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妇科学-经断复来-笔记

 道之中 2022-02-20

  定义

  绝经期妇女月经停止1年或1年以上,又再次出现子宫出血

  病因病机

  肾水阴虚逐渐影响他脏,或脾虚肝郁,冲任失固,或湿热下注、湿毒瘀结,损伤冲任,以致经断复行。

  1.脾虚肝郁

  2.肾阴虚

  3.湿热下注

  4.湿毒瘀结

  素体虚弱,或房事所伤,或经期、产后不洁,湿毒秽浊之邪乘虚侵及冲任、胞宫,日久瘀结,血不归经,故致经断复来。

       辨证论治

  注意参考各种检查结果,辨明属良性或恶性。治疗首分良性恶性,良性者当以固摄冲任为大法,或补虚或攻邪,或扶正祛邪;恶性病变者应采用多种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不属于本节讨论范围。

  1.脾虚肝郁证

  主症:经断后阴道出血,量少,色淡,质稀,气短懒言,神疲肢倦,食少腹胀,胁肋胀满,舌苔薄白,脉弦无力。

  治法:健脾调肝,安冲止血。

  方药:安老汤(《傅青主女科》)。

  2.肾阴虚证

  主症:经断后阴道出血,量少,色鲜红,质稍稠,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口咽干燥,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安冲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

  3.湿热下注证

  主症:绝经后阴道出血,色红或紫红,量较多,平时带下色黄有臭气,外阴及阴道瘙痒,口苦咽干,疲惫无力,纳谷不馨,大便不爽,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荅黄腻,脉弦细数。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方药:易黄汤(《傅青主女科》)加黄芩、茯苓、泽泻、侧柏叶、大小蓟。

  4.湿毒瘀结证

  主症:绝经后复见阴道出血,量少,淋沥不断,夹有杂色带下,恶臭,小腹疼痛,低热起伏,神疲,形体消瘦,舌质黯,或有瘀斑,苔白腻,脉细弱。

  治法:利湿解毒,化瘀散结。

  方药: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合桂枝茯苓丸去滑石,加黄芪、三七。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