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志精选•语文丨试析高考小说阅读的叙事视角与复习策略

 阅读美丽星空 2022-02-20

作者简介




赵绿莹

女,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教于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所执教的活动课获市级一等奖,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曾有多篇论文发表在相关教学期刊上。

本文刊登自《教学考试》

          2022高考语文1




上刊文章




试析高考小说阅读的叙事视角与复习策略

教育部考试中心曾明确提出,高考语文将扩大文本选取范围高考语文命题将全面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逻辑思辨、审美鉴赏、探究创新、语言表达等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从近五年高考语文考查情况来看,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提升了对小说阅读的考查难度,开始涉及对叙事学理论的考查。

叙事人称、叙事视角、叙事节奏、叙事顺序等技巧方面的知识点备受命题者青睐。其中的叙事视角,不论是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充分体现了多维的人文观念。小说情节的视角不可避免地受叙述者和读者已有的人文素养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把握小说阅读叙事视角的特征和规律就显得至关重要。例如:

(2017年全国卷Ⅰ)6.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这道题即是从限知视角的角度进行考查。

(2018年全国卷Ⅰ)6.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19年全国卷Ⅰ)9.«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以上两道题也是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设题,可以说,叙事学已经成为高考考生必须理解的一个理论体系。

下面,笔者将着重梳理叙事学理论中叙事视角的几大类型,进而引导考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叙事策略,并分析叙事视角知识点在近几年考试中的运用。叙事视角也称叙事聚焦,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叙事视角包含以下几种类型:

一、全知视角

全知视角即上帝视角,也被称为零视角、零聚焦视角。叙述者的视角大于小说中的任何一个人物。就像古典小说中的说书人一样,叙述者无所不知,过去、现在和未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事都在他的视野之中。

文学作品采用全知视角,会有两大优点:

1.选材不受时空限制,视野无限开阔。适合表现人物众多、关系矛盾复杂、时空延展度大的作品。因此,全知视角颇受创作史诗性作品的作者的青睐,如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宏大的故事被叙述得条分缕析,就是得益于作者对全知视角的驾驭。

2.便于全方位地描述人物和事件。如托尔斯泰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便是借助这种视角来叙述当时俄国社会各方面的状况。无怪乎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但全知视角的文本也会有不可避免的缺点:

1.体验感差。无所不知,真实感不够,可信度被削弱,阅读亲切感差。

2.读者的想象力被限制。全知视角的作品,读者只是被动地接受故事,再创造的余地十分有限。作者的过多干预和介入也拉开了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距离。

3.结构呆板。全知视角的叙事形态大多是依照时间顺序,结构比较呆板,缺少跌宕变化的艺术效果。

因此,高考试题中不太可能选择绝对化的全知视角文本,而是选择有限知视角与全知视角切换的文本。如果试题设为“在叙事上有什么巧妙之处”,那么叙事视角的切换,既有“我”的有限视角,又结合了全知视角的运用,将会是很重要的一个答题要点。

二、限知视角之内视角

限知视角之内视角也被称为内聚焦叙事,即叙述者的视角等于故事中人物的视角。叙述者不能像全知视角那样“无所不知”。叙述者所知道的同故事中人物知道的一样多,借助某个人物的感觉和意识去感知并传达一切。如2017年全国卷Ⅰ文学类文本阅读«天嚣»,以及鲁迅的«孔乙己»«故乡»«药»«祝福»等作品。在限知视角里,叙述者只能了解自己所在场所发生的事情,所以不适用于叙述背景复杂、事件重大的作品。

如«祝福»中的祥林嫂一进入“我”的视野,“我”就能观察她的神态举止。可一旦离开“我”的视线,“我”就只能通过别人的转述来得知她的情况。

由于叙述者进入故事和场景,一身二任,或讲述亲历或转述见闻,这也带来了一些叙述上的优势:

1.真实可信,拉近读者与作品的距离,使读者对文本有一种亲切感;

2.叙述者直接参与故事,能够推动情节的发展;

3.便于抒情,更好地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4.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以及重构文本的机会;

5.丰富了人物形象,加强了主题表达的力度。

限知视角文本的设题一般是“这篇小说以'我’的视角切入,有何好处”,如2016年全国卷Ⅲ贾平凹的«玻璃»11题第(2)问:“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案的三个要点:故事的真实性、情节发展的推动、人物形象的塑造。参考答案: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限知视角之内视角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主人公视角和见证人视角。

1.主人公视角

即由主人公“我”进行叙述。鲁迅的«伤逝»就是以主人公涓生的视角,讲述了他和子君追求婚姻自主,冲破重重阻碍,建立起一个温馨的家庭,但最终爱情失败,以一“伤”一“逝”结局。

上文提到的贾平凹的«玻璃»中的两个角色——“我”和王有福,分别代表社会转型时期的两种人。“我”代表着知识分子,王有福代表着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人。作品借两个人在伦理意识、法制观念上的不同,呈现两类人的意识冲突。“我”的作用即与王有福构成对比关系。

以肖江虹的«百鸟朝凤»设题:小说采用“我”的视角写“传声”仪式,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很多学生误答:用“我”来衬托师傅和蓝玉。但实际上本文是主人公视角,以“我”、师傅、蓝玉为主体呈现出手艺人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视角可以指向人物,以“我”的视角来呈现师傅和蓝玉的形象。

