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欧丽娟“中国文学史”课程笔记(二十七)

 doubleLY 2022-02-20

六朝志怪小说

志怪小说:在六朝小说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经过整理有八九十种,保存至今大约有三十多种,有鲁迅先生为其定名“志人小说”。

“志怪”之意的阐述/志怪小说的发展

(1)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录之意 多记怪异之事)“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怪: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让人惊讶惊怪之事,而是超乎情理逻辑,使人进入一种超越现实的超越境界。)                                由此:“志怪”这一词汇,最早为记述之意。

(2)对于志怪而言,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依然保留着依傍经史的现象。自认为是经史的延伸,来强调志怪小说的价值和地位,获得正史的认可。作志怪小说的作者依然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这种原则同样影响文学批评的观念。同时,志怪小说也不仅仅是依托经史来获得认可,在正史中也有这样色彩内容的发展脉络可言。在传统的经史中,也存在着“非史策之正,体制不经”的部分。由此,小说也可以自比为正式经史中的“非史策之正,体制不经”的内容。虽然与正统史家“正、达、雅”的境界不符,但依然保留着这种非正统的部分,例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因为与正统的写法不同,也带有杂传的色彩。  由此而言,志怪小说“攀附”正史也是有依据和合理性可言的。唐代将13部志怪书列入史家的杂传,这也是依傍经史的体现。

(3)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序》中提到:“固役不耻者,抑志怪小说之书也”。这里将“志怪书”列为小说。第一次揭示了志怪书小说的本质。

(4)北宋 欧阳修在编《新唐书·艺文志》中将13部志怪书同稗官野史一起列入“子”部类。从此,基本上正统史书中,志怪小说被放为“子”部类。

(5)发展到了明代,小说独立性逐渐增强,渐渐不再依托经史。明代胡应麟将小说分为六类(这种方式给了小说一个重要的定义),第一类即为志怪小说。

(6)晚清五四时期的“一代又一代进步之文学”所提倡的明代小说多为戏曲小说。影响至清代王国维都是在抬升戏曲的地位。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刚好)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鲁迅先生认为志怪小说兴盛的背景),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志怪小说的写作有宗教的目的),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

志怪小说的题材和分类

1.杂史杂传体:

曹丕《列异传》大概可以说是年代比较确立的最早的。

2.地理方物体:

以地理空间为框架来安顿叙写的志怪内容,以空间架构作为基本框架的志怪小说,最早可以追溯到《山海经》,后期还有《括地图志》。以张华的《博物志》为代表,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其书今存,乃类记异境奇物及古代琐闻杂事,皆刺取故书,殊乏新异,不能副其名,或由后人缀辑复成,非其原本欤?今所存汉至隋小说,大抵此类。”

3.宗教色彩浓厚的,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魏晋好长生,故多灵变之说;齐梁弘释典,故多因果之谈。”

(1)佛教类:刘义庆《幽明录》(《幽明录·卷六》赵泰篇,是六朝以来第一次详尽的出现基于佛教思想的地狱的概念。)、王琰《冥祥记》、 吴均《续齐谐记》、颜之推《冤魂志》(颜之推为世家大族,重视家庭教育。著有《颜氏家训》,重视家庭教育的世家大族都有这样的志怪作品创作,由此可以看出雅与俗的交错)

扩:地狱概念是如何跟随佛教进入中国并开始发展的?                                                                 与“地狱”有关的概念经典在东汉末年就被翻译出来。据梁僧祐《出三藏记集》记载,在杂经之中,出现与“地狱”有关的,就有23种之多。两晋南北朝孕育出地狱的经典,也有十几部。为了实现警惕人心,劝人行善惩恶,预防罪恶行为,在有关地狱的经典中会详尽描写各种惩罚,例如:上刀山,下油锅等。这些内容是牵动到这个社会整体的内容和思潮,沿此传播下来。而经典的内容传播给大众则是通过僧人讲经、倡导来诉诸群众,这两种也是产生变文的基本途径。一般配合讲经就会有壁画、图画的出现,这叫做变相图,例如《地狱变相图》,这类变相图是连环的,并不是单独的,这是佛教表现的一种方式。在后期变文专题会进行展开。

