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的权势到底有多可怕?

 謨地方 2022-02-18

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期间天下太平四海臣服,贞观之治万古流传。

然而每位帝王均依靠一条血路让自己帝王之路更加顺畅,这条路上遇神杀神,遇鬼杀鬼,自然也包括至亲血缘。无上权威,迫使父子、兄弟为之反目成仇,从而导致玄武门事变爆发,李建成、李元吉被斩杀,李世民逼迫父亲将自己册立为太子,不久后正式登基称帝,开启那辉煌贞观之治,那么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前权势到底如何。

617年7月,李渊率三万精兵在太原誓师反隋,随即开启灭隋立唐统一战争,李渊、李建成、李世民三人很快率军出太原挥师南下,先后突破隋军设置各道防线占领长安,尊隋炀帝我太上皇,改立代王杨侑为帝,改年号义宁、史称隋恭帝。次年,隋炀帝被禁军杀死与江都,不久,隋炀帝禅位于李渊,李渊在长安称帝,改国号唐,史称唐高祖。

大唐建国后,李渊册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长子李建成留在自己身边辅佐朝政、学习如何成为帝王。李世民在外打天下。这当中李世民依靠出色才华、统帅力成为大唐统一天下的中坚力量。反观李元吉没啥能力,还天天想着针对自己二哥,其失败命运必然注定。

从李渊的安排我们能看出,他希望李建成、李世民聚集自身力量,让他们共同拱卫大唐。一开始兄弟俩有相同目标,并没有多大矛盾,可李渊登基后,李建成作为长子留在自己身边学习如何当皇帝,李世民则被外派打天下。

这样安排明显对李世民有利,不仅有机会立下军功,同时还有机会收买人心,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果真,李世民顺利把握住每次机会,收拢到全国各地精英人物,这些人进入李世民阵营后,自然唯秦王马首是瞻。李世民依靠手中人马,南征北战,平定各地反对势力,很快让大唐力量如日中天,统一全国则是时间问题。

李渊本想依靠李世民手召集全国各地英才,唯大唐所用,哪知李世民能力太强,把这些人一举收为己用,从而让这些人知道秦王而不懂李渊,导致玄武门事变中李渊成为孤家寡人。

李渊很早就认识到李世民威胁,为此在兄弟间大搞平衡之术,试图该种途径分化李世民部署,让自己渔翁得利,可他忘了一个问题,这时候秦王府部众已经形成共同利益团体,无法轻松毁灭,为避免局势无法控制,李渊在攻伐刘黑闼时,便让李建成担任主攻将领,希望以此让太子建立功勋,从而确保自己安全,从中能看出,李渊、李世民父子因为权势变得水火不容。

可这时候,李渊依旧不愿意霹雳手段处理李世民,毕竟自己还是心慈手软之人,政治博弈中李渊的举动无疑妇人之仁。

那么,李世民势力究竟有多大,李世民天策府的号令同东宫太子一样有效能号令唐各州府,同时李世民也因为加封无数官职,从而让其彻底掌控大唐半数以上兵马,手下拥有无数强将,完全已经达到夺取天下地步,李世民权势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地步,在于其懂得把握时机培育自己势力,从而让李渊难以控制。

从中能看出,李渊已经认识到李世民天策府的实力,可他没有办法动天策府一根毫毛,若采取武力解决天策府,有可能导致大唐内部分裂,从而让李世民及其党羽逃出长安,建立新政权同自己对抗,那这样就代表自己数十年努力功亏一篑。

李渊肯定下不了决心,毕竟一旦处理李世民为首天策府实力,就等于清洗大唐帝国一半优秀人才,缺乏这些人掌控局势有可能造成局势崩塌,从而爆发无休止内战,这让李渊难以承受。

为此,李渊只能采取平衡之术,让李建成、李元吉自成一派,由他们对抗李世民,希望能达到削弱目的,奈何李元吉数次暗杀李世民,迫使李世民集团发动反击,从而爆发史上有名玄武门事变,李建成、李元吉兄弟身首异处,李渊被迫退位结束自己使命。

李世民掌控大局,没有发生多大变故,从中能看出李世民为首天策府势力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稳如泰山,为得就是如今绝地反击,权利斗争中李世民成为最后赢家。

玄武门事变成功,让李渊失去大权、李建成、李元吉及其子嗣身首异处,几千将士死于政变代价,避免大唐陷入无休止的内乱。李世民则将天策府优秀人才全部放到朝廷各大岗位,从而让他们发挥自己光辉,对江山社稷,天下百姓是一场幸事。

小结 :唐朝建立初期,李世民作为唐军总司令参与大唐统一天下大部分战役,从而让他结识到无数文臣猛将,让自己很快有了自己势力范围,从而让他们可以在玄武门事变后,迅速完成权利交接,从而投入新的工作,为贞观之治成功奠定成功基础。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