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它曾经是美丽的花,却被侵略者种成了带毒的果,作为香料我们说不

 笑看人生AB 2022-02-19

罂粟,这个名字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它往往会勾起那段刻骨铭心的痛苦记忆,那段记忆中的历史通过书本流传下来,被今天的我们所熟知。对于多数国人而言,提到罂粟,我们往往会生出厌恶的情感,可是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有一些人将它认为是可以带来财富的烹饪香料呢?这就得从源头上说起了。

罂粟,它并非我们本土的产物,在唐代的时候它被阿拉伯人带到了我们中国,刚来到我们中国之后,它的名称也并非什么罂粟,而是米囊花。米囊花这样的名称,揭示了它最开始进入我们中国后的用途,在那时的人们将它作为一种观赏的花来培养。从唐代到宋代,因为对于选育种子的不断迭代,人们将罂粟的花朵培养出越来越多的色彩,同时我们培育的观赏花不再以罂粟之名出现,它们有了'虞美人’这样美丽的名称。

阿拉伯人不仅将罂粟带到了我们中国,因为香料贸易的原因,它也被带到了欧洲,在欧洲的时候人们更多的还是将它当成一种药物,直到了十四世纪,也就是大概是我们元末明初的时期,它在欧洲都是作为一种药物使用。到了十六世纪,博拉塞尔苏斯从其中提炼出一种浆汁,从这个时候开始罂粟便迈开了成为鸦片的重要一步,于是欧洲人和阿拉伯人对于罂粟的育种方式完全和我们相反,他们并不看中花朵的观赏性,而是在意它的所谓效用,这些才是罂粟成为毒种子的源头。

那些经过选育之后的罂粟被移植到了印度,那时候的印度已经成为了西方半殖民地,想要在那里大面积推动种植并不是什么难事,有了印度这个种植基地,化身为鸦片的罂粟不仅销往欧洲,它还以'大烟’'福寿膏’这样的名称悄然流入了我们中国。随着清政府的孱弱,鸦片如猛兽般吞噬着中华大地,无能的清政府为了减少白银外流,竟然开始种植罂粟,自产鸦片,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原本美丽的'虞美人’渐渐绝迹,我们百年的苦难也由此开始。

清朝末年,民不聊生,不仅是食不果腹,多数穷苦人需要负担剧烈的体力劳动,为了缓解身体的痛楚,一些人便将罂粟壳用于食用,在一些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笔下,我们民间对于罂粟壳的迷信便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用血腥的手段抢占了我们国土,日本人的饮食习惯也在无形中渗透,他们的一种名为'唐辛子’的调味料,便是使用花椒、辣椒、陈皮、紫苏、黑芝麻罂粟籽和罂粟壳配置而成,这就使得老一辈人留下了不少罂粟壳可以作为调料的传说,殊不知日本人作为调料用的罂粟壳、罂粟籽都是去除毒性再被使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