有关佛教的志怪故事                                                                                                             邯郸淳《笑林》:“不识镜”与《杂譬喻经》中的故事有相像。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阳羡书生》:                                                                                           阳羡许彦于绥安山行,遇一书生,年十七八,卧路侧,云脚痛,求寄鹅笼中。彦以为戏言,书生便入笼,笼亦不更广,书生亦不更小。宛然与双鹅并坐,鹅亦不惊。彦笼而去,都不觉重。前行息树下,书生乃出笼谓彦曰:“欲为君薄设。”彦曰:“善。”乃口中吐出一铜奁子,奁子中具诸肴馔。酒数行,谓彦曰:“向将一妇人自随。今欲暂邀之。”曰:“善。”又于口中吐一女子,年可十五六,衣服绮丽,容貌殊绝,共坐宴。俄而书生醉卧,此女谓彦曰:“虽与书生结妻,而实怀怨,向亦窃得一男子同行,书生既眠,暂唤之,君幸勿言。”彦曰:“善。”女子于口中吐出一男子,年可二十三四,亦颖悟可爱,乃与彦叙寒温。书生卧欲觉,女子口吐一锦行障遮书生,书生乃留女子共卧。男子谓彦曰:“此女虽有情,心亦不尽,向复窃得一女人同行,今欲暂见之,愿君勿泄。”彦曰:“善。”男子又于口中吐一妇人,年可二十许,共酌戏谈甚久,闻书生动声,男子曰:“二人眠已觉。” 因取所吐女人还纳口中,须臾,书生处女乃出,谓彦曰:“书生欲起。”乃吞向男子,独对彦坐。 然后书生起谓彦曰:“暂眠遂久,君独坐,当悒悒耶?日又晚,当与君别。” 遂吞其女子,诸器皿悉纳口中,留大铜盘可二尺广,与彦别曰:“无以藉君,与君相忆也。”彦大元中为兰台令史,以盘饷侍中张散;散看其铭题,云是永平三年作。                                                                                  

      这个故事渊源来自于印度佛教故事的“梵志作术”。同时这个故事与《灵鬼志》的“外国道人”的情节也很类似。有学者认为,这样的写法是将幻术与欲望巧妙结合的,“吞吐间”是欲望的升腾和压抑,在幻术中结合的就是人类原始的欲望。揭示的是人性中奇幻多变,根深蒂固的欲望内涵。有学者认为尽管这个故事有印度佛教故事的渊源,但也保留着中国本土的特色。否则很难容易地转移过来,带有道教“壶(葫)天信仰”,认为壶中别有天地。这个概念于后汉时期故事“壶公卖药”也有体现,是人类“食色性也”物质欲望的满足。

《幽明录》“望夫石”故事:                                                                                                "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因以为名焉。"

(2)道教类:葛洪《神仙传》(与后世的神魔小说有一定的联系)

4.单纯的志怪小说,纯粹记录道听途说的离奇故事。这也占据六朝志怪小说的主流,文学依附性减弱,小说特点增强。类似《幽明录》(虽有佛教类题材故事,但大部分是较为单纯的离奇记载)中的“庞阿离魂”影响到后世唐传奇陈玄祐的《离魂记》。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形体与灵魂关系的看法(陶渊明“形影神”相关作品),他们认识到人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其实上是会有好几个层次的结合,层次是否可以互相分离?分离后的结果如何?这些皆由小说家发展开来。

陶渊明《搜神记》“白水素女”                                                                                                  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未有妻,邻人共愍念之,规为娶妇,未得。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之十数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如有为人者。端谓邻人为之惠也。数日如是,便往谢邻人。邻人曰:“吾初不为是,何见谢也。”端又以邻人不喻其意,然数尔如此,后更实问,邻人笑曰:“卿已自取妇,密著室中炊爨,而言吾为之炊耶?”端默然心疑,不知其故。后以鸡鸣而出,平早潜归,于篱外窃视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灶下燃火。端便入门,径至瓮所视螺,但见壳,乃至灶下问之曰:“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瓮中,不能得去,答曰:“我天汉(古人发现银河与汉水走向一致,故称为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妇,自当还去。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见,不宜复留,当相委去。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渔采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谷,常可不乏。”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端为立神座,时节祭祀,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于是邻人以女妻之。后仕至令长云。今道中素女祠是也。            与后世所传的《田螺姑娘》的故事类似,这些故事往往都是男性得到女神或动物化作女性来对其进行帮助。这些作品透露出的性别意识依然是一种不平等的状态。

