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味道.散文】毛春燕||母亲的年终考

 颍州文学 2022-02-20

                                        

                                        

母亲的年终考

毛春燕


在以面食为主的北方,春节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蒸花馍包包子。而对母亲来说,花馍的造型颜色,包子的形状口味,都是关乎她的“年终考试成绩”的项目。

花馍用作贡品,包子留做自吃。母亲对贡品非常虔诚,虽然是祭给不会开口点评的亲人,和灶王爷土地公财神爷等各路神仙,但母亲丝毫不会马虎,因为举头三尺有神明,花馍做得好可以告慰先人,有了先人们的福泽,我们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似乎也不辜负各种神仙的保佑。

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母亲就开始着手准备蒸花馍包包子。先要清洗长1米宽2米厚20公分的案板,这个大家伙任劳任怨,家中的一日三餐要在它身上切菜剁肉擀面,菜汁肉脂面屑已填满缝隙长成纹理。母亲先擦一遍,再用刷子钢丝球刮洗,眼看着案板慢慢露出实木颜色和年轮,混杂的气味也逐渐褪去,可以闻得到槐木或杨木的清香。

碗筷飘盆调料盒也不得马虎,在热碱水里打个滚,褪去油烟尘垢后,碱水被染成污浊油腻的乌黑色,用惯了的家伙什一下子变得闪闪发亮。大铁锅的锅底积了一层厚厚的黑壳,母亲将锅倒扣在地上,手持一把锋利的长刀片,仿佛给铁锅理发一样围着圈刮成片的灰垢,母亲说,怪不得这锅越来越“笨”,原来这么厚的灰,当然热得慢。刀子终于刮出铁质,我们似乎能闻到铁锈的气味。

万事齐备开始和面,母亲仔细洗手,洗了两三遍,仍然洗不干净,因为长年劳作,她的手指粗糙,皲裂的指缝里藏着长入皮肤的污垢。她开始盛出面粉,面是提前一两个月选用当季新收的颗粒饱满的麦子磨好的精粉,面粉看起来白得夺目,做成面条蒸出馒头后,观其色尝其味,便知道这麦子是否营养充足,出粉率是不是很高。母亲手指的黑和面粉的白形成强烈的对比,虽然不那么赏心悦目,可是就是这双手一年四季操持一家老少的吃喝拉撒,谁又能嫌弃难看呢。

老面当发酵引子,一定要提前揪成小块,用温水泡软了,再同面粉和在一起装入大盆,盖上白布的面盆要安顿在热乎的炕头上。温度使得酵母分子活力大为增加,它们充分散布各处,加速面团发酵,面团发得像怀孕女人的肚皮,膨胀得翻溢出盆沿,嗅到酸酸的气味时,便知面发好了。

接下来和碱水。读到初中化学后才懂得这点生活小常识,发面加酸水是利用了酸碱中和后会产生气泡的原理,使得蒸出来的馒头包子变得松软可口。平常母亲都是按照经验加碱水,加多了颜色淡黄口感偏硬,加少了颜色灰暗口味酸涩,逢此时母亲便会自责不已,好好的面粉蒸出这样的馒头,糟蹋了粮食啊。现在蒸花馍包包子更得慎之又慎,加过碱水后,她揪下一小块面团摊平在铁铲上,在灶火上烤一会,面团像变魔术般鼓起来,母亲趁热掰开面团仔细查看,自言自语:“闻起来不酸不冲,碱放得正好,可以开蒸了!”她大力揉面团,搓成长条再切成小块,然后精心捏出各种造型,老鼠要用黑豆嵌进去做眼睛,面花要用红枣做花蕊,之后将屉笼放入锅中蒸半个小时。一向自信满满的母亲这时有些坐立难安,不时得忍住揭开锅盖查看花馍的冲动。她担心面没发好,担心碱水放得少,担心花馍蒸得变形……开锅那一刻,也是查看母亲考卷的时间。她紧张地打开锅盖,白雾腾腾中,我小心地查看母亲的脸色,如果眉眼含笑,便知这锅花馍肯定出落得整洁漂亮,麦香枣香变得分外动人。

母亲小心翼翼地取出屉笼,啊,那是馍吗?分明是一件件工艺品,软绵绵的面团经过加工,定格成造型各异的花馍,实在让人惊叹!

