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厥证之辨证要点

 一得斋主人 2022-02-18
第350条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伤寒论·辨脉法》:“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脉滑”是阳脉,主痰饮、食积、实热等证,单从伤寒出现手足厥冷来看,好像是寒,但是从脉上来看,“里有热”,脉滑主阳热在里,阳盛格阴才造成了阴阳气不相顺接而手足厥冷。阳盛格阴还会出现一种情况,如第11条:“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虽然本条以“脉滑而厥”点出热厥在里的本质,临床中仍当细心寻找里有热的证据,比如口燥舌干,小便黄赤等等。
“白虎汤主之”,本条的热厥,可与168条的“时时恶风”,169条的“背微恶寒”互参,同样是热结在里,热邪郁结的轻重不同,表现出的证候也不同,恶风、恶寒、厥冷,此即为“厥深热亦深,厥微热亦微”。白虎汤清透内郁的热邪,热邪的清,阳气的通,厥冷自愈。但是,白虎汤并非热厥的专方,同样是热厥,如果出现腹满、腹痛、不大便等证时,就是从里热证转为了里实证,就不能用白虎汤清之,而是要用承气汤下之。
附《续名医类案》中热厥医案一则:
“吴桥过章祁,有人遮道告曰∶汪一洋,年五十余,溲血后发热,毕召诸医。或以为伤寒,剂以发散。或以为痢后虚损,剂以补中。久之,谵语昏迷,四肢厥冷,盖不食者旬日矣。其家绝望以待尽,愿一诊之。吴曰∶此热厥也,吾能活之。予以石膏黄连汤,一服而苏。再而间,五服而愈”。说的是中年人汪一洋便血后出现发热,遍召诸医,有说伤寒,治以发散之剂,有说痢疾导致虚损,治以补益之剂。时间长了,复出现谵语昏迷,手足厥冷的危证。吴桥医生从先发热后厥冷,断为热厥,谵语昏迷是里热所致,治以石膏黄连汤(黄连、黄芩、知母、石膏、甘草),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了黄连、黄芩,泻火清热,一剂知,五剂已。
 
第351条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课前思考:
1.如何鉴别四逆汤与当归四逆汤的应用指征?
2.如何区别少阴病的四逆与厥阴病的厥寒?
3.柯琴曰:“此条证为在里,当是四逆本方加当归,如茯苓四逆之例。若反用桂枝汤攻表,误矣。既名四逆汤,岂得无姜、附”?本方为什么反而用桂枝汤加减?
4.程知曰:“不用姜、附者,以证无下利,不属纯阴也”,难道当归四逆汤证是寒热错杂吗?
5.当归四逆汤为桂枝汤去生姜加通草、细辛、当归,为什么加当归?既然肝寒,为什么去掉辛温的生姜?通草在本方中有何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