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半夏汤与大半夏汤之应用

 一得斋主人 2022-02-18
第120条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太阳病,应该有恶寒发热的证候,如今患者自汗出,反而不恶寒发热,脉证不符,需要平脉辩证。
“关上脉细数者”,康平本中“关上”为小字旁注,伤寒寸口脉法与后世寸囗脉法有很大的不同,以寸尺分阴阳,虽然也有寸关尺,但关脉只是做为分界标志,关上为寸脉,阳脉。关下为尺脉,阴脉。关脉不做为诊断依据,就是阴阳之关而已。整本伤寒论,涉及到关脉的,除本条还有268条:“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上关上”在康平本中,也是旁注小字,为后人所写。只有128条的关脉是正文:“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可惜在康平本中还是退二格书写。在临床上,只有关脉细数,寸、尺不细数的脉象能遇到吗?存疑!所以,这段话的意思是太阳病“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如果是主疾病向愈,脉象应该是和缓的。“脉细数者”,细主津液虚,数主热,细数是虚热的脉象,既非太阳中风,也非太阳伤寒,是医生用吐法造成了津液虚,才出现的脉证。
可能是患者有“温温欲吐,郁郁微烦”的证候,医生用了吐法,造成津液内虚,出现“脉细数”,胃燥化热,是为里证,所以反而没有了恶寒发热的表证。“以医吐之过也”,这是医生误治的过错。在康平本中还有旁注小字“此为小逆”,虽然用吐法是误治,但吐法使原本太阳病恶寒发热的玄府闭阖状态,变成玄府打开的状态,出现“自汗出”,“不恶寒发热”,也算是治疗效果吧。虽然误治使太阳病转为阳明病,但阳明无死证,所以说误用吐法在诸逆治之法中为害不大,“为小逆”。
“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康平本中退一格另起一行,独立成条。
参《外台秘要》:“华佗曰:夫伤寒始得,一日在皮,当摩膏火灸即愈。若不解者,至二日在肤,可法针,服解肌散发汗,汗出即愈。若不解者,至三日在肌,复发汗则愈。若不解者,止,勿复发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芦丸,微吐则愈。若更困,藜芦丸不能吐者,服小豆瓜蒂散,吐之则愈。视病尚未醒,醒者复一法针之”。邪气在胸时会用到吐法,但华佗一脉的传承也是在病后四日才用吐法。
“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一二日之时,误用吐法,气机上逆,正常胃气应该是向下的,胃气降才“能食”。误吐没有伤脾,脾主大腹,脾能运化,腹中知道饥饿,人有饥饿的感觉,但胃气不降,人还是“口不能食”,咽不下去。这是一种有饥饿感,但不能吃的状态。这个时候治疗,主要是降胃气,半夏一升,生姜半斤,小半夏汤主之。
“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恶寒发热的太阳病,三四日之后可能会出现郁热,此时误用吐法,造成津液虚,阴不能涵阳,就是虚热。“糜粥”为热稀粥,胃中有虚热,就不喜欢喝热粥,而是想吃点生冷的水果或者喝点冷饮。参122条:“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热、客热,不能消化水谷,所以出现了“朝食暮吐”,早餐吃进去的东西,到了晚上就吐出来了。这是个真寒假热,虽然表现为一派热象,自汗出,不恶寒,欲食冷食,但本质上是寒的,不能消谷,参《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16条: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胃反”就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半夏二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
柯琴对吐法的见解很精辟:“三阳皆受气于胸中。在阳明以胸为表,吐之阳气得宣,故吐中便寓发散之意。太阳以胸为里,故有干呕、呕逆之证,而不可吐,吐之则伤胃而为逆。少阳得胸中之表,故亦有喜呕证,吐之则悸而惊矣”。吐法在古代是常用之法,由于不好把握,渐渐被主流医生所放弃,但其又有不可替代的疗效,故一直在民间流传,《串雅内外编》中就记载了走方医的三绝技,串、顶、截,顶法就是吐法。凡是胸腹之中气机阻遏,阳气不舒,郁闷烦躁,心中懊侬,吐了之后马上神清气爽。所以,张子和极其推崇汗吐下三法,相较于汗法、下法、火逆、温针、火熨等等误治之法,即使医生掌握的不好,吐之过当,也不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温中健脾即可,故旁注小字中有“此为小逆”之语。

第121条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课前思考:
1.太阳病为什么要吐?
2.同样是误吐,为什么120条不烦热,而是不能食,朝食暮吐,本条却是不欲近衣呢?本条的不欲近衣与11条的不欲近衣有何异同?
3.  误吐造成的“反不恶寒,不欲近衣”,如何治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