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由新论》(2)“生物性自由”-上

 思明居士 2022-02-19

文丨桡哲

[摘要]只要你是群体性的生物,你就不可能不受到群体规则的约束,因为任何个体的行为和意识必然是为了更好的满足自己或小群体,让自己更好的生存,但是在有限或封闭资源的前提下,这显然是与整体的利益相违背的。所以必然是会受到整体的约束,而只有在有利于整个群体的前提下才有所谓的“自由”。因为个体的自由倾向于自身的稳定和延续为标的,而群体的规则则更倾向于整体的稳定和延续为标的,而不是以某个具体的个体稳定和延续为标的,个体的行为和言论以维护群体的稳定存在和延续也才有所谓的“自由”。

[关键词]基本需求、意志、约束(自然、社会)、自由的表现(精神、能动性)、来源、规定性、指向。

三、纵向视角下的生物性自由(上)

在纵向视角下,我们以“度”的大小作为“自由”在自然演化过程中的发展标尺。

即自由度越高,表达着意识或思想就越自由,知的宽度和广度就越大,能动或行为的复杂程度越自由,移动的空间和范围也就越大;

而自由度越低,则表达着意识或思想越不自由,知的宽度和广度就越小,能动或行为的复杂程度就越不自由,移动的空间和范围也就越小。

所谓纵向视角,就是说“物质演化”是从基本粒子、亚原子粒子、原子、分子、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其存在度逐层递弱的,然后越是后衍的生物其需要的依存条件就越多。

文章图片1

比如,石头几乎不需要任何依存条件,单细胞生物凭借细胞膜上的受体,即通过嗅觉/味觉就能轻松获得足够的依存条件,植物在适宜的水、空气的环境下,只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就能稳定生存,而到了人类非得通过上天入地的各种方式才能艰难实现求存。

所以,纵向视角下,越是后衍的存在所需的依存条件越多,它的求存意志或冲动也就越大,对“自由”的需求和要求都越来越大、越来越高,而且无论是表达为意识或思想上的自由,还是表达为行为或能动性上的自由程度都是越来越大。

但要知道,无论在纵向演化轴上的精神自由,还是能动性上的自由其实都指向的是生物的本能性自由,即生物性自由是逐渐增大的。

即是说“生物性自由”,着重强调为实现本能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的需求越来越大,也强调突破自然资源的先天约束以及主体自身的DNA为主导的控制导致的约束。

这是基于在纵向视角下,随着存在度的下跌,主体所需要的“依存条件”越来越多,而呈现出天然越来越大的自发性冲动或意志。

是以行为和意识(或释放交流信息)的方式来挣脱自然资源的先天“束缚”、意识限度的束缚以及体质性状本身的束缚,从而想不断的去获得基本需求资源。

而且越是难以稳定存在的后衍生物就越需要“自由”,越想获得“自由”,这种对“生物性自由”的需求是任何生物稳定和延续的先天或本能需求。

谈及纵向上的“自由”我们将从两个角度来谈及:精神自由和能动性自由。

精神的自由程度,源于感应属性代偿或精神代偿,其界定是由感应属性的代偿区间或精神空间决定;

能动自由度则强调的是主体的活动空间和行为空间程度;

而精神的自由度就是为了达成最大程度的“能动自由度”,从而使得主体在更大的范围获得足够乃至过度的“依存条件”;

(1)纵向演化下生物个体“精神”自由

精神自由分为意志自由和意识自由

意志自由。

所谓“意志”,在王东岳先生的《物演通论》中指的是“物的定向依存性”或“限定性依存属性”,也是指物理学上有关“感应”一词中“应”字的定义。

即是说,在通过被动属性的理化感应一体的非生命粒子阶段之后,感应逐渐分离的感性单细胞生物、知性多细胞动物和理性人类无法再依靠完全的被动属性来把握依存对象,“意志”由此产生。

即,不再依靠完全的被动属性来把握依存对象,而通过“物的定向依存性”或“限定性依存属性”的“意志或冲动”来获取依存条件。

简言之,“意志或冲动”可以理解为:

比如,我想看书、我想吃苹果、我想去旅游,这种“想”本身就是一种“意志或冲动”,它驱动躯体的移动,所以,“意志”指的是“物的定向依存性”或“限定性依存属性”。

而自由的“意志”就是从非自由的“理化定向反应”中增长出来的。

譬如在非生命的粒子阶段,都是被动的光运动或分子的布朗运动,也就是对应着在精神上的“非自由的理化定向反应”;

而到了单细胞阶段有了最原始的主动运动即趋光性、趋地性、负趋地性,就对应着精神上的“感性刺激的延时动作反应”;