接着便是重头戏的包子。缺油少肉的日子里,每年只有过年时能吃到包子,所以母亲要提前很久准备馅料,肥瘦相间的肉洗净剁碎,加酱油盐入味上色,粉条煮好切碎,大葱青菜姜蒜配入搅拌均匀。面皮擀好后加馅,再仔细地捏出一道道褶子,母亲总要反复叮嘱我们:“注意不能漏出菜,不能溢出汤,包子要肚腹鼓鼓,肚皮干干净净才为上品。

父亲爱吃糖包,母亲总会特别包一锅,红糖和面粉按二和一比例搅好,母亲说,纯红粮流得太快,而且不小心会烫嘴,所以加点面粉调剂。包子皮要厚点,不然糖液渗出来就可惜了。相较于肉包,糖馅就好包得多,不怕溢不怕破皮。

弟弟想吃花卷,妹妹爱吃油饼,母亲都会按口味做出来。过年时,每个人攒了一年的欲望,能得到满足。腊月里的天气还很冷,在案头忙活一会就手冰脚冻,我们都抢着在灶间烧火。柴禾是夏天收麦子后碾平的麦杆,秋天收完玉米后的秸杆,这两种柴禾没什么份量,烧起来没有后劲,所以还得用父亲劈开的木头,砍短的果树枝。每种柴禾都有自己的气味,苹果树枝虽然干透了,但是仍有微微的清甜气息,用它煨出的地瓜也特别好吃。我们最怕不小心将辣椒杆塞入灶膛,这玩意全身都有辣椒素,一点着便辣味冲天,呛得人涕泪直流。

有时下雪了,我们在院子里和父亲忙着将晾晒的树枝收起来垒好。房顶升腾的炊烟被风吹得满院都是,我们闻着气味便猜测,现在灶膛里烧的是什么柴禾,妈妈现在蒸的是花卷还是包子。平时的雪野寒冷淒清,而现在,因为家家户户都在煮肉炖汤包饺子,所以整个村庄都弥漫着诱人的香味,连路过的风雪都沾染了烟火油脂气,变得有了人间温暖的味道。

系着围裙的母亲喊:“包子出锅喽,赶紧回来吃……”

我们欢天喜地跑回来,雪白的肉包滚烫,只掰开一个小口子,香味便窜出来,馋得人直吞口水。母亲期待地看着我们:“面发得还好吧?味道怎么样?”仿佛,我们是她的考官,而她正忐忑不安地等着我们打分数。

我们当然看得到母亲的辛苦,而且,这不仅是母亲的年终考,也是我们全家的年终考,大家合力考出满分。妹妹说:“咱家的面最白了。”弟弟说:“花卷太香了!”我说:“妈,你包的包子最好吃!”爸爸边吃糖包边感叹:“还是糖包味道好。”

母亲得知自己的年终考得了满分,她这才放下心来,拿了一个破皮的包子吃起来。

春节是什么味道?是案板洗净后的木香,是柴禾的辣香,是包子的肉香,更是全家团圆时,让人迷醉的充满欢声笑语的烟火味。

作者简介:毛春燕,爱文字爱生活。


热文榜
【赛讯】关于举办“我的春节味道”主题征文大赛的通知
【赛讯】“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全国散文大赛获奖名单(附终评委名单)
【征稿】《颍州文学》第四期纸刊征稿中!
【序】王宗仁||《光阴有痕》序
【春节味道.散文】淮战科||家有高堂年味浓
【春节味道.散文】刘久锋||似水流年中的年味
【春节味道.散文】张蕴青||不褪色的年味
【春节味道.散文】尚宗汉||赶年集
【春节味道.散文】耿晓丽||追忆儿时的年味
【春节味道.散文】赵畅||曾经的山村年味
【春节味道.散文】张玉东||豆香清悠远
【春节味道.散文】李荣福||平定美食数饺子
【春节味道.散文】韩敬文||那幸福悠长的“年味”
【春节味道.散文】王新芳||煎饼里的年味
【春节味道.散文】刘会生||我留恋那浓浓的京华年味
【春节味道.诗歌】方向||行走在纸上的祝福(组诗)
【春节味道.散文】起司加白||秧歌
【春节味道.散文】赵友坤||犹忆当年年味浓
【春节味道.散文】王颖||回家过年
【春节味道.散文】李雁春||品味年味儿
【春节味道.散文】周明金||杀年猪
【春节味道.散文】王散木||难忘家乡的嗨子戏
【春节味道.散文】小小崔||香香甜甜腊八粥
【春节味道.散文】刘建安||放爆竹
【春节味道.散文】包容||年味
【春节味道.诗歌】孟萌||年味(组诗)

邱华栋、阿来、徐则臣联袂推荐,王宗仁作序。点击链接,购买主编肖龙散文集《光阴有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