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卫辉新式学堂的蓬勃兴起 近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后,汲县李时灿(敏修)、王锡彤等士绅通过创办“经正书舍”,开始研习西方科学,与封建教育分庭抗礼,成为河南社会教育的开端,被誉为“中州文明之权舆,河南学校之先声。” 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以后又废除科举制,汲县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卫辉市志》:“截止宣统三年(1911),全县城乡官立、公立、私立、教会开办的小学堂共达25所。”另外,还有中学、师范、职业学校、法文专门学校各1所。概要如下: 中等学校 经正书舍与经正师范学堂。光绪十七年(1891)李时灿、王锡彤、高幼霞等人在汲县开展读书讲学活动,每月朔、望日轮流于各家聚会,为青年学子讲授文章,传习时务。光绪二十四年(1898),为扩大读书活动,李时灿等联合同仁,集资购得国学古籍与西洋译著数百种,暂存李时灿家中书斋,集体定名为经正书舍。光绪二十六年(1900),汲县以及周围各县要求入舍者越来越多,经多方募集资金,呈请备案并得到知府于沧澜协助,购得城内西门里苏朝宗古宅(今金海园小区)作书舍,进行建设并添置图书,始成规模。至民国6年(1917),在军阀混战中,书舍遭受劫难,陷入停顿。 光绪三十二年(1906),李时灿、王锡彤等在经正书舍内创设经正师范学堂,知府华煇任总办,招生三个班,还附设一个中学预备班,招收本府以及彰德、怀庆等处学生。 进入民国后,该校先后更名为河南省河北道师范学校(设在丁字街北段)、河南省立第五师范、豫北师范学校、河南省立汲县师范。抗战期间,曾南迁禹县办学。汲县解放后,又先后更名为太行公立卫辉师范学校、平原省卫辉师范学校、河南省汲县师范学校等。1988年划归新乡市管理,又定名为新乡市第一师范学校、河南省新乡幼儿师范学校。2016年并入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 卫辉府官立中学堂。卫辉府官立中学堂发端于源泉书院。清雍正七年(1729),在西盐店无量庵创建源泉书院,后移朝阳寺。乾隆十九年(1754),改置粮厅废署(在府衙西侧,今一中校园西半部),易名崇本书院,后又改名淇泉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知府于沧澜奉诏兴学,将其改为卫辉府官立中学堂,招收府属九县学子,学制五年,年费银万两,由九县协款支付。 崇本书院图(《乾隆汲县志》) 宣统三年(1911),该校有学生253人,教师14人。此时师资水平高,思想进步,先后有多名同盟会员在校任教,宣传革命道理,吸引了许多同学,嵇文甫等便是在他们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民国以后,该校先后改名为河南省立汲县中学、省立第十二中学等。抗战、解放战争期间,该校曾两次南迁。解放后,先后更名为太行公立卫辉中学、平原省立卫辉中学、汲县第一中学、卫辉市第一中学等。 卫辉府蚕桑讲习所。光绪三十四年(1908),汲县李湘岑、李叔寅、耿荟山等人,为振兴实业,委托王传绪筹办学校。是年6月,王传绪遍历卫辉各地,演说募集经费。次年,选址西关青龙庵,开办卫辉蚕桑讲习所,李叔寅为监督,王传绪为学监。宣统三年(1911),第一届27名学生毕业。 进入民国,该校先后更名为卫辉府中等实业学校、河南省立汲县甲种农校(迁址于城内试院,即今汲师)、河南省立第四职业学校、河南省立汲县高级织染科职业学校。抗战期间迁禹县办学,返回汲县后,于马市街袁宅(汲水镇政府)重新开办。汲县解放后,先后改名为太行公立卫辉职业学校、平原省工业学校(迁新乡)、郑州纺织工业学校(迁郑州)、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后并入河南工程学院。 法文学堂。宣统三年(1911),为给京汉、陇海两铁路培养职工,法国人在汲县南门里天主教堂内创办法文学堂一所,修业期3年,学校不收学费,另外还供给伙食和书籍文化用具。教员除3名法国人讲授法文、圣经外,另聘中国人担任国文、算术课。该校第一年招生3班共百余人,因其待遇较好,就业有保障,有不少外省外县前来就学者,学生很快增加到600余人。1928年,该校停办。 初等学校 汲县商立第一初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汲县盐商经理人刘伯绅会同举人王玉山,以及盐店街士绅段培初、王用吉、李兴周、张少泉等人发起创办。王玉山任堂长,段培初为学董,设四个年级,每个年级1个班,以盐税为经费。该校今为汲水镇第四完全小学。 城内初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潘莹轩等人在县儒学处创办,今为汲水镇第一完全小学。 官立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汲县知县裘祖锷在德南街杨氏住宅处创立,今为汲水镇第二完全小学。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规模较小或开办时间较短的小学堂。如:光绪三十一年(1905),何兰芬等在德北街兴办公立训淑女子小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汲县知县裘祖锷在城内试院开办公立第一两等小学堂,李时灿在西街家宅开办私立两等小学堂,王锡彤改家塾为女子小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城东梨园、纸坊两村在东岳庙办公立两等小学堂,英国基督教会在城西南徐庄北开办群英初等小学堂、育英女子初等小学堂。宣统二年(1910),英国基督教会又在城内曹营街办福音小学堂,等。 ![]() |
|
来自: laoxuesheng > 《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