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独居老人越来越多了?孤独对寿命有什么影响?值得深思

 fxiaog 2022-02-20

导语: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在逐年延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关键数据,得到了中国老龄化最新的数据。

在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在26402万人,占据我国总人口的18.7%与2010年相比较,上升了5.44%。

老龄化的问题进一步发展也带来了,很多社会现象出了会导致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以外,还有一些老年疾病发病率增加,孤独感加重等身心健康的问题,特别是孤独感,在晚年孤独感加重,甚至会容易缩短寿命。

01

为什么独居老人越来越多了?

生育政策

与生育政策有一定的关系,执行计划生育之后,每一个家庭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孩子在成年之后如果是远离父母去生活和工作,那么父母独居的可能性就很高。

经济独立,更愿意自己居住

有一些老人有退休金,也有自己的房子,分开居住,可以避免生活上的很多矛盾,也可以让自己晚年过得非常轻松,这与老人的性格有关。

家庭观念转变

有一些年轻人更希望自己可以独自生活,与老人住在一起会容易带来一些观念冲突,所以这样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也导致老人独居的情况有所增多。

02

孤独对寿命有什么影响?值得深思

在2021年的7月份,《美国老年医学会杂志》上面发表了一项相关的研究,量化了孤独对于60岁及以上老年人总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的相关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晚年感到孤独感会容易缩短寿命。

研究人员从新加坡选取了3449名年龄大于60岁的参与者,他们分别在2011年、2012年与2015年接受了访谈,并且填写了调查问卷,报告了孤独感与健康状况。

研究分析结果显示:

  • 在60岁到70岁的人,群里有时或者是总是感到孤独的人,比感不到孤独的人,总预期寿命缩短了3~5年;
  • 对于70岁以上有孤独感的老人而言,他们的总预期寿命缩短了3~4年;
  • 对于80岁以上有孤独感的老人而言,总预期寿命缩短了2~3年;
  • 有孤独感的老人对于余生的健康预期寿命也有着一定的下降;
  • 孤独感越强,老年人的总预期寿命就会缩短的,越多健康预期寿命也会出现更短的情况。

以上研究表明,及早识别以及帮助老人减轻孤独感,有助于延长老人的总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并且也可以有效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03

如何消除老人的孤独感?

子女需要高度重视

建议子女在日常生活当中多陪伴老人,如果没有时间回家,也要抽出时间给他们多打打电话。

让他们感觉有人在惦记,这样孤独感会有助于快速消失。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年轻人每天都在工作,即便是有爱好,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研究,而年龄大了退休了就有时间去研究个人的爱好了。

拥有属于自己的爱好是克服孤独感非常好的一种方式,大家可以学习弹琴,也可以学习跳舞,绘画,这样的兴趣爱好不仅能够帮助心情变好,也可以拥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这样自然就不会孤独了。

适当运动

老年人需要合理的分配个人的精力和时间,如果每天都待在家里发呆,就算是年轻人也会总是感觉特别孤独。

老人空闲的时间是比较多的,但是身体素质每况愈下,可以抽出适当的时间来运动,但是也要注意适度。

在运动时有助于消耗时间,也能够促进内啡肽和多巴胺的分泌,有助于促进心情愉悦,也可以帮助消除孤独感。

结语: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里的各项机能和器官都有所衰退,有时也免不了被孤独感所侵袭,这虽然是一种心理感受,但是也会影响个人的健康和寿命,为了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大家要学会克服孤独感,培养个人兴趣,多与人进行社交适当运动,多去旅游,都是克服孤独感的良好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