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春华|“囊萤映雪”读书笔记(1)

 一棵树2021 2022-02-18

“恐惧是人类不可回避的心理活动,它对人类的认知与行动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以至于所有伟大的精神传统都起源于这样的努力:克服恐惧生活中的影响。”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如是说到。

由此,我想说的是教师需要畏惧心理,进一步说,需要怀有一颗敬畏之心。

畏惧心理对于教师有多重要?有人说,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战胜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了成功的经验。结合教育工作的独特环境特点,教师所面临的畏惧主要来自于如下几个方面。

来自于学生。每位老师都希望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这种关系来作为达成教与学双向目标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但实际教学实践中,不为学生所欢迎的老师大有人在。究其原因,教艺不精,师德不高,因此学生不亲其师,不信奇道也就不足为奇了。

基于上述困境,如果教师缺乏对“师生关系”的畏惧,不深刻反思,不切实改变,师生之间渐行渐远,可以预见的是,在评价机制客观存在的环境中,教师要想实现较好的教学评价,非常之手段获得非常之成绩,屡见不鲜。施加压力、恫吓惩罚、讥讽嘲笑、变本加厉,最常用的一厢情愿盲目增加作业量,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来掩饰某些“马脚”。

在这样的师生关系氛围中,学生学得累,学得苦,学得兴趣全无。于是,我们可能会在校园中看到这样一些孩子——“沉默寡言、郁闷孤僻或者表现出攻击性、破坏性的学生,其实都是源于恐惧——恐惧被开除、被指责或被孤立。”导致这些学生产生恐惧、回避恐惧,进而丧失自信的重要原因,便是来自于学业的失败。有时候,我会自嘲似的想到,假如一个学生在小学六年或中学三年里,每次考试都是倒数,每次倒数之后,孩子面对着教师的批评、家长的斥责或者自我的消极暗示,他(她)还能够坚持按时到校、坚持听课,一直到毕业。那么,这个孩子面对未来的生活,还有什么足以让其畏惧?

来自于自我。优秀的教师往往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自我有正确认识。帕尔默认为教学应重点解决三个方面任务:认识学科、认识学生和认识自我。徐飞老师认为:认识自我是根本性前提,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我,才能更好地认识学科和学生。在教学中,教师会将自己的灵魂状态、内心体验等带入自己所教的学科,然后投射至学生的心灵。

教无定法,什么才是最佳的教学方法呢?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就是最好的。帕克.帕尔默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只有正确的认识自我,才能达到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当一名老师不能够很好的认识自我,由此带来的结果自然是“不会教”,进而是“教不会”。如何认识自我,首要的是要认识自我的个性。

个性是指个人特有的能力、气质、兴趣、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人区别于他人的个别、特殊的性质。只有当一个老师深深熟悉了解自己的个性,才不于局限提升自我教学水平提升的路径为模仿。联系教学实践,会发现很多一线教师之所以教学效率不高,很大程度上确实是没有找准适合自己个性的方法。

问题就在于此。为什么老师不愿意去驻足静思,充分认识自我呢。归根结底,是没有正确的“畏惧观”。面对自我的不足,自我的教学差距,最好的办法就是正视畏惧,挖掘畏惧的根本源头,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性改变。之所以不愿改变?缺乏教学勇气。

来源于认知方式。帕尔默指出了当前占支配地位的客观主义模式的危害:隔断自我与世界的联系,封闭自我并消除自我,在教育中可以使教师与学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通道受阻。

教育教学活动是生动而活泼的,是多元而丰富的。教师首先得是一个情感丰富、饱满、健康、向上的人,只有如此才可以谈及其他。有人说: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其实一个班主任成就一个好班级,一个好老师成就一个好学科。角色不同,但回归到人的角度上,都应该是一个有着“人文气息“的人,关注学生、关注自我个性、关注自我认知。

教育是需要用心、用情的事业,只有如此,才会联通世界,融合自我。只有如此,头脑和心灵才不会分离,头脑知道如何去感知,心灵知道如何去思考;事实与感觉才不会分离,事实才会成为跟着感觉走的明确情感;理论和实践不会分离;教学才会融合,教师既说也听,学生既听也说。

畏惧来自于学生、教师和认知方式。言而总之,教师的畏惧源自于对生命的敬畏。敬畏学生的生命,方可用心;敬畏自我的生命,也要用情;敬畏认知,敬畏自我的精神生命。

《礼记.中庸》中有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套用下,知畏惧近乎敬畏,知敬畏近乎慎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