《列异传·谈生》                                                                                                                          谈生者,年四十,无妇。常感激读书。夜半有女子。可年十五六,姿颜服饰,天下无双,(夜半艳遇 女性来帮助男性 结局多半基本上反映了六朝以来男性群体的欲望)来就生为夫妇,乃言:“我与人不同,勿以火照我也。三年之后方可照。”为夫妻,生一儿,已二岁。不能忍,夜伺其寝后,盗照视之。其腰以上生肉如人,腰下但有枯骨。(在这类小说中,女性形象多是非人,同时在解决问题后多数悄然消失。这类设计没有伦理的约束,让男子免于道德负担和社会责任,又获得了心理补偿)妇觉,遂言曰:“君负我!我垂生矣,何不能忍一岁而竟相照也?”生辞谢。涕泣不可复止,云:“与君虽大义永离,然顾念我儿。若贫不能自偕活者,暂随我去,方遗君物。”生随之去,入华堂,室宇器物不凡。以一珠袍与之, 曰:“可以自给。”裂取生衣裾,留之而去。 后生持袍诣市,睢阳王家买之,得钱千万。王识之,曰:“是我女袍,此必发墓。”乃取拷之。生具以实对。王犹不信,乃视女冢,冢完如故。发视之,果棺盖下得衣裙。呼其儿,正类王女。王乃信之。即召谈生,复赐遗衣,以为主婿,表其儿以为侍中。 (奠定了人鬼短暂恋聚——终身惆怅离别的基本模式

干宝《搜神记》保存最多,最具有代表性。

1、《三王墓》的故事,称得上是古代情节最初也最完整的侠义故事,与后世《干将莫邪》的故事相关。

2、《东海孝妇》的故事与元代《窦娥冤》有渊源关系,在《窦娥冤》中也有相关戏词:“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诸如此类,并不是某个特定事件的反映,而是一个集体社会现象被典型化后的成果。3、鲛人泣珠、韩凭夫妇、董永故事(《天仙配》蓝本)。《鲛人泣》的故事因常被李商隐引用“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故也十分有名。

4、猿母肝肠寸断

5、《毛衣女》(豫章新喻县有个青年,看见田里有六、七个年轻的女子,他不知道她们是鸟变的。于是匍匐前去,拿到她们中间一个女子的毛衣,藏了起来。等他走到跟前时,别的姑娘都变成鸟飞走了,只有这个姑娘不能飞走。这个青年就把她带回去作了妻子。后来,毛衣女生了三个女儿。一次,她让女儿问爸爸,才知道毛衣放在稻堆下面,她穿起来就飞走了。不久,毛衣女把女儿也接走了。)等诸如此类的故事,被学者归为“天鹅--处女型”。日本女学者君岛久子称其为“羽衣类”故事,还有人称为“羽鸟型”。这种类型是普遍孕育于世界各地,这类题材并不是中国本土所特有的。

6、狐狸精。“说狐道鬼”的传统发源于六朝时期,在先秦时代,狐狸形象就被被污名化了的,连带了情欲的关系。李剑国在《中国狐文化》中说:“在中国狐文化中,狐精往往代表一种性淫和魅惑之意。”这类狐往往化成人形,进行魅惑淫色,最初这类狐往往是雄狐,出现时是对女性进行奸淫的,这种淫性由雄狐转向雌狐,来对男性进行魅惑伤害开始于六朝小说,这是一个新的狐观,出自《搜神记·阿紫》。从雄狐向雌狐转换的性别变化,其后隐含着男性社会的性别内涵:狐精被赋予女性、淫性、祸害的象征意义。这种意识形态之后仍是具有极强的性别歧视。

《搜神记》影响:

1.增强故事情节的完整与丰富

2.叙述波澜曲折

3.开始有对话的描写,人物因此而生动立体

4.文章穿插诗歌,增加了优美的文学情调。(唐传奇的主要特性)

志怪小说影响:为后世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形成中国小说史上说狐道鬼的流派

志怪小说的另两种分类(对后世唐传奇至《红楼梦》影响颇深):

