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佛教史25——瑜伽派,胜论派,正理派

 西一里2l6sluho 2022-02-18

(基本内容:瑜伽派,胜论派,正理派,圣言量,弥漫差派,吠檀多派)

继续讲正统六派,第二个,瑜伽派。

看这个名字就知道,此派侧重研究瑜伽。

印度出家的沙门,甭管是婆罗门教还是反婆罗门教的那些派别,基本上都修瑜伽,就是禅定。各派想要达到自己所谓的最高境界都要修禅定,佛家也不例外。瑜伽派他们的理论都是关于禅定的,瑜伽派的禅定理论跟佛教的禅定理论特别的像,瑜伽派的经典就是瑜伽经。这本书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当时佛家的禅定理论已经很发达了。

所以有人说瑜伽派的很多禅定理论是学习佛家的这个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

比如他们对禅定境界的分析,他们用寻伺来区分禅定中的心理状态。

这个佛家的禅定理论中也有这个东西,寻伺指的是内心的思维活动,粗一点的叫寻,就是急切的推理寻求,细一点的叫伺,就是平静的随境观察。

这个修禅定大体上就是心里越来越安静,越安静你的禅定境界就越高。比如一个人刚刚开始修禅定,往那一坐,脑子里就开始胡思乱想,各种念头就往外窜,一直扰动你,这就是有寻有伺。

等你禅定功夫好一点儿了,脑子里这些不受控制的念头就越来越少了,就算有也是很淡的那种若有若无的,稍稍想一想就完了,这种叫做无寻有伺。等你禅定功夫再好点儿,脑子能够完全自主。说静下来立马就能静下来,什么都不想,这个就叫无寻无伺。这时你就达到色戒二禅的水平。关于于瑜伽派就说这么多。

文章图片1

然后胜论派,胜论派最主要的理论就是六句义。把一切现象分成六类,就是实、德、业、同、异、和合。

实是实体,就是一个物体去掉各种属性之后的这个物体本身。比如说我,我有身体,我有思想。

我的身体、我的思想都是属于我的,实体指的就是我,实体指的不是我的身体,不是我的思想,而仅仅是我本身,这就是实。

德是属性。比如我的身体和精神都是我的属性,都是属于我的。业是业用或者动作,比如一个苹果,这个苹果自身就是实,苹果的属性,包括颜色、味道等,就是德,苹果的用处就是可以吃,这是业。同是相同,异是相异,和合,就说前面提到的实、德、业、同、异这五个互不相离,共同构成这个世界,这就是六句义,从六个角度观照这个世界,然后是因中无果。

就说结果是不存在于原因之中的。果虽然由因所产生,但因与果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

比如说用泥土烧制陶器,那你泥土是泥土,陶器是陶器,这是两样完全不同的东西。

因中怎么会有果,泥土里怎么会有陶器?陶器的形成是需要多种因素凑到一起,土作为原料只是其中的一种因素。制作陶器得烧制,那还得有火吧?那火也是陶器形成的原因,那么说火里还有陶器,所以因里边是没有果的,结果和原因完全是不同的东西。

胜论派就说这么多,下面看正理派。

文章图片2

正理派侧重研究逻辑理论和辩论规则,佛教发展到大乘唯识的时候,也很重视逻辑推理的研究,并且从正理派继承了好多理论过去。

我们介绍两个后期佛家也经常用到的理论,四种量,指的是四种认识事物的方式,或者是通过这四种方式所得到的认识。哪四种认识方式呢?

第一种,现量指感官接触事物后所产生的感觉,纯粹的感觉,没有主观的东西掺在里边。

比如见到对面一个人,这个人出现在你的事业里的这一瞬间,你的各种思维都还没有升起,仅仅是很单纯的这么一个图像。这种认识就是现量。

第二种,比量就是推理,或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比如对面一个人,你见到之后就会分析自己认识不认识他,这种分析就是比量,分析的结果也是比量。

第三种,譬域量,根据未知物与已知物的相似来认识未知物。

比如说你从来没有见过驴,但你见过马,如果有一天你突然见到一头驴,那你也不会觉得特别陌生,你会想这个东西和马很像,大概也是吃吃草,然后能拉车。你就根据你所熟悉的马来认识你所不熟悉的驴,这就是譬域量。