再到知性生物阶段则是基于器官或组织的本能冲动,对应着精神上的“知性表象的情绪游移反应”,然后通过体质性状的鞭毛或纤毛,以尾巴、四肢、翅膀等方式来移动来扩大活动空间和行为空间;

最后到人类阶段,通过无以复加的“志向”,然后借助人造物的火箭、飞机、潜艇等等就可以上天入地,拥有最大程度的主动活动空间和主动行为空间。

文章图片2

所以说,自由程度增加的本质就是存在度的递弱,使得后衍存在不得不依靠更大的能动性在更大的范围获取足够的生存资源,生物纵向演化的自由化趋势表达着生物衍存及其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定。

即自由度的增高是一种必然,是为了最大地调动生物的属性与能力,借以维系递弱化之存续,或者通过这最大程度的能动自由去获取对应程度的资源。

这种需求在生物阶段着重指向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爱的需求,而在社会阶段,特别是是人类社会,需求就还包括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而需求越多、越大就表达着后衍生物的意志越强烈,意志自由的程度越大。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王东岳先生所描述的:

从单细胞生物的趋性到人类的志向,以此来弄清意志是如何一步一步从非自由的理化感应到极度自由的人类志向。

单细胞生物的感性应向,对应的是“感性逻辑”。

比如,单细胞生物的需求相对后衍生物来说是最少的,所以几乎没有什么“意志”乃至“自由”可言,因为本身就是极为自由的,它们通过最基本的趋光性、趋热性、或者依靠细胞表面的受体感知分子信息移动自身就能稳定存在;

如单细胞生物的趋光性。因为地球上的能量最主要是来自太阳能,也就是追逐光源而生存的这个反应;再比如负趋地性,植物总是反着地心引力生长,因此叫负趋地性。

而且即便你把一棵树搬倒,只要它还活着,这棵树后面的枝芽又拐回来正长,这叫负趋地性。

文章图片3

然后是反射。它是神经弧出现以后的较高级反应状态。

比如,我们的感官获得信息形成生物电,通过传入神经进入中枢,中枢处理完,然后通过传出神经以生物电的方式传导给效应器,比如胳膊,比如腿,把这样一个从感受到中枢整理到输出为一个行为效果,叫反射弧,它已经形成神经网络系统的智能智力反应状态了。

这种反射不仅表达在脊椎动物和人类身上,而早在腔肠动物门或刺胞动物门就已经出现,它表达为刺胞动物触手本身的自动化反应,即一旦触碰到化学或物理刺激就会产生对应的反应,而完全不受内胚层的控制。

总之,趋光性、趋地性、负趋地性都是在原始单细胞或低等生物阶段,生物依据周围环境所进行的趋利避害的本性,这个时候也就对应着感性逻辑的“应向”。

即从趋性反应到反射的这种直接依据“外物”而产生的反应皆为“应向”,而广义的应向则是囊括了从低等生物的无器官感应到高等生物的效应器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等)。

然后是脊椎动物的“知性意向”阶段。

在意向阶段,生物已经不再完全依靠直接光源、“地球引力”和依靠细胞膜上的受体直接接触或者说感受器接触的趋性和反射。

而更依靠的是在演化累积过程中后位存在对前位存在或同类存在形成的远距离先天性的自发冲动以“本能”为标志的“意向”,此刻的对依存对象的判断更多是依靠“视听”所获取的信息。

所以,在“知性”对应的“意向”阶段,生物冲动或意志更多是由感性器官获取到的信息引起身体对应器官、组织的冲动或者说身体器官、组织本身的冲动。

比如胃、生殖器官等,进而要求动物采取的对应实践行为,而动物乃至人类产生的情绪、躁动等就是身体表达自身高效调动身体机能的一种模块化高效处理方式,以快速调动自身的器官、组织的功能高效运作,以实现对应的求存实践行为,目的是以最快、最高效、最简约的方式获取依存对象和实现求存。

再比如说,草原上的狮子在捕猎之前一定会有一个获取食物的冲动,也就是产生肚子饿了这个身体本能的这个冲动,然后这个获得“食物”冲动去驱动狮子行动进而捕获猎物,再比如狮子极大部分只会在发情期才会有“性冲动”

文章图片4

这种内在器官的对食物、对繁衍对象产生的冲动是生物的一种自然本能,然后通过胃、生殖器官作为载体来表达这种获取食物的冲动和实现繁衍的性冲动。

这是意志或冲动的第二个阶段。

再下来叫动机。

动机行为标志着自主意识渐次萌芽,也就是已经有设定目标的行为规划了,比如松鼠会储藏足够的松果以应对严寒的冬天,熊会吃足够多的肉食使得自己长出足够的脂肪来应对酷寒,这些都是在表达动机。

