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第527篇】人性,最不能用来考验!

 心理师小鱼儿 2022-02-18


昨天写了一篇随笔《所谓的师生恋,不过是一场无耻的性掠夺!》,短短的时间内,就收到了不同的反馈意见。我的朋友中,教师、心理师和微商居多。还有部分家长。

转发朋友圈的是教师,认为不宜在家长群里转发,友情提醒我的也是教师。不管是转发还是提醒,我都非常感激这些真实的反馈。

真正读我文字的人,并不多见。因为做了微商之后,很多喜欢读我文字的人,直接将我屏蔽了。而我码字,也不过是从心所欲。

但细思极恐,我还是从家长群里退了出来。这篇文章其实不会引发轩然大波。只不过很多时候,觉得还是需要与家长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最好。

关系近了,会以为你心怀叵测;关系远了,会觉得你不务正业。再加上某学校刚刚发生的家长告发老师一直纠缠不清的事,令人心生寒意。

昨天写的文字,主要是为了约稿而写,写到兴奋处,竟然得意忘形,忘了自己身为教师,却暗黑了教师队伍中极个别人的一些极其丑陋的现象。

身为教师,我的心路历程是:从兴奋到害怕然后平静!初为人师,面对学生的最纯粹的目光,你会觉得这世上最崇高的职业果然是教师。

等到接二连三发现家长的需求与老师的服务之间,永远存在差距之后,渐渐的就觉得这个职业有点像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特别是媒体好像发了疯似的,夸张报道一些素质极其恶劣的个别教师的行径,然后将整个教师队伍推上了火盆炙烤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悲凉的。

不尊重教师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对教师医生进行恶意诋毁的民众,非常可怕。

我昨天码文字的时候,主要是站在心理师的角度来写,潜意识里并没有忽略身为教师的身份。做心理咨询七年以来,越是临近夏天,性犯罪越高。尤其对未成年人的性侵更多。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不过是概率极少的事情;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倘若发生,就是毁灭性打击。没有做过心理咨询的,你很少会发现人群中越是道貌岸然的,内心越是丑陋。

很多时候,你以为的性侵距离你的孩子很遥远。其实不是。

只不过,有些被掩饰,有些是因为害怕而没有被揭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培训班,包括父母忙于工作的正常家庭,都会遇到这类事。

一直坚持在一线教学,也一直坚持做线下的心理咨询,自然碰到的这些事比别人会多一点。

不管是身为教师的良知,还是作为心理师的职责,或者是作为一个母亲的存在,我觉得有必要给予必要的友情提醒。关注性侵问题,重视孩子安全,刻不容缓。

成长过程中的任何一点疏忽,都会引来你的后悔莫及。这世上没有后悔药。不要等到事情发生了,才会去呼天抢地地追究责任。那压根儿没用。

我的朋友提醒我,自己是教师,不能传授负能量的东西。这一点,我非常感激。网络的世界,随时随地都会置你于死地。想要毁灭一个人,几乎是分分钟钟的事。

所以,倘若你从文字中,读到了我的愤怒和谴责,请谅解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亢奋。我们不能因为身为教师,就回避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的丑陋。

人性,最不能用来考验。

有许多年轻的孩子,喜欢心理学,问我能不能从事心理行业。我的回答是:作为兴趣可以,但作为职业必须慎重。因为,你每天接收到的确实是负能量的东西太多。

比如关于性侵,你以为都是陌生人干的坏事。其实绝大多数来自于身边的人。

教师只不过是其中一类。没有做过咨询,没有听过孩子的血泪倾诉,你压根儿很难去设想:有些性侵会来自于父母。

只不过,中国人表面上羞于谈性,但私下里最喜欢聊性。越是被压抑,越是需要寻找突破口。未来社会里,男女比例失衡越来越严重。很多你看不见的阴暗面一直波涛汹涌。

比如,适婚男青年越来越多,而适婚的女青年不是不愿嫁就是相对比例要少得多。不管受过高等教育的,还是没有受过教育的智障,在性需求上,都是一样。性,是本能。

最近听了一系列的公安心理犯罪学讲座,觉得保护自己的孩子,应该从家长做起。所有的家长,都应该肩负起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

所有的对孩子放任自由的教育,最后都会由自己来买单。不管在青春期,还是其他的任何时期,都不能忘了对我们的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

为人父母,只有“责任”二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