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完素,字守真,真通玄,号通玄居士,他写了著名的《玄府论》之后,还写了《素问玄机原病式》一书。 金章宗皇帝曾三次征召作官,但他三辞不就。章宗爱其淳素,赐号“高尚先生”。其名中之“素”,既可以理解为“淳素”,也可以理解为“素问”,可以说他的一生,只为“完善素问”,或者是让“素问完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刘完素真的完善了素问,其一、完善了玄府的概念。其二、完善了十九病机的概念。 学中医的都知道病机的重要性,《皇汉医学》中说:“临证察机,使药要和”,察到患者的病机,然后才用药,这才是治病求本,不然就是乱枪打鸟。那么,何以察机呢?这就不得不提《素问·至真要大论》一文,至就是最,最真实、最珍贵、最重要的一篇大论。文中黄帝问岐伯曰:“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岐伯回答了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十九条病机: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热瞀瘈,皆属于火。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病胕肿,痛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仔细一看,岐伯的回答有些不圆满,其中没有“燥”,于是,刘完素查漏补阙,加了一条:“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别看字不多,这可是几千年来少有的、被后人认可的“经文”,意义非同一般。 那么,到底是遗漏了还是本来就没有呢?虽然后世对“燥”的补充持肯定态度,而且用之临床也却有疗效,但我仍然认为病机只有十九条,不是二十条,而且关于“燥”,岐伯是非常隐晦的提过的,后面的论述中会论证这一点。 如果完整读过《素问·至真要大论》之后会发现,黄帝与岐伯不是单纯聊病机,而是在聊一个很大的话题——五运六气,主气、客气、司天、在泉、间气、南北政,六气胜复,六气标本,十九病机只是聊完这些之后才提到的一个小概念,并且是为前面这些内容服务的。只是五运六气太难了!一些医家本着读得懂就学,读不懂就放过的精神,抛开五运六气,单独把十九病机拿出来研究,于是便发现了一个漏洞,没有燥! 到底缺不缺燥的条文我们先不下结论,我建议大家先思考几个问题,这十九条病机是随机排列的?还是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为什么要这么排列? 读完全篇之后会发现,规律就隐藏在五运六气之中。十九条病机是按照主气、岁气、客主加临的顺序来排列的。 前六条按五行逆传而排,既然是伤寒,外邪内陷而造成了六经病,对于人体而言,出才是顺传,入就是逆传,而想明白逆传,首先需要知道顺传,五行顺位为“木火土金水”,因为“风为百病之长”,木主风,所以虽然是逆传,风仍然排老大!于是逆传之序就是“木水金土火”,我们看病机一至六条的顺序: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属木,主风。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肾属水,主寒。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肺属金,主燥。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属土,主湿。 诸热瞀瘈,皆属于火,(相火)。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属火,主火。 我们说,主气是主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嘛,对人体而言,五脏元气就是主气,五脏元气的盛衰决定了人体承受客气(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的能力。当主气将要逆传至最后的司令部——心之时,心包代君受邪,所以相火排在君火的前面,这也算逆传心包吧!心包无力受邪之后才会逆传心,此时也就半死半生了。 如此,五脏、五行、六气就这样完美的衔接起来了,这就是道家秘不外传的五六之术的具体应用。 聊完主气,再看岁气。岁气也是逆传,顺传是司天——在泉,逆传是在泉——司天。我们看病机第七、八条: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在泉)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司天) 在泉用在五运六气,管下半年,用在十九病机,管下半身。司天用在五运六气,管上半年,用在十九病机,管上半身。 聊完岁气,再看客主加临,本来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才是主,但心包坚持代君受邪,所以客主加临的主变成了“二主”,“心包之相火与心之君火”。在十九病机中,有关火的都是相火,有关热的才是君火。 先看相火主气之时,客气按照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的顺序,逆序而行,按太阴(三阴)、少阴(二阴)、厥阴(一阴)的次序加临于相火,根据主气客气胜复的结果出现了病机第九至十四条: 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相火胜)。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太阴胜)。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相火胜)。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少阴胜)。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相火胜)。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厥阴胜)。 再看君火主气之时,客气按照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的顺序,顺序而行,按少阳(一阳)、阳明(二阳)、太阳(三阳)的次序加临于君火,根据主气客气胜复的结果出现了病机第十五至十九条: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君火胜)。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少阳胜)。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君火胜)。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太阳胜)。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君火胜)。 吖!阳明哪去了?难道真的是丢了?难道刘完素补充的这一条补对了?非也!心为君主之官,虽然水克火,但主气火(心)却可以胜客气寒水,而火克金,客气燥金却不能反侮主气君火,所以没有燥胜的条文,十九病机中才出现了有“诸气膹郁”这种隐含燥的条文,而没有正式关于燥的条文。 那么,刘完素补充的“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到底对不对呢?《素问·至真要大论》:“知其要者,一言以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学术是需要发展的,只要知道了原理,并按照原理去发挥,就是知其要者,都是可以指导临床的。反而是那些不知其要者,本来一肚子浆糊,却每每将五运六气、南北政等名词挂在嘴边,兜售自己那些不知所云的私货,以至于“流散无穷”。为自己也好,为别人也好,希望这些人迷途知返,不要在害人害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