上述,无论是应向的趋性、反射,还是意向的本能,乃至动机,都完全是在生物直观“形而下”的范畴内,是直接借助先天的体质性状来达成基本需求的实现,是完全不在“形而上”的概念理论范畴中运行的。

所以,人类之前的生物几无“自由”可言,是完全凭借组织、器官的本能或潜意识冲动去是达成基本需求的实现。

最后就是意志自由。

意志在人类阶段表达为人类的志向,即人类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就有着最大的选择权利,可以选择做,也可以选择不做。

这种在“观念或意识”上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自由”,而且借助理性的“几近无限”,使得人类的“志向”也几近无限的试图依靠一切“存在”。

而人类之前的生物几乎是没有太多选择的,其任何一个行为大都与生存息息相关。

因为人类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来“创造”并“保存”大量的食物,所以就使得人类逐渐就从完全以“生存”、“繁衍”为核心的一系列行为衍生出大量的其他行为。

比如,旅行、诗词歌赋、唱歌跳舞、航空航天等,但是,你见过那只猴子成天想着去那片山、那个草原、那个沙漠去旅游旅游的,它的行为一般指向的就是食物、安全和繁衍。

志向也可以理解为个体或整体制定远期目标。

比如,晚期社会的人类个体、群体或者整个社会国家开始规划自己一年、十年甚至二十年规划,因为唯有做此长期的规划,有可能才能在未来抵御某种风险使得自身不至于不能稳定存在。

这是作为最为残弱的人类不得已而为之的方式,而看那些动物个体或者群体,有谁会为自己未来10年、20年去规划,都是需要多少就获取多少,最多就是某些啮齿动物会储存一个冬天的食物。

反观人类,就是无止境的恐惧未来,这个时候人类已经将这种对抵抗未知恐惧的观念逼近最大了,希望能主动的控制一切,然后将其称为意志,而意志的开端就起于动机行为。

所以,到了人类阶段,从早期的狩猎采集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人类需要的依存条件越来越多,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

所以,其意志的程度也就是生物中最大的,即越是后衍的人类就越要求“自由”,越想脱离社会规则的束缚!

而这一要求,早在古希腊犬儒学派的自由观里就已经显现,他们当时就试图挣脱社会习俗和道德规范,因为不想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想完完全全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生活。

文章图片5

而且要知道,“自由”本身是一种“形而上”理论概念中的意志冲动表达,所以不再完全借助体质性状的组织、器官本能来表达需求,而是基本形而上的理论和志向的综合形态来表达需求的极度欠缺。

简单说,就是欲望获取的物质是远远大于你的实际所需,所以你才要求更大的“自由度”。

总之,人类具有最大的意志自由度,即最大程度的志向自由度。

所谓志向自由度,就是作为志向载体的最为残弱人类需要拥有最多的依存对象,他要求人类依靠几乎一切的存在才能实现人类个体以及整体的稳定存在。

于是相对其他的生物,人类可以在最多的“对象”中进行选择和可调整性。

比如,一般的感性、知性生物只能对感性直观中的最为切近的对象进行选择,而人类却可以在超越感性直观之外的地球、太阳系、银河系乃至更大的星系,以及非感性直观的细胞、分子、原子、亚原子粒子等中进行选择,甚至对其进行改造、重塑。

而且,正是基于这最大程度的自由选择,其可调整性的程度也是生物之中最大的,同时人类也拥有最大范围的运动量度,即人类可以借助人造物使得人类可以上天入地,周游世界,其活动的范围也就是相对与其他的生物就是最大的。

也正是因为这活动范围最大,最多选择对象,所以也就具有相对最大范围的落实效果,人类的意志几乎试图冲破一切屏障。

但要知道,这最大的意志自由度正也表达着最大程度的虚妄度!

所谓虚妄,就是在人类志向阶段,“感”扩容为面向无垠存在的无涯理性,而面对的又是最多、最繁复的依存对象

所以,感应失离、感应错位的程度是存在体系中最大的,“感”最为失真,也就是最难实现“应”的,达成“应”的失误概率也就最大,需要更高的调整频率才能实现“应”。

而且,最后衍的人类需要关注最多的对象,从目之所及的世界万物,再到不可及的原子、分子、细胞等都成了人类需要关系的对象,但同时关注的对象的越多也就越容易“落虚”,也就是最大程度的关注对象。

而关注的对象不一定都能满足主体的依存耦合或者说满足人类的需求,最终导致最大程度的落虚,即风险极大,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是非常不确定的。

但是,人类最大程度的主动活动空间和主动行为空间皆是源于志向的自由度,也正是基于其志向自由度的最大化,才使得人类获得最大化的主动活动空间和主动行为空间,由此也才能实现人类的稳定和存续.