1.悟道类:故事的主旨是男主角要领悟洞察到世间的虚幻,最后脱离世俗的束缚。该类小说的代表:《焦湖庙祝》杨林故事,通过通灵,在梦中经历人生,梦中实现了渴求的男性欲望,醒来后一切消失,不过如此,于是领悟明道→影响到后来唐传奇的作品《枕中记》(“黄粱一梦”)、《南柯太守传》(通过娶高门女子,达到政治上的成功。扩:晚唐作品,结合当时时代背景,晚唐时期藩镇割据,中央权力分散下降至地方。而作品中的主人公梦中成为太守,即当时权利较大的主体,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官,由此可以看出晚唐时代的独特的痕迹)→元代度脱剧(度化男主角,让其得到解脱)→《红楼梦》贾宝玉出家(融汇贯通了六朝“悟道类”小说以及元代度脱剧的特点)

特点:通常梦作为媒介,这与梦本身的特点有关。在梦中竭力进行幻想,基本上就是“食色性也”的满足。

色——婚(《礼记》“人不婚宦,情欲失半”)——洞房花烛夜、“书中自有颜如玉”(宋诗)——“温柔乡”(《红楼梦》

食——官(《礼记》“人不婚宦,情欲失半”)——金榜题名时、“书中自有黄金屋”(宋诗)——“富贵场”(《红楼梦》

2.游仙类:游历仙境,有出发——变形——回归的完整情节。对这类游仙小说进行整合,奠定了后世人神恋、人仙恋的母题,神女下凡,凡男入仙境都构成了故事的两个重要情节。更完善阶段要到唐传奇。这些神女仙女表现得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神圣的化身,她们往往表现出情欲的一面,甚至有妓女化的倾向。简单来说,遇仙=遇妓,实质上好像到了情色的开放空间,是礼教所豁免的空间,在这里不会受到礼教的束缚和打压,自荐枕席的情节使人仙恋走向俗艳化和青楼化的倾向,同时这种恋爱关系是注重感官享乐。在志怪小说中,有如此多几乎超越礼教道德束缚的愈合关系,整体上反映了男性集体欲望的满足。

李丰楙:这些小说的作者,在现实当中是没有出路的,发挥替代心理的作用,投射到作品中便出现有这样奇遇的男主角,作者在主角的经历中获得满足感。可以说是文士们借俗人和女仙的关系,进行艺术创作来满足自己被压抑的欲望。(这种文人替代心理是一种非常简略,非常粗糙的一种心理状态,其结果往往是违反现实逻辑,这对后世的才子佳人的小说也可以作此解释

基于游仙的动机,学者将其分为两类:

1)形游:游仙的目的是追求形而下欲望的满足,凡男遇女仙的基本结构。《刘晨阮肇游天台》《黄元青犬》《袁相根硕》。

2)神游:游仙的目的是游仙者想要超越精神上的困顿和俗世的束缚,于是游仙不强调食色的满足,而是解脱时间。强调的是超脱时间的折磨,而获得心灵上的永恒的平静。例如:《桃花源记》(有许多合乎定义的情节“不知有汉何论魏晋”“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王质烂柯(弈棋类故事,棋局也象征着变幻无常

志人小说:

“志人”一词乃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所设立的,与志怪相对。这类小说的形成,来源于汉末魏晋以来品评人物、崇尚清谈的社会风尚。例如:汉末刘劭《人物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古今绝唱也。”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汉末士流,已重品目,声名成毁,决于片言,魏晋以来,乃弥以标格语言相尚,惟吐属则流于玄虚,举止则故为疏放,与汉之惟俊伟坚卓为重者,甚不侔矣。 盖其时释教广被,颇扬脱俗之风,而老庄之说亦大盛,其因佛而崇老为反动,而厌离于世间则一致,相拒而实相扇,终乃汗漫而为清谈。 渡江以后,此风弥甚,有违言者,惟一二枭雄而已。记人间事者已甚古,列御寇、韩非皆有录载,惟其所以录载者,列在用以喻道,韩在储以论政。若为赏心而作,则实萌芽于魏而盛大于晋,虽不免追随俗尚,或供揣摩,然要为远实用而近娱乐矣。”

这些与当时“魏晋风度”关联密切,如遁逃、狂悖、豪奢、风雅之生活态度,和服药、逃禅、清谈、放浪形骸之生活内容,其中潜藏着巨大的苦恼、恐惧、烦忧,因此反激出来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