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第761篇】原来,我们都不过是一坨肉!

 心理师小鱼儿 2022-02-18

【原创第760篇】天上,只会掉鸟粪!

昨天一个上午,终于做好了三腊菜。

麻菜早就挑好了,搁在晒台上腊吹,约莫有一月光景。距离地道的做法还是有差距。仅仅麻菜,讲究的人家,就要挂在檐口上,日晒夜露两个月。

然后去掉老烂黄叶,剪去老根,泡在水里洗干净,用淘米箩沥水一夜,铺在竹编的晒匾里,再晾晒三日三夜。如此,麻菜的晾制就成功了。

切麻菜是个手工活。若性子急,切出来的麻菜,便会粗细不匀,长短不一,有些难看。手工制作当然极其讲究用心。

刀要快,用力要均匀。不多的麻菜也耗去了我一个时辰。平时做家务活不多,很快手指处就有了水泡。摸上去亮晶晶的,也有些疼。

所以,做三腊菜前后,我都会有些犹豫。三腊菜好吃不假,但做起来太繁琐,作料要全,有任何一点疏忽,做出来的不是味道算了,就是颜色不够翠绿。

尤其,过年期间只有一个任务就是:对吃进行评头论足。吃惯了油腻的菜系,突然吃到爽口的三腊菜,自然会拍案叫绝。

当然,假如吃到由我真正做的三腊菜,那才是一个“爽”。大象对我一贯不做家务活常有怨言,只对我做的泡菜、腊八蒜和三腊菜有好感。

我一向懒散,对家事不感兴趣,只对自己喜欢的感兴趣。即使像做三腊菜和腊八蒜这类事,也会因为中途打退堂鼓。

我做事随性随心随喜,一旦做了,就想做的好一点。好的东西,不以量取胜。所以,能够吃到我亲手做的系列,真心不多。

过年期间,送给亲朋好友的,都是买的成品。虽然也是到当地采购,但终究少了一个味:爱的味道。

这话说得有些肉麻,但假如不是因为珍爱,谁愿意去做这样的事?麻菜有刺,晾干后,单单冲洗的过程,就花去我两个半小时,正好听了一个讲座。

萝卜干,不能买超市的,那个质地有些软,咬在嘴里不够脆蹦。我能够选到的最好的萝卜干,每年都是家婆腌制的滨海农村萝卜干。

今年的原料尤其好。皮薄肉厚实,甜中有点微辣。当初,家婆要塞给我的时候,大象手直摇摆,他不喜欢喝粥就萝卜干。

在大象那里,哪怕是晚上喝碗粥,都要整点小菜,而且至少两三样。我对生活不讲究,舀起一碗粥,站在锅边,筷子不要就能喝完。

大象和我冲突比较多的,除了在对达微的教育上有分歧,其次就是生活习惯上格格不入。

他总是自诩为贵族后代,凡事都得摆个谱,搞点穷讲究。

家婆,是个地道的农村人,但在吃食上也比较考究。蒸的包子,必定是周围村里,最好吃的包子。不仅舍得放肉馅,挑选的马齿苋也必定是叶子肥厚的那种。

罗小弟,在饮食上也特别讲究。

母亲每年蒸出的年糕,罗小弟不太喜欢。有时碍于情面,带一点回来。但我家婆做的大粘团,罗小弟是真的喜欢。但凡,能够得到罗小弟喜欢的,这口味绝对差不了。

家婆说,萝卜是六姨婆家栽种的。空口吃,咬在嘴里也是水汪汪的。在我这里,一直当萝卜是我的水果。我挑了几个小的,咬了,果然品质不一般。

家婆做事细心,特意给我用食品袋包装好,大小也有好几袋。我一回到小城,就分给了左邻右舍,只留下两袋做三腊菜备用。

切萝卜干也讲究刀工,一碗萝卜干切成丁状,也费时良久。真正好做的事,麻菜用文火煸三层熟,熬油,炒盐,将芥末炒熟了,用杵捣碎。

等一切凉透,然后将熬熟的菜籽油,炒好的盐,磨好的芥末,再加一点白糖混合拌搅均匀倒在竹匾里,混着麻菜,用手来回搅匀。

记住要带塑料手套,要不然,一手的油。

期间,还有个小插曲,微友看我晒在朋友圈里做好的三腊菜,问我芥末买的哪里的.她找了几个药店都没有买到。

我家芥末,每年都是大象自告奋勇去买来。至于,他兜转了多少弯,我从来不问,只要他负责买来就好。

只要我不是整天看书学习,平时不管我捣鼓什么,大象对我都是全力支持。昨夜喝醉了酒,大象说,老婆你知道我喜欢你什么吗?

不管我做什么事,你都跟在后面盲从,从来没有反对过。这一点,最让我喜欢。人活一辈子,就要不安分。我们都不是安分守己的人。

大象经常炫耀,他一辈子过成了别人几辈子的生活。这一点不假。与其他人相比,我们俩的生活足够丰富。

我喜欢老树说的一句话:承认自己是个平头百姓,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将一坨肉滚好。只想做一个于社会无用的人,一个纯粹好玩的人,一个画起画来忘乎所以的人。

人生想要活得好一点,活得有意思一点,做一个内心自在的人。人到中年,若还想凭借别人的认可,来承认自己的存在,便是一种极度的自卑。

老树感叹他是活到40岁才明白,活出自己才是人生第一要义。而我,也是最近,才渐渐接受自己原来也不过是一坨肉。

冯唐说,“要对得住自己的肉身”,原来如此!

昨天,一个来访者和我聊起婚姻家庭的诸多烦恼。我也顺便分享了自己做三腊菜的体验:一个好的家庭,就像一瓶三腊菜,想要味道好,首先是原料要好,其次要用心经营。

有爱的味道,家才算是真正的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