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影
艺术简介孙影|1990年生,河北廊坊人,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画院专业画家。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项目, 作品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私人藏家等收藏。 参展经历参
随笔人类的生活依赖于物质供给身体,而艺术则供给于灵魂。精神与灵魂对于生命而言都是神秘且遥远的,给人以无限幻想空间。我用绘画作品向世人诉说,每个人都有追求精神与灵魂的权利,但在争取到这些权利之后,依然存在不被人理解的困境,由此深想,或许不被理解,正是芸芸众生内心孤独之根源。我们总是想要寻找能为自己分担痛苦悲伤之人,可是寻觅几度,我们那些伤痛,在他人眼里不过是随手拂过的尘埃,也许人生的本质就是自己观照自己,不被人理解是人生常态,或许,我们的孤独就是悲喜自度,但这也是我们难得的自由。艺术是孤独者神秘而天赋的产物,正如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形式符号的创造”,我更想在每一幅作品里与自己不期而遇,艺术在很多时候需要留白,不去处理,静待花开,经过时间的打磨与沉淀才能绽放异彩,每个人对时间的感知力有所不同,有的人被时间追着跑,有的人被时间拽着走,有的人甚至意识不到时间的存在,看不到时间的样子,而艺术让时间变得可感可见,创作状态时身体与时间在某个节点是贯通的,是可以相互触摸的。艺术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延长或缩短了现实与超现实的波段,艺术的生命不是用分钟、小时、天、年来计算的,这种生命生于内在,它带我穿越,引领我勇往直前。 艺术所传递的信息是我们无法用言语去描述的非物质信息,进一步说人的语言是不能完全明确和表述定义概念的,人类通过语言对同一个概念的理解是不完全一致的,当作品呈现在观者面前时,他们的感知和作者所要传达给观者的信息是一致的吗?能产生心灵共鸣吗?再换个角度说,一幅作品的名字和画面内容哪个更能精准传输信息?观者与作品对话时能否通过作品内容结构体会到画者的动作与呼吸?更深一步说语言对于概念信息存在覆盖性问题,于我而言,一旦这些艺术信息编码被传递且被受众接收时,这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感知输出。 2021年9月21日夜随笔 跟脸有关的故事孙影自述 作为一名画家来说,能够去除尘世浮躁,平心静气创作,是一种自我情感释放的最佳表达方式,无论是绢本亦或纸本对自我表达而言已经没有了材质上的束缚,最重要的是将内心所感所想透彻表达。 此系列作品材质载体选为绢本,设色以天然矿物色与植物色相结合,人物造型以传统游丝描与行云流水描勾勒,工致严整中透显着线条韵律的动感和质感,人物纹身施以青绿,图腾赋以泥金,使画面装饰性的构成表现力更加强烈。 “美”包括生活美和艺术美两个最主要形态,生活美又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美又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美总是令人向往,令人怡然,此系列作品以“美”为主线,将“整容”作为作品取材主题,又将整容人物心理状态外化,画其内心所思、所盼,对人物心理多角度进行捕捉描绘,表达作为思想动物的人对“美”的孜孜追求。 跟脸有关的故事之一54cm×54cm 绢本设色 2018年
美貌是一封无声的推荐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是追求美的,无论外表还是内心,美好的东西总是让人怡心悦目,一副美的外貌,能够吸引异性,让自己的心灵也能得以满足。面容作为与外界交流互动的审美形象,其所表现出的吸引力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世间万相,形色不一,在这个刷脸的时代,外貌美的个体在无形中获得了更为有利的社会生存优势。人每天都会对着镜子作一番无言的欣赏,或多或少对自己的面容都有些许不尽人意的挑剔,虽然无法予以更换重生,但将自己的面容易化为自己心中所向往的样子,现当下的医疗技术手段让梦想与现实的距离不再遥不可及——整容。从某种意义上说,容貌的改变是对自我欲望的不断满足,也是对自我欲望满足感有意识的释放,我们不难觉察,无论是美颜拍照,还是整容技术,都是对人类欲望黑洞的某种迎合。整容是基于现实基础的自我改变,这是一种努力使自己面容重获新生的尝试,这种尝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对自我外貌的自信度和满足感,它是一种自我改变自我的行动,也是面容破茧化蝶的过程。 跟脸有关的故事之二 54cm×54cm 绢本设色 2018年
纹身作为一种神秘的文化符号是我在作品中加入的又一关键元素,它与整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给画面的解读方式打开另一种可能。纹身是世界各民族特有的"身体装饰"符号,纹身作为附着在身体表面的纹路、痕迹被刺刻上了某种神圣诡秘的含义:巫术纹饰、图腾崇拜,部落标志,神权象征等等,在一些原始部落极为流行, 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和无限权力的美好向往。时至今日,人们在身体的某些部位刻刺图纹,更多的是在彰显个性,体现自己独有的审美趋向,增强自身的吸引力。 作品运用同音异形异义的“观像”“观象”“观相”的文字组合形式,主观加强作品的情感表达,三者堆叠借用的习惯也一直存在着,例如古代作“长相”“容貌”解释的同一个词就有三种写法“像貌”、“象貌”、“相貌”,发展到现在,已定位于“相貌”,“像”作名词解释为肖像、映像,“象”作名词解释为现象、表现,做动词解释为仿效、模拟,“相”作名词解释为人的外表,固有“长相”“聪明相”等,作动词解释为看、观察。在系列作品中所刻画的每一组形象的含义都与“观像”“观象”“观相”相呼应,希望引发观者的对“美”的再度思考,在作品解读中发现美、表达美、完善美。
跟脸有关的故事之三 54cm×54cm 绢本设色 2018年
跟脸有关的故事之四 54cm×54cm 绢本设色 2018年
跟脸有关的故事之五 54cm×54cm 绢本设色 2018年
跟脸有关的故事之七 54cm×54cm 绢本设色 2018年
跟脸有关的故事之八 54cm×54cm 绢本设色 2018年
跟脸有关的故事之十一 54cm×54cm 绢本设色 2018年
跟脸有关的故事之十二 54cm×54cm 绢本设色 2018年
安康 50cm×80cm 绢本设色 2021年
缤暄 50cm×80cm 绢本设色 2021年
炳灵 50cm×80cm 绢本设色 2021年
晟宽 50cm×80cm 绢本设色 2021年
洱慈 50cm×80cm 绢本设色 2021年
洪福 50cm×80cm 绢本设色 2021年
觉贤 50cm×80cm 绢本设色 2021年
灵和 50cm×80cm 绢本设色 2021年
栖霞 50cm×80cm 绢本设色 2021年
庆厚 50cm×80cm 绢本设色 2021年
瑞琰 50cm×80cm 绢本设色 2021年
圣诺 50cm×80cm 绢本设色 2021年
通慧 50cm×80cm 绢本设色 2021年
万宜 50cm×80cm 绢本设色 2021年
尊明 50cm×80cm 绢本设色 2021年
鸾 54cm×90cm 绢本设色 2019年
晴岚 47cm×63cm 绢本设色 2019年
水月镜花 44cm×63cm 绢本设色 2020年
芜生 43cm×65cm 绢本设色 2020年
魇 60cm×90cm 绢本设色 2018年
鸿蒙 43cm×65cm×5 绢本设色 2020年
靥放 33cm×53cm 绢本设色 2020年
羽·无界 70cm×80cm 绢本设色 2020年
墨羽NO.1 50cm×80cm 绢本设色 2017年
墨羽NO.2 50cm×80cm 绢本设色 2017年
以上图文均来源于艺术家本人 编辑| ART-MOXUAN 作者| 孙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