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软科学成果“苏北粮食主产区乡村振兴路径和对策研究”通过我会评价

 昵称37581541 2022-02-19

近期,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发展与政策研究团队完成的软科学研究成果“苏北粮食主产区乡村振兴路径和对策研究”通过我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

此次评价专家组由原江苏省省委副秘书长、江苏省农村经济学会会长胥爱贵研究员,江苏省省委研究室主任仲红岩研究员,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季辉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经管学院院长朱晶教授,扬州大学商学院院长徐金海教授,江苏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卓炜研究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所长张立冬研究员等专家学者构成。胥爱贵研究员担任评价组组长。

成果主要完成人、农业科技发展与政策研究团队负责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洪武研究员,在汇报中介绍了项目研究背景、研究概况、创新突破及取得的系列成果。该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农业科技发展与政策研究,多项研究结论被省农业农村厅、农业农村部市场司等有关部门、地方和单位直接采用,撰写的多篇决策建议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输出研究论文6篇,公共知识产品4个,充分发挥了科技智库作用,为更好解决江苏全面加快乡村振兴和重点难点,践行“两争一前列”的伟大使命,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做出了积极贡献。

专家组对该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成果具有多个创新点。一是提出了江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着力重心在苏北、在苏北的产粮乡村,明确产粮乡村振兴不能在“非粮化”和“非农化”想办法,应该在“就农稳粮”前提下找出路;二是创建了粮食主产区县域粮食绿色生产的政策应用方案,从策略性和操作性两个维度促进政策贯通落实和技术集成落地,将农田尾水“零排放”嵌入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建成粮食绿色生产功能区,为保粮食、保规模和保产能以及粮食规模化、机械化和绿色化生产提供了应用场景设计思路;三是提出了“画好县域一张图、做好土地大文章、打好粮食这张牌、搭好人才大舞台、种好政策试验田、用好考核指挥棒”的对策体系,为县域层面实现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化落地和政策目标最优化集成提供了方法指引。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工作基础扎实,研究结论切实有效,在推进粮食主产区乡村振兴研究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该成果在江苏苏北等区域得到广泛应用,《苏北粮食主产区乡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振兴路径与对策建议》报告获省领导批示,要求相关部门领导阅读研处;“将基本农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粮食安全统一起来,将土地集中连片治理、宜机化改造、农田尾水'零排放’嵌入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真正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研究结果被用于指导淮安市淮阴区乡村振兴实践、盐城市盐都区都市农业规划;生态高标准农田设计理念和思路指导南京祥瑞农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在建设睢宁县高标准农田中获得良好成效。

图片

    背 景

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是科技部为适应职能转变、科技评价社会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而推行的新型评价方式,目的是提升科研工作质量、加快科学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近年来以政府为主的科技评价体系正在转为有社会力量参与的科技评价体系。江苏省农学会积极落实“四服务一加强”的要求,多次开展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未来将在科技评价的范围和内容上做更多的探索。

供稿:余想

责任编辑:马子妍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