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溪古村2020.12.24.

 我家住在瘦狗岭 2022-02-18
西溪古村2020.12.24.
老武
2020-12-24
阅读 2886

西溪古村位于东莞市寮步镇。

2004年1月8日评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西溪村古建筑群);2006年5月25日西溪村明清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8月8日评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经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从庙名可知,西溪古村原名芦溪村。说是古庙,一看就是新建的。

和许多古村一样,村前都有池塘。

西溪古村为棋盘式网络布局,古建筑具有鲜明的广府文化特色。尹柱广说,西溪村村前有一个与村面积差不多大的池塘,其余均有6米高的青砖围墙,并在城墙转角处建有8个谯楼,故又名八卦村。全村巷道排列有序,7条横巷和11条纵巷组成四通八达的巷网,每家大门从侧门开。

村头有两棵古榕。

有围墙将整个村子围起来,还开了南北个大门。这是南门。

地图。

古村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介绍建筑特色。

西溪古村的规划和建筑具有六大特色:一是巷道布局统一;二是祠堂规格统一;三是民居形制统一;四是建筑结构统一;五是民居门向统一,;六是巷道铺设统一。西溪古村是珠三角地区规模较大,原生态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具有鲜明的岭南文化特色,对研究明清时期岭南古建筑艺术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

风土民情介绍。

神龛是新修的。

尹氏宗祠就在南门入口处旁,因为地理位置优越,这里曾经作为学校、大队部、西溪管理区等使用。

尹氏宗祠是古村最大的祠堂,占地面积373平方米。祠堂分中、左两路,中路格局三开三进天井,梁架为广府地区清代典型瓜柱抬梁形式,部分构件有明代遗风,具有很强的地方性、装饰性。

木床。

古村内的巷道布局统一,如棋盘式,直进直出、四能八达。

古村内的每一条巷道都直通村头和村尾,排水沟有明有暗。

古村内的牌楼建筑。

整个古村唯一修复的只有凯廷公祠,现在俨然成为古村里老人闲聊喝茶最喜爱的去处之一。记者看到,修复后的凯廷公祠仍保留红砂岩地面、勒脚、木雕工艺等,古朴端庄,住在古村的尹富禧老人与其他几名老人在公祠里一边喝茶一边看电视,甚是惬意。

觉非公祠正在维修中。

青砖和红砂石铺设的巷道,民居整齐排列两边。

画家笔下的西溪古村。

古井。

古围墙。

  为保护西溪古村落,东莞市、寮步镇和西溪村委会采取在古村外建新村的管理办法,从2002年开始对古村落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大力整治,古村于2004年被确定为东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西溪村委会还制定了古村落的保护管理办法,并成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西溪村古建筑群管理所,由专人对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进行造册登记,基本实现了古建筑的挂牌保护,落实了保护责任制,使保护古村落成为全体村民的共识和自觉行为。

        2004年,西溪村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设计研究院编制了《东莞市寮步镇西溪明清古建筑群保护规划》。

       另外,为进一步完善西溪村发展环境,2015年8月份,寮步镇投入2000多万对西溪村实施名村建设项目。2014年东莞市开展第二批宜居社区(村)和名村建设工作,寮步社区及西溪村分别入选东莞市第二批市级名村及镇级名村名单。

文字选自网上资料,致谢。

更新于 2021-10-05
来自作品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