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是一年春好处,转发此文会春捂!

 漫说健康 2022-02-19

今日,雨水至。

若说立春是春天的奏鸣曲,那么雨水便是进入春天的变奏曲,冰雪融化、甘雨时降,万物复苏,春暖花开。

立春之后,地里的湿气逐渐上升为云,而在雨水到来之时,落地为雨。

而雨水过后,空气的湿气也逐渐增加,此时风邪也逐渐加重,这个时候的“倒春寒”便是最为致命。

初春天气变化无常,而人体的毛孔又顺着阳气的生发而打开,稍微不注意就会感染风寒。

春捂秋冻,春天到底要不要捂?

所谓的春捂,主要是指初春时,气温刚开始回升,不适宜过早地脱掉棉衣。

冬天时连续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温度的调节和冬天环境温度的变化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由冬天转入初春时,乍暖还寒,正如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过早地脱掉棉衣,一旦温度下降,身体会难以适应,从而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

病菌就会乘虚而入,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以及冬春季传染病。

当然,凡事都有个度,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春捂”,要懂得怎么做才是适合自己的。

我们需要掌握“春捂”的四个要点--捂的时机、捂得温度、捂的信号以及捂的时间。这样才能通过正确的“春捂”来维持我们的身体健康。

1、捂的时机

经研究发现,很多疾病的发病高峰期基本都和冷空气有联系。

在冷空气来之前,季节性感冒或者消化不良往往会突然而至;在冷空气过境时,身体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在心肌梗死或者中风等方面的疾病的发病率会骤然增加。

因此,“春捂”的最佳时机是在冷空气来临之前的24-48小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时常关注天气预报,正确把握“春捂”的时机。

2、捂的温度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就记载: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意思是说春令时节,下身需要多穿一些。

经研究表明,对于身体免疫力低下、体弱多病的人群以及中老年人尤其需要“春捂”。

一般来说,15℃是一个临界值,是衡量捂和不捂的一个临界温度。换句话来说就是,当温度高于15℃,相对稳定的时候,则可以不捂。

3、捂的信号

初春的季节,温度变化非常大,可能中午还阳光明媚,到晚上时就寒流突袭,让人防不胜防。

而气温变化幅度是我们衡量捂和不捂的一个重要参数,我们根据温度的变化及时地加减衣服。

一般来说,当一天内早晚温差大于8℃时,我们就需要“春捂”了。

4、捂的时间

“春捂”是为了让我们身体温度的调节能适应季节转化的温度变化,“春捂”一般只是发生在初春的季节,不宜持续过长的时间。

经研究表明,“春捂”的持续时间一般为7到14天。随着温度的回升,我们可以逐渐地脱减衣物,但不宜减得太快。

切忌过犹不及,避免因捂的时间过长而衍生其他疾病。

运动时,也别忘了避寒防湿

归根结底,我们需要通过增强身体免疫力、保持身心愉悦才能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

在“春捂”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但在运动时就需要注意避寒防湿。

尤其是老年人,晨练时更不宜过早,最好选择在气温较暖的白天,选择避风、干爽的地方进行。

同时,运动量因人而异,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更需要选择一些强度中等的运动,比如太极拳、太极剑等。

甘雨时降,播种希望,雨水将至,风雨定能送春归!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