。要是碰到下雪夜,小院在皑皑白雪映衬下,形成了雪花飘飘、灯笼红红的人文景观,平添了一片吉祥喜庆的气息。而天晴的夜晚,天上圆圆的月亮,地上红红的灯笼相映成趣。当然我们也有恶作剧的时候,常常躲在黑暗角落,拿上弹弓,专打那些小女孩漂亮的灯笼。一旦得手,那些小姑娘哭天喊地,让我们的得意在父母的屁股板子的伺候里成为她们的笑料。

十五过后,我们便开始了告别灯会。“捣灯会,捣灯会,灯笼灭了回家睡”。唱着自己编织的童谣,伙伴们打着灯笼聚在一起,欢笑着,雀跃着。看着在火里然燃烧的灯笼,大家拍手而歌,为童年的天真尽情欢舞,为来年的希望孕育憧憬……











作者简介





 刘志宏,男,政工师,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甘肃自然资源报社。作品散见《甘肃日报》《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矿业报》《散文诗》《诤友》《青海湖》《巴蜀史志》等全国数十家报刊杂志。







作者系列文章

【抗疫赞歌】刘志宏 ‖ 走进2020年的春天

【编读往来】刘志宏 ‖ 一曲真情永驻大爱无敌的颂歌——《巴蜀史志》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刊读后感

【传统文化】七夕,又见银汉迢迢暗度 ‖ 刘志宏

【端午特辑】端午情思 ‖ 刘志宏

【庆祝建党百年】川蜀英杰赞(组章) ‖ 刘志宏

【八一特辑】军旗的风采(组章)‖ 刘志宏

【散文】蝉鸣,摇醒童年的梦 ‖ 刘志宏

【散文】热爱山野的父亲 ‖ 刘志宏

【庆祝建党百年】放歌灿烂的七月——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刘志宏

【散文】小城寒冬的记忆‖刘志宏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