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派之争的终结者,中医大一统体系“经方六重境”(一)

 东山威夷 2022-02-18
文章图片1

经方六重境分为:理事未融境、方证相应境、经方扶阳境、救逆降龙境、燮里焦腠境和奇恒涤络境。

这就相当于我们看武侠小说里武功的分层,而我的经方体系就分为这六种境界,每突破一层就是一片新的天地。把六重境界全部突破了,就可以突破经方的境界,进入修道、证道、仙道的境界。所以说呢,我把它经方的境界分了六层,但是一旦进入修道、证道、仙道的境界,就不是我们研究经方所讲的内容了。所以,这六重境是进入修炼内丹、修炼仙道之前的步骤。

以前有一本经方的书,叫《辅行诀》,“辅行诀”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一个叫陶弘景的老道士,他在经方里面找了一些方子写到这本书里,辅助于修道的人调理身体,让身体完全没有毛病,为修道筑基奠定基础,所以叫辅行诀,所以《辅行诀》就是辅助修道的一本书。从这本书来看,研究经方的最高境界就是修道的入门境界,二者之间是衔接的。因此,如果将经方的六重境界全部突破了,就可以把身体一直炼到返璞归真、返老还童,然后就具备修道的基础了。

文章图片3

么现在开始正式讲经方六重境的第一重——理事未融境。

我们好多人是从学校开始学中医的,学习的是阴阳、五行、脏腑、六经、卫气营血、经络等辨证方法,到了内科学不管什么疾病都分了好几个证型,每一个证型后又有治法,例如感冒分为偏实的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风燥感冒、暑湿感冒,还有偏虚的气虚感冒、血虚感冒、阴虚感冒、阳虚感冒。

分型之后,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寒热的特点罗列症状。就像做题一样,看见恶寒重发热轻、流清涕、脉浮紧、舌淡苔薄白,一定是风寒感冒;看到发热重恶寒轻、流黄涕、脉浮数、舌边尖红苔薄黄一定是风热感冒。好像每一个病的辨证,根据我们学的中医基础理论的证型特点一推理就出来了。

气虚也是如此,一有倦怠乏力一定是气虚;一有口干不欲饮,一定是阴虚;面色无华,唇舌淡白那就是血虚;畏寒肢冷,那就是阳虚。证型确定后就是病因病机的分析,都是朗朗上口的四字表述,如“风邪袭表,表卫不宣”等,分析得头头是道,四个字念着还挺顺口。

接下来是治法,治法也是顺理成章推理而下,如风寒的宣肺散寒、风热的疏风清热、暑湿的清暑、阴虚的滋阴解表、血虚的养血解表、阳虚的温阳解表、气虚的益气解表。在治疗上,开始列方子,风寒的荆防败毒散、风热的银翘散、温燥的桑菊饮、凉燥的杏苏散、气虚的参苏饮、血虚的葱白七味汤、阴虚的加减葳蕤汤、阳虚的再造散。如此一罗列,真是好说、好学、好记、好考。

我们如果用这种推理方法来应付考试做题是没有问题的,但临床中很难具备这么对仗工整且典型的症候,这就导致学校的学生一出来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证候不典型。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病人到药房抓药,拿了四个方子说每个方子各抓三副。药店的人就很好奇,问你给几个人抓药啊?结果呢病人说就他自己一个人吃。店员就问他一个人为什么要吃四个方子?这病人说他找了个大夫,大夫看了内科书说他这个病分四型,每个型都不典型但每个型都像,大夫辨不出证来,就四个证型的方子各开了三副轮换着吃,哪个方子效果好就接着抓,别的方子就不要吃了。

这种就是典型的理事未融境,也是科班出身的中医普遍的要面临的问题。理事未融境的问题表现为书本知识头头是道,考试也很厉害,给学生讲课也是满腹经纶,大家很佩服,但是真正见了病人不会用药,感觉每个证都像,所以要么用排除法挨个吃找一个最像的,或者把最不像的排除了,要么一个一个的试。这些办法都不灵怎么办,又开始找找老中医验方,如《千家要方》、《中华传世医方》等,寄希望于秘方验方了。