2.见证人视角

即由次要人物“我”进行叙述。“我”不是主人公,在文中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如鲁迅的«孔乙己»«祝福»,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主人公视角与见证人视角,都有行文真实可信的叙述效果。“我”的出现,与文中其他角色之间构成对比、映衬、矛盾的关系,推动情节的发展,加强作品表现主题的力度。不同之处是,主人公视角更便于抒发情感,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而见证人视角的优势则体现在可以灵活转述,改变叙事角度,从而突破见证人本身见闻的局限性,更加客观。

但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见证人视角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儿童视角。指的是“小说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小说的叙述调子、姿态、结构及心理意识因素都受制于作者所选定的儿童的叙事角度”。它以不谙世事的儿童的眼光去观察和打量陌生的成人生活。成人的做法、思想、意识,对于孩子来说是懵懂的、陌生的。因此,以儿童视角来叙述的故事,会在客观、真实中又带着疏离感,由此构成一种独特的话语表述方式。中国现代作家一度青睐儿童视角,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萧红的«呼兰河传»、鲁迅的«孔乙己»等。

儿童视角也曾经出现在小说文本的阅读考题中,如«英雄»设题:小说以“虎子”为讲述人,这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①“虎子”是被救者,也是事件的当事人,以他的视角讲述,真实亲切;②“虎子”是个懵懂的孩子,以他的视角观察,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客观、自然,主题的表现更含蓄、丰富。

再如,小说«红孩子»以儿童的口吻叙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①童真稚嫩,倍感亲切,使内容更真实可信;②省去许多不必要的背景和叙述交代,使情节叙述更加自由灵活;③儿童好奇心强,视角有限,增添了地下工作的神秘感,增强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

虽然这两篇都为儿童视角,但叙述中也略有不同。«英雄»对故事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比较完整的介绍,所以答案要点就没必要针对背景再进行交代。而«红孩子»以战争年代地下工作者遗孤的视角来写,加上孩童本就懵懂无知,对谍战更是一无所知,故事借儿童视角的运用,隐去了背景叙述,反而增添了神秘感。

三、限知视角之外视角

限知视角之外视角也被称为外聚焦叙事或纯客观叙事。对于“外聚焦叙事”,胡亚敏在«叙事学»中这样解释:“叙述者严格地从外部呈现每一件事,只提供人物的行动、外表及客观环境,而不告诉人物的动机、目的、思维和情感。”

外视角是叙述者视角小于故事中人物的视角。跟“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相反,外视角作品的叙述者不仅对其所叙述的一切不全知,反而比故事中人物知道的还要少。叙述者像是一个对内情毫无所知的人,只是冷静地记录人物的言论,描写人物的动作,既不评价文中的人物和事件,也不分析人物心理,而是让读者自己去理解品味。这种叙述就像纪录片一样,只是客观叙事,不掺杂个人情感。在叙述过程中,叙述者用“显示”的手法来展示现场语言和活动,给读者留下充分的解读空间。如鲁迅的«示众»«理水»、海明威的«杀人者»。

除真实可信的叙述特点外,外视角制造悬念,既神秘莫测又耐人寻味。读者面对许多未知情况,因此,在阅读时不得不进行思考,故而参与意识和审美再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并且叙述者与故事保持距离,能够更冷静地审视故事。但这种叙述视角的局限性也很大,作者介入困难,也很难进入人物的内心,因而不利于全面刻画人物形象。


四、叙事视角的切换

以上几种互相区别的叙事视角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会出现交叉或切换的现象。作者往往利用此叙述视角之长去弥补彼叙述视角之短,立体地叙述人物和事件,创造文本叙述的变化,避免了单调和呆板,使小说创作技巧呈现多元化。

如«红楼梦»中的刘姥姥,曹雪芹把她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的乡下引进了大观园,以一个乡下老太婆的视角来看这个繁华的世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们久居原有环境,自然会对周遭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贾府的奢靡淫逸,读者得以借她的眼睛窥一斑而见全豹。作者安排刘姥姥进大观园,叙事视角的转换寓有深意,可以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施耐庵的«水浒传»中也有切换叙事视角的安排,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中关于李小二偷听的情节:

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

这一段叙述以“看时”划分为两种视角。“看时”之前是全知视角,“看时”之后显然是李小二眼中所见,是李小二的限知视角。明末小说批评家金圣叹在这一段后批道:“'看时’二字妙,是李小二眼中事。一个小二看来是军官,一个小二看来是走卒,先看他跟着,却又看他一齐坐下,写得狐疑之极,妙妙。”金圣叹不仅看出了视角的变换,而且注意到这种变换对故事氛围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生动地表现了李小二满腹狐疑的心理,制造了一种特殊的、紧张的气氛,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除此之外,叙述视角的变换也曾经在模拟试题中出现,如2019年福建省质检卷使用了孙犁的«战士»一文,设题:“战士”故事的讲述者最后变为“村干部”,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叙事视角的变换、切换”或“讲述者转换”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增加叙述视角,扩大了叙述空间,弥补单一叙述的不足,使叙述更富变化;

2.强化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立体;

3.增强了故事的丰富性,使主题意蕴更丰厚深刻。

各种叙事视角都有其优势和劣势,我们不能把某种视角奉为圭臬,排斥另一视角。叙事视角的选择与切换,不单是技巧、艺术形式问题,它与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整体艺术构思都有密切关系。对叙事视角选用的解读,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的构思意图,领略文本营造的叙述基调和氛围,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表达效果。

[注]本文系2020年泉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研究(立项批准号QJYKT2020—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