文章图片6

接下来的意识(思想)自由和能动性自由都是意志的实现方式:

意识自由。

意识就是生物演化到人类之后,开始逐渐通过“思考”、分析、推理以某种方式去满足基本需要或实现本能性的意志或冲动。

我们这里同样借助王东岳老师阐述的:

从低等动物的惯化学习到人类的推理思维相关的内容,然后了然在纵向演化轴上,意识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化而来,以及如何实现在几乎无限的“形而上”领域去自由的触及一切存在。

最原始最简单的学习叫惯化学习。

就是学会对反复发生的无关刺激不与反应以节约体能的一种学习方式。

比如,海兔有喷水管和腮,刺激喷水管会引起腮的收缩会喷出水,而多次刺激后就不再喷水,而海兔完成这个反应其实只是用了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的回路,凭借两个不同的神经元就能实现下意识反应,而控制喷水减弱或停止的是运动神经元的接收端的神经递质在不断减少。

这叫惯化学习,这是很低级很原始的初步学习。

然后是印随学习。

这个时候生物开始产生记忆能力,而一旦产生这个能力连带的就是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会对日后行为产生指导作用,这叫印随学习。

比如奇蓬鸟一生出来,就让它脱离它的父本和母本,它天然的叫声是非常难听的,可如果让这个鸟生出来随着自己的父母,那么这个鸟最终的叫声是非常婉转悦耳的。

由此可以证明,这个鸟的叫声就是通过印随学习得来的,因为它只有用婉转的叫声才能引诱异性,它是一个求偶学习过程。

接下来是试错学习。

也就是通过行为效果的体验,反复调整自身行为方式。

比如,你给章鱼放两个卡片,白色卡片给它的是食物,黄色卡片给它的是电击,那么生物学家就不断的让章鱼在这两个卡片中做选择,一旦黄色卡片出现就电击,一旦白色卡片出现就放食物,章鱼经过至少24次电击以后见到白色卡片就退缩,而见到食物卡片就反应。

这表明在软体动物这个低级水生生物阶段学习现象已经发生,而绝不是人类独有的,尽管章鱼并非在脊椎动物的直系演化序列中。

再下来叫联系学习。

简言之,就是被若干相互关联的刺激诱发形成预备反应程序,联系学习达成的也就是程序性记忆,即联系学习后的习惯反应,包括对技巧、习惯和行为的本能性记忆。

比如你用键盘打字,后面会越来越顺,不需要动脑子,这个行为并不会依靠你的海马区来记忆,而是这个行为对应的大脑皮层激活区会扩大,(运动技巧的脑区包括前额叶皮层(工作记忆),顶叶皮层(注意)、小脑(四肢协调,新纹状皮层参与学习,运动皮层参与存储)。

文章图片7

这些属于上意识皮层的记忆行为,这样的联系学习还包括弹钢琴、掷飞盘、开车、骑自行车和系鞋带,而联系学习最典型表现就是经典条件反射。

比如将一种诱发可测量反应的剌激与另一种通常不产生这种反应的刺激联合起来,第一种刺激即通常引起反应的那种刺激,称为非条件刺激,不训练即可产生反应,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非条件刺激是一块肉,反应是狗分泌唾液;

第二种刺激即通常不引起狗分泌唾液反应的剌激,称为条件剌激,这是因为其在能够引起狗分泌唾液的反应之前,需对动物进行训练。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条件刺激是铃声,训练就是反复让声音与肉配对出现,经过多次以后, 即使不给肉, 动物单独听到声音也会流诞,这时狗己学会将声音(条件刺激)与肉的出现联系起来,狗知道声音就预示着肉的出现,这种对条件刺激的习得性反应称为条件反应。

当然,成功的条件反射有一定的时间要求,当非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同时出现或条件刺激先于非条件刺激较短时间隔时,条件反射才会发生。

如果条件刺激先于非条件刺激过久,条件反射则会大大减弱或不能发生,如果条件刺激出现在非条件刺激之后,条件反射通常不能发生,经典条件反射的突触机制必须解释这些严格的时间要求。