第四种,圣言量,也叫圣教量,就是可信赖之人的言教,通过学习前人的经论来认识世界。

这是四种量,然后五支论式。

文章图片3

五支论式就是一种逻辑推理的组织形式。关于逻辑推理的组织形式,大家比较熟悉的是三段论。

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举个三段论的例子,人总有一死(大前提),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所以苏格拉底会死。前两个是前提,最后一个是结论。五支论式也是类似三段论,有五支就是五句话五个部分,分别是宗、因、喻、合、结,宗是命题,因是理由,喻是实例,合是应用,结是结论。咱们用五支论式重新说一遍苏格拉底会死的那个论证。宗,我主张苏格拉底会死,因,因为苏格拉底是人,喻是人总有一死,比如泰勒斯是人,不就死了吗?合,苏格拉底和泰勒一样都是人,结,所以苏格拉底也会死。你看同样是一个推理,三段论就简洁明了,五支论式就感觉乱,五支论式这种说话方式是很容易让人崩溃的。所以如果你要跟别人辩论的话,可以试试这种五支论式的论证方式,就比较容易把对手绕晕。就算你逻辑有漏洞,但因为话说的绕,他要是脑袋反应不够快的话就懵了,他就感觉你说的这个有问题,但一时也找不出你的问题在哪儿。

文章图片4

因为印度的宗教派别特别多,各派别之间经常要辩论的,这种五支论式就是在辩论中发展出来的,非常适应这个辩论的需要。后期佛家吸收了正理派的五支论式的理论,形成了佛家自己的逻辑理论,我们叫因明。逻辑学因明发展到后期,佛教的人也开始觉得五支论式有点繁琐,就有五支论式逐渐地向简单、清晰的三段论形式靠拢,这是后话。

然后弥漫差派。弥漫差派重点研究婆罗门教的祭祀,婆罗门教从吠陀时期就特别强调祭祀,祭祀wanneng,婆罗门这些神棍都是靠祭祀活着的。弥漫差派就专门研究祭祀,祭祀的流程,祭祀的zhou语这些的。关于这一派介绍一点就是他的无神论。是不是很奇怪,一个鼓吹祭祀万能的学派居然提倡无神论,咱们看看他们为什么要提倡无神论。

首先说如果有一个shen高高在上的,然后人类呢就祭祀,杀猪、宰羊的,然后shen就收到贡品了。这时问题出现了,如果这个shen把礼收了,但不给你办事儿怎么办?也许他收完礼忘了,或者觉得礼太轻,或者最近太忙,没工夫管你这事儿,你不是白祭祀了吗?所以弥漫差派为了保证祭祀的wanneng有效,就把神给抠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宇宙公理,就是只要你祭祀宇宙,自然就不会亏待你。祭祀万能,这是自然法则,那些不靠谱的人格神是不存在的。于是这些神棍就理由很充分的,但略显诡异的变成了无神论者。说一个和无神论相关的,当时印度有一个很流行的关于神的观点,就是神出于怜悯或者叫爱而创造了这个世界,弥漫差派就反对这种说法。

弥漫茶派是无神论,他就要驳斥这种有神论。弥漫差派的反驳,说神在创造这个世界之前,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的。既然这个世界不存在,神怎么可能对一个不存在的东西产生怜悯或者爱呢?

就好像如果世界上根本没有苹果,然后神突然有一天心想,哎呀我好爱吃苹果,于是他才创造一个苹果,这不是很奇怪吗?没苹果你怎么会想到爱吃苹果呢?

最后是吠檀多派,吠檀多派是直接继承奥义书中婆罗门教主流思想的派别,侧重论述梵我同一,大梵和我的灵魂,或者叫阿特曼,或者叫小我是同一的,大梵为什么跟小我同一呢?吠檀多派主要就是回答这个问题,他们给出了好多个答案,构建了好多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咱们挑三个比较主要的说一下。

第一个,不一不异论,说大梵就像太阳,小我就像阳光,太阳不是阳光,阳光不是太阳,所以说不一,不同一,但没有太阳就没有阳光,没有阳光就没有太阳,所以说不异。

第二种理论,不二论。这种理论说大梵就像虚空,小我就像空瓶子里的虚空,虚空只有一个,瓶子里的虚空和外界的虚空本来是没有区别,但是因为我们笨,所以以为有区别,其实是没有区别的,这是不二论。

第三梦醒同一论。就好像我们在梦中不知道所见的都是幻觉一样,我们清醒的时候所见到的小我,还有外部的现象世界,其实也都是幻觉,只是你自己现在不知道而已。你现在就好像在做梦一样,等你啥时候达到梵我同一的境界了,你从梦中彻底醒过来了,你自然就知道梦中的一切不过都是大梵的幻象,只有大梵才是唯一真实的存在。

吠檀多派就说这么多,正统婆罗门六派就讲完了,下一章节开始讲部派佛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