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令人回味的“故意”

 新用户5345BAE7 2022-02-18

  在网络上看到影星周星驰的故事。在周星驰七岁时,父母离了婚,周妈妈一人拉扯着三个孩子,日子颇为拮据。平日里难得吃上几回鱼啊肉的,偶尔改善一两回,周星驰都十分霸道地先抢到自己碗里,从来不知谦让姐姐和妹妹,而且只吃一点点后,还要将其余的几块也逐一咬过,却又不吃。有一次,妈妈好不容易狠心买了几个鸡腿给他们,周星驰竟然不小心掉到地上,这回被妈妈打了一顿,而周星驰并不躲闪也不哭,居然还抿着嘴偷乐。等儿子上学了,妈妈只好将捡起来的鸡腿吃掉。多年之后,在一档采访节目中,周星驰终于揭开谜底,原来他都是故意的,因为那几年,只要有什么好吃的,妈妈全给了姐弟三人,只有那么做才不会让妈妈每天吃剩菜剩饭。这个故事令人感动,而从周星驰的“故意”里,我们读出了懂事和孝心。这样的“故意”似乎在我们教育人身上并不少见。首先让我想到的,是以下一则故事。

  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大师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行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了。”旁观者更为不解:“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大师说:“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教育是无痕的艺术,相信很多人曾经读过这一则故事,今天再来读,我们除了读出大师的智慧,还能读出大师的“故意”——你看,故意不点破弟子的好心,故意不告诉弟子这样做的原因。故意的背后,是大师对于弟子细心的保护和热心的鼓励,还有是对教育规律的深谙于心。这样的故意令人称赞。

  特级教师袁卫星也讲过一则与“故意”有关的教育故事。袁老师在做初中班主任的时候,班上有一名学生功课不好,见到考试就害怕,常常借故“逃考”。尤其是数学考试,哪怕是小测验,也要提前两天“装病”。数学成绩可想而知。有一次又要考数学,袁老师提前三天,从数学老师那儿“偷”来一份试卷。在宿舍并不明亮的灯光下,袁老师手把手地教这个学生答题,从头至尾,无一遗漏。考试的时候,这个学生把老师教的几乎忘掉一半,但是还好,考了71分。这对他来说简直是破天荒的事!接下来的一次数学考试,袁老师又“偷”到了试卷。但是这一次袁老师告诉他:“这张试卷你自己去琢磨,我实在没时间教你。”于是学生借了别的同学的听课笔记,翻了自己的教科书、练习册,甚至绕着弯子向班里的学习尖子问题目。考下来,他得了80分,用数学老师的话来说:“简直是奇迹!”再接下来,他突然不要老师“偷”来的试卷了。这名学生说,他已经认真听课,作业一次也没落下过。期末前,袁老师用周末天整整一天的工夫,和学生一起复习考试的章节。这一次考试,尽管这名学生只得了63分,但挂在他脸上的,是长久以来从未有过的灿烂笑容。此以后,这名学生再没有逃过任何一次考试。第二年中考,他顺利地考上了高中……这是袁老师担任班主任时的故事,面对逃避学习的学生,老师的做法其实也与“故意”有关,每次“偷”来试卷,不正是故意让这名学生提前知道题目,降低他对学习的畏惧感吗?这名学生渐渐增强对数学的信心,不再要老师“故意”给他试卷,并渐渐追赶了上来,实现了老师对了他的期望。这里的“故意”,是教育用心的策略,是激励学生恢复学习的信心,并慢慢培养起学习的主动和上进心,因而最后的结果才会如愿以偿。谁能否定,老师的“故意”不是教育这名学生成功的关键?

  在学生教育中需要“故意”,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故意”的地方就更多了,故意卖个关子,故意代替学生提问,故意换种表达,这些老师的“故意”其实都是有意为之,是为了帮助学生更细致地品味文本,更深入地实践语言。记得多年前,靳家彦老师在教学《有这样一个小村庄》一课,上课伊始,老师板书课题写成了:有一个小村庄,“故意”将“这样”两个字不写,于是学生及时帮助老师纠正错误,完整课题,并主动围绕“这样”这个词,产生了“有怎样的一个小村庄?”“这样的小村庄后来怎样了?”的问题,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主话题,推动了整节课的教学进程,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而薛法根老师上童话故事《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进行课文范读时,读到“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这一句,老师故意漏掉了“在沙漠里”四个字,激起学生的讨论,发现这四个字在课文语境表达中的重要性,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运用的严谨,明白语言表达时如何更好地选词炼句,实现了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从以上案例中可见,老师的“故意”,让教学的过程独具吸引力,也让学生的语文实践过程得以充分地展开。

   这些教育教学中的“故意”,其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让教育和教学的过程更加艺术,也更具有实际的效果。所以,才能令我们回味,让我们感受到“故意”中蕴藏着的爱与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