而联系学习中除了经典条件反射,还有操作式条件反射。

比如将一只饥饿的大鼠放在盒子里,盒子里有一个可分发食物的杠杆,在大鼠摸索的过程中,大鼠碰巧踩到了杠杆,一粒食物弹了出来,令大鼠愉快的偶然事件发生多次后,它就学会压杠杆来获得食物,然后大鼠会一直踩杠杆,吃食物,直到吃饱。

而如果一个反应虽不产生奖励剌激,但可避免不利刺激,如足底电击,操作式条件反射也会发生。

简言之,在操作式条件反射中学到的是一种特定的行为与一特定的结果相关联,同时时间和奖励也很重要。

操作式条件反射之后,前提是无意的行为导致的某种行为与结果的联系,接下来就是有意的行为与结果的联系。

这就是洞察学习。

也就是依据既往经验达成对处理当前陌生事态的能力和方法。

比如给动物放一个玻璃板,玻璃板后面放上食物,低等动物一直会冲撞这个玻璃板。

而一般的动物会不断的冲撞这个玻璃板,因为稍微高级一点的动物冲撞几次以后,它就明白,绕到玻璃板后面去取食,绝不会再在玻璃板上无畏地冲撞,这叫洞察学习。

最后进入推理思维。

就是借助概念和一般原则来应付日益复杂的具体境遇和问题,通过具象概念和纯抽象概念将不同的对象联系起来,包括通过归纳法、演绎法、纯逻辑推导等方式来联系不同的事物

到这里理性崭露头角,也就是当DNA控制的体质性状走向末路,人类逐渐的“自我意识”逐渐显现。

此刻的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也就不再局限于通过固有的身体感官,而开始通过智质性状或者文化、概念、逻辑的方式来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这里就牵涉到了最大程度的意识自由,即是说不断革新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制造各类工具扩大生存空间。

所以,意识自由的更深在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个体和群体获取到足够多的“资源”。

就好比说,当社会处于某个阶段,所获取的资源已经达到极限,而固有的“行为”已经不足以获得足够的生存资源。

于是,人类个体意识内就可以随意无限的想象、逻辑模型的变革、信息的不断重组、变异,从而实现逻辑变革,最终实现生存空间的扩大。

比如,从天圆地方说、地心说逐步走向日心说、绝对时空观、相对时空观,这种发生在思想模型上的变革,最终却使得人类从农业文化逐步演进至工业时代、信息化时代,意识上的自由最终使得人类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文章图片8

这就是由“意识自由”或“思想自由”带出来的产物。

而近代之前的古代中国因为通过科举、重农抑商等一系列繁文缛节的方式使得中华民族的“意识自由”或“思想自由”始终被约束在“地心说”乃至“天圆地方”说的世界观中,自然也就不可能实现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跃迁。

其本质就是因为地缘的相对封闭,资源的相对丰富,使得文化的过度保守压抑了“意识自由”或“思想自由”,也就压制了个体的创新,最终被迫西化。

但在此,我并非赞美理性,赞美人类无尽的调动“智能储备”!

因为,今天人类的一切无法挽回的“人为灾难”都是人类理性的极度表达,这一观点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蒙田那里就已经有所表达。

即蒙田也不赞美人类的理性,也不认为人比其他动物高级,他认为,正是由于人类的理性能力才导致了许多罪恶,而动物正是由于缺乏理性能力而比人类高明。

但是,“意识自由”或“思想自由”在开放性的生存结构下是异常重要的。

因为从氏族部落到人类共同体的社会结构演进,任何个体和群体的融合首先面对的就是剧烈的竞争,特别是今天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正在逐步走向“人类共同体”。

由此,我们也就知道,萨特所认为自由是思想上的自由、选择上的自由,其根本就指向的是“精神自由”,包括在意志和意识的范畴之内。

而且他认为自由是绝对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成立的,因为萨特的“绝对”事实上就表达着人类的极度残弱,人类需要这样极度的“精神自由”才能获得足够的依存条件。

文章图片9

参考文献:

《物演通论》∙ 王东岳著

物演通论福州答疑 ∙ 王东岳(视频)

东西哲学启蒙课 ∙ 王东岳(视频)

《西方哲学史》∙ 弗兰克 ∙ 梯利著/贾晨阳 解本远译

《西方哲学史上、下》∙ 罗素著/何兆武 李约瑟译

《古希腊哲学》∙ 黄颂杰 章雪富著

《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 赵敦华著

《西方哲学史修订版》∙ 赵林 邓晓芒著

《西方哲学史第2版》∙ 张志伟著

文章图片10

选自《中国新哲学下》

创作好内容很难,创造优质文章更是难上加难

望各位看客朋友们,有钱捧个钱场,有人捧个人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