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害怕被讨厌,让我们活成了别人期待的样子。

 正在读 2022-02-18

我曾经很怕被人讨厌。去健身房遇到私教嘘寒问暖,殷勤地帮助指导动作,就不好意思拒绝办卡,哪怕为此透支了生活费;朋友让顺路帮忙带午饭,哪怕行程并非如此,也不好意思说「不」。我们总是害怕被讨厌,于是活成了别人期待的样子,但是反躬自省,这的自己,自由吗?又幸福吗?

——正好


这是「正在读」的第25篇原创文章

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这个世界无比简单,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获得幸福。」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眼前一亮,《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也就走进了我的生活。

这是一本「牛人」解读「牛人」的书,书的作者岸见一郎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日本哲学家,而他解读的另一位牛人则是大名鼎鼎的阿德勒——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也是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学说体系的人。

岸见一郎在30岁那年遇到了阿德勒心理学,他全身心投入到了阿德勒思想的研究中去,这本《被讨厌的勇气》,介绍的就是岸见一郎研究阿德勒心理学的成果。

01

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

 
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不幸福的感觉往往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期待与评价。
 
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情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为了获得领导肯定、同事赞许、家人满意、朋友赞赏、社会好评,我们做了很多不得已的事情,逐渐与自由渐行渐远。


什么是自由?自由状态,指的是在不受人利用,也不利用人的情况下,一个人自发、主动地去做事的状态。
 
如果你把别人的认可当做行动的唯一准则与动力,那么你就会处处受到驱使,永远无法获得自由。只有当我们对自我价值的评估不来源于别人的评价,自由与幸福才可能随之而来。

 ▲ 理查德·费曼

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发生过这样一则趣事。艾琳是费曼的第一任女友,也是第一任妻子。费曼参加原子弹计划时,艾琳病重住院,两人只能靠书信来往。
 
有一次,艾琳给费曼寄了一整盒非常精致的铅笔,费曼打开一看,每支铅笔上都刻着「亲爱的理查德,我爱你!艾琳」。
 
看到这份「爱的礼物」,费曼既欣喜,又担心,因为当时研究站的环境比较恶劣,什么都缺,这盒铅笔必然会成为「公共财产」,到时候铅笔上的小字就会被所有同事看见,这多么让人难为情。

 ▲ 《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妻子艾琳比费曼更通透,第二天早上,费曼就收到了艾琳的来信,开头就问,「把名字从铅笔上削下去怎么样」,结尾是「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
 
费曼如受电击——是啊,为什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呢?多年以后,费曼的一本书便以艾琳的这句话做书名——《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
 

02

被讨厌的勇气,是直面自己的勇气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他人的认可「孜孜以求」,是因为我们始终无法接纳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的封底写着: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被讨厌的自由与勇气,就是直面自己的自由与勇气。我们只有接纳了自己,才能不惧怕他人的指摘与讨厌,才能真正做到不在乎别人怎么想。


岸见一郎在《被讨厌的勇气》里举了个例子:一个人的个子比较矮,他非常在意这一点,总担心别人嘲笑他,很烦恼。后来有个朋友跟他说,其实个子矮也是一个优势啊,你和别人交流,别人没有那么大的威胁感,你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啊!
 
这个人一想,也对啊,其实根本没有人嘲笑他,最在意你长相的是你自己,最在意认可不认可的,也是你自己。


「我」或许并不完美,但这是一个客观存在,当下不完美的「我」不可丢弃,也不可替换。而自我接纳,就是不去关注那些我们无法改变的东西,而更多去关注可以被改变的。
 
正如《被讨厌的勇气》中说,「有人讨厌你,那正是你行使自由,让自己生活自在的证据,是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针过日子的标记。」
 

03

我爱你与你无关,讨厌亦然

 
「尼布尔的祈祷文」中说道:「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想要获得自由,除了要做到自我接纳,还需要做好「课题分离」,这也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重大论断。


所谓课题分离,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你只要为自己的课题负责,而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源于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或者别人干涉了你的课题。

课题分离是自由社会的必然要求,人和人之间要有一个界限感,每个人为自己负责,人生就能简单化。


有句话叫「我爱你,与你无关」,在我看来,讨厌亦是如此。爱谁、信任谁、帮助谁,那是你的课题,至于会不会爱你、会不会辜负你的信任、会不会对得起你的帮助,那是别人的课题,与你无关。
 

04

你可以自己选择

 
「你的生活模式完全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与其他人、与以前发生过什么,都无关,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这个思想是阿德勒学说的标志性论断,也是阿德勒和弗洛伊德最根本的区别。
 
举个例子,如果有个人,他从小受到父母虐待,长大以后性格扭曲,以伤害他人为乐,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弗洛伊德会说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幸的童年毁了这个人,弗洛伊德这个说法,叫做「决定论」。

 
而阿德勒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这个人之所以性格扭曲,是因为他出于某种目的,主动选择了这个扭曲的性格,不幸的童年只是他的借口,阿德勒这个说法,叫「目的论」。
 
我们明明深受「他人认可」之苦,在人际关系之中,左右讨好依旧不得幸福,那是因为我们选择了这种「不幸福」,是因为我们缺乏「改变的勇气」。
 
诚然,改变需要勇气,岸见一郎说,阿德勒心理学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


由于你的自信、自我认同,全都不来自别人的评价,于是客观结果就是,一定会有些人讨厌你。但是,要追求幸福和自由,你就只能鼓起勇气被别人讨厌。
 
我们要坚信,自己没有满足任何人期待的义务,对生活,我们最应该做的是竭尽所能活出自己的样子。阿德勒告诉我们,这是我们的选择,而至于什么美不美、好不好,便由他人评说,随风去吧。

因为不想扫了他人的兴,明明心里不愿意,却无法拒绝他人的要求;面对不合理的工作安排,明明有更好的想法,却无法直接指出……在工作和生活中,你是否有因为在意他人看法,而委屈了自己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你会如何处理呢?欢迎在评论中分享你的感受和看法。

正好

习惯性动物,追求大度成熟、淡定从容,骨子里却是感性动物,在矛盾中探索生活的意外与有趣。

编辑 | 静姝
图片 | 网络


推荐图书

《被讨厌的勇气》
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 著
渠海霞 |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5.3

适读人群 :困扰于人际压力、自我迷失、自卑感和痛苦无法获得幸福的青年读者。

一名深陷自卑、无能与不幸福的青年,听到了一名哲人主张的「世界无比单纯,人人都能幸福」便来挑战,两人展开了你来我往的思考和辩论,在一夜一夜过去后,青年开始思考,为什么「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问题不在于世界是什么样子,在于你是什么样子。

「被讨厌的勇气」并不是要去吸引被讨厌的负向能量,而是,如果这是我生命想绽放出美的光彩,那么,即使有被讨厌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往那里走去。

  


你可能错过...



  / 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