我的书柜里有《中华传世医方》、《老中医千家妙方》、《百年百名老中医经验》等等。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以为这种方法可以,但用了十多年,依然看病没把握,辨证时哪个都像,开药时觉得辨得挺对,但不知道病人吃药后是否有效。一旦有效,怎么用都能讲出有道理,都能自圆其说;如果没有效果,那也只是责怪自己辨证不准,而从来不会对自己知识体系的问题产生质疑。我就这样痛苦地走了好多年,在这期间让我讲课没问题,考试没问题,但是看病的时候就是对疗效没把握,不敢带徒弟,不敢当着学生的面看病。看病时自己感觉辨证正确,也能讲清其中的道理,但一旦病人吃了药症状没有缓解,甚至有所加重,就会对自己的辨证准确性产生怀疑,这样的情况当然不敢带学生。

我想几乎每一个人走上临床后,虽然理论掌握得很透彻,但看病的时候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学习方法造成的,更是教材体系造成的,其结果就是理事不能相融。理就是理论,事就是治疗具体的病人、实际的疗效。理论和事实不能相融,没办法就去找老中医验方,治好了觉得老中医经验厉害,治不好就认为老中医也不行。这样的人做科研没问题:如某方治疗某病某证188例,有效率98%,显效率多少,其实他自己心里都不信;也可以写论文;活的年纪够大也能当名老中医。为什么呢?只要名气够大,年纪够老,记录下来的病例都是有效果的。

这种情况用一句话概况就是理事没有交融——理是理,事是事,二者之间的交界点没有找到,这就是我们经方学派的第一重境界理事未融境。这一重虽然我们不欣赏,但是每个人都要走过,这是不可避免的。

在第一重里头,有好多科班出身的医生,好多科研的大拿,乃至于晋升副高、正高,成为名医的。这种人理论学得很多,但独自出门诊打不开局面,只能到病房管病人,让老中医开方子。等到熬上好多年,晋了中级、晋了副高,然后开始出诊,名气也大了,头衔也有了,自然有了很多患者,他就觉得终于得道了。他们的一生就是这样,终生在这个境界的人,学了好多东西,也进行过大量的实践,但是没有真正迈进中医的大门,他身上没有建立起中医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所以说叫理事未融境。

第一层可以说是教材派、科研派、论文派、住院医师派、老专家的也有。只要他治好了,他用什么理论都能说通,治不好了就是辨证不对,重新辨,总有对的时候。所有证型都不对,那就说这个病本来就病程长,有器质性病变了,短期内不能见效,或者说这是中医本身的局限,或者说这个病不是中医的优势病种。甚至说中医在医疗体系中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中医应该发展治未病。等等,不一而足。

从理事未融境走出来能初步尝到中医甜头的就是方证相应境,一旦进入方证相应境,虽然不能治好所有的病人,但是确实能比理事未融的人多治好一大批病人,这就相当于中医在他面前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就会对中医产生真正的自信、真正的热爱,这就是方证相应境的作用。方证相应境能让人真正的在中医中安身立命,得到病人群体的认可,找到对中医的自信。从进入方证相应境那一刻起,你就敢在学生面前展示治病过程,就能很有把握地知道病人吃完药以后是什么反应。

从方证相应境开始,每一层又是一个横向的层面是无限大的,值得终生去完善,终生去学习。方证相应境后面的三层是三个维度、三个境面,是个立体的系统,多一个境界就多一个维度,从低维到高维,每一个维度又可以无限扩展。

一旦迈入方证相应境,即使方证相应做到不好,但已经是理与事开始融合了。而且真正的方证相应境是一个很广阔的层面,现在好多名医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人就在方证相应境里头,所以下一次我要抽出大块时间来给大家讲方证相应境。

待续!!!

请看:流派之争的终结者,中医大一统体系“经方六重境”(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