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柴胡汤能治“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吗?

 一得斋主人 2022-02-18
第165条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本条与163条互看,都有痞硬,都有表未解。但一个是表里皆热,一个是表里皆寒。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是指表不解。“发热”经过发汗都解不了,说明热重。
“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患者少阳素虚,阳明素热,所以仅仅是发汗,并没有误下,就出现了“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这些里不解的证候。上焦虚,出现“心中痞硬,呕吐”,胡希恕胡老将“心中痞硬”改为“心下痞硬”,心中也好,心下也好,都在中位,不在两胁的少阳位,也是偏阳明。而我坚持认为就是“心中痞硬”,这里强调痞硬的病位高,相当于在膈之上的贲门位置。如果是“心下”,就成了胃脘的位置。其次,“呕吐”也是偏阳明的证候,不能算少阳证,少阳是“心烦喜呕”,不一定能吐出胃内容物,而“呕吐”肯定吐出了胃内容物,病位偏阳明。下焦虚,出现“下利”。吴谦认为“下利之'下’字,当是'不’字,若是'下’字,岂有上吐下利,而以大柴胡汤下之之理乎”?这个观点不能苟同,不过,刘渡舟刘老与胡希恕胡老都有精彩论述,不再赘述。如果没有表不解,单从呕、痞、利上看,是三泻心汤证,但既然有“汗出不解”的表不解,当先解表,不能用三泻心汤攻里。163条人参桂枝汤虽然是治表里不解的痞、利,但那是“数下之”所致里虚寒的表不解,是个虚证。本条没有误下,表邪不解,化热入里,表里皆热,虽有“下利”也是偏实证。
 “大柴胡汤主之”,康平本为四个空框后一个“之”字,说明仲师当时考虑的不一定是大柴胡汤。况且“伤寒发热,汗出不解”指的是太阳病不解,大柴胡汤能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往来寒热”,但治疗太阳病的“恶寒发热”就非其长项。那为什么注家大多认可大柴胡汤呢?因为病机相对还是符合的。表邪入里,结于心中,心中痞硬,阻塞气机。汗出不解是表里气机出入不畅,呕吐下利是上下气机升降不畅,上逆则呕吐,下迫则下利。所以,虽然不是最佳选择,但能解决问题。
大柴胡汤有一个争论数百年的问题,方中到底有没有大黄?个人观点,大柴胡汤中有大黄,但具体到本证而言,应该没有!这倒不是某些注家所说因为有下利,有协热下利是可以用的,胡希恕胡老治疗急性痢疾经常用到大黄。这种成功经验对后学来说,是宝贵的财富。主要是因为本证有“汗出不解”,有表不解,如果方中用了大黄,大黄下行的力量会牵制柴胡发表的力量,使邪气不能由表而解。如果没有表不解,就可以加大黄,刘渡舟、胡希恕二老用临床实践证明了方中不但可以有大黄,而且效果还好。

第166条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课前思考:

1.“病如桂枝证”主要指何证如桂枝?

2.既然胸有寒,为什么用苦寒的瓜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