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红薯是哪一年引进中国的吗?从4个小故事看红薯的前生今世

 桔子wruipq7joj 2022-02-19

红薯,又称甘薯、番薯、山芋等,为旋花科一年生植物。花冠有多种颜色,最多的是粉红色、白色、紫色。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天津、东三省、内蒙、云南等地。红薯的营养价值丰富,含有蛋白质、果胶、纤维素、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对于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有奇效。因此深得人们的喜爱。那么你知道红薯的原产地在哪里吗?它又是怎么来到我国的呢?今天我就跟大家聊一下红薯的前生今世。

文章图片1

1、哥伦布和红薯的故事

看到这里,你会好奇的问哥伦布和红薯有什么关系?不着急,听我给你慢慢道来。话说1492年,西班牙著名航海家、冒险家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获得女王的批准,开启了人生中的首次远洋探险,并发现了美洲大陆。在中南美群岛,哥伦布见到了当地的作物—红薯,发现其很美味,便在返航时,将其带回西班牙,作为礼物敬献给女王伊莎贝拉。

原产于南美的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一带的红薯,就这样走出它的故乡,逐渐来到到欧洲、亚洲等有人类的陌生国度。

文章图片2

2、陈氏父子和红薯的故事

话说1593年,也就是中国明朝万历年间,来自福建福州的商人陈振龙带着儿子陈经纶及商队渡海来到菲律宾。在那里,他们见到了漫山遍野的红薯,吃了半辈子大米的他们第一次吃了红薯,红薯独特的清甜香气和令人满足的饱腹感,马上吸引了他们。经过打听他们了解到,红薯这种作物耐干旱、耐贫瘠、易移栽、易繁殖、营养丰富、味道甘美、高产量,一下子动心了。

那时候,国内丰臣秀吉的侵朝大军与名将李如松在平壤激战正酣。老百姓饱受天灾、人祸的侵扰,粮食短缺、困苦不堪,当下便决定一定要把红薯这种作物带回家乡种植。

当时,西班牙殖民者制定有相当严苛的禁止带出法令,面对各个口岸的森严盘查,陈振龙和儿子想出妙招将一根红薯藤交缠编织在一条缆绳中,躲过西班牙殖民者的关卡,成功踏上回福建老家的商船,经七天七夜的航行,有惊无险的将红薯秘密带到了中国,并向当时的福建巡抚金学曾上了禀帖,请求推广种植。甘薯之所以能在全国广泛种植,陈氏父子功不可没。

后人对红薯的传入充满感激之情。在红薯的“中国故乡”福建,闽南话又被称作“地瓜话”,地方戏曲又叫“地瓜戏”;在福州乌石山上还有一座先薯亭,纪念将红薯引入和推广的两位重要人物——华侨陈振龙和福建巡抚金学曾。

文章图片3

3、徐光启和红薯的故事

明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在甘薯刚刚引进我国的时候,便认定它是粮食作物新品种, 专 向万历皇帝写了《甘薯疏》说: “ 人人务相通,即世可无虑不足,民可无道殣。 ” 极力主张推广,并且亲自试种。他在《甘薯疏序》中就写道: “ 岁戊申 (公元 1608 年) ,江以南大水,无麦禾。欲以树艺佐其急,且备异日也。有言闽、越之利甘薯者。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略无异彼土。庶几哉橘逾淮弗为枳矣。余不敢以麋鹿自封也,欲遍布之,恐不可户说,辄以是疏先焉。 ” 徐光启经过试验,还得出北方也能种植甘薯的结论。他认为,北方利用地窖贮藏甘薯,比江南留种还要容易。 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还介绍了五、六种番薯藏种方法。

文章图片4

4、乾隆和红薯的故事

1736年,雍正神秘暴毙,乾隆登基。乾隆初年的人口数量已超过一亿,即将接近明王朝时的中国人口极值。在其继位之初,北京、江西、湖南等地稳定了好些年的粮食价格,突然大幅度上涨。从康熙中叶开始的“盛世”已经接近中国历代盛世的最高年限。

公元1741年,乾隆六年第一次全国人口统计的数字为1.4341亿,当时中国人口的年增长率约为1.29%,即每年大约要多出258万人。到公元1795年,乾隆六十年时增长到2.9696亿,远超此前历史上任何时代,清王朝完成了人口闯关。人地矛盾的激化,让乾隆的统治岌岌可危。

这时候,一个叫陈世元的商人出现了,他就是陈振龙后裔,继承先人之志,四处推广种植甘薯。曾经去到北方,苗来山东古镇试种,成效卓著。后又至潍县、胶州一带,并派其长子和次子到河南朱仙镇等地试种,后又到北京郊区推广,效果都很好。特别灾荒之年,更受欢迎。

文章图片5

这些美洲高产农作物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粮食总产量。水稻亩产超过千斤是近几十年才实现的事,而红薯亩产千斤在清代时就能轻松做到。清政府见得其利,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下令各省种植,于是甘薯便遍及全国。也帮助当时了当时的清王朝养活了比以往任何一个王朝都要多得多的人口。据民间流传,红薯还治好了乾隆多年的便秘,因此乾隆对其十分的喜爱。

以上述说,虽颇具故事性。但据《闽书》与《农政全书》记载,其原产海外,大约在明代万历中(公元1589~1608年)传入我国的福建省,并渐播中原各地。在《医林纂要探源》(约公元1760年)药性中,首先记载了它的药用价值,云其生用能“止渴,醒酒,益肺,宁心”。熟用能“益气,充饥,佐谷食”。

当代《中华本草》在第6册、第18卷对其性味功能进行了总结,云其:“味甘,性平。归脾、肾经。”功能“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主治脾虚水肿,便泄,疮疡肿毒,肠燥便秘”。

如今,我国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红薯生产国,红薯种植面积为7500~8000万亩,占世界60%左右面积和80%左右的产量。年均总产量超过1亿吨。随着红薯育种技术不断地的发展,各种颜色和口味的红薯层出不穷,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红薯如今已经成了很好的保健品。

如需加入,请点击文末【了解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