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21.桂枝汤

 jr780425 2022-02-20

辛温表剂呢,第一个麻黄汤之后,下面我们要说的第二个方剂叫桂枝汤。

桂枝汤的这张方剂仍然是巜伤寒论》的方子,那么这张方剂呢,因为它的配伍结构非常的严谨,所以呢,有一个医家叫柯琴,他称这个方子叫仲景群方之冠,张仲景300多首方子当中,这首方子最好,群方之冠,因为他的配伍相当的严谨,而且在应用方面范围也相当的广泛,所以我们叫仲景群方之冠。

我们看一下这个方剂的药味组成。

桂枝汤,是由五味药构成的:有桂枝、芍药、生姜、大枣和炙甘草。

方中的芍药指的是白芍,芍药有两种:赤当和白芍。这个方子用白勺。

那么从这个方剂的配伍关系上讲,大家主要记桂枝跟芍药的药量。桂枝跟芍药的药量是等量配伍的,原方当中桂枝用三两,芍药也用三两。也用三两,等量配伍搭配,方歌第一句话就是桂枝芍药等量伍。

为什么要等量配伍?

如果不等量配伍的话,这个方子就变成别的方子,在伤寒论当中呢,这个桂枝汤的变化方一共有20首方子。

如果桂枝加倍的话,叫桂枝加桂汤;

芍药如果加倍的话,叫桂枝加芍药汤; 

或者再加一点叫小建中汤。

所以只有等量应用这张方子才叫桂枝汤。

所以你必须要把这个配伍关系先记一下,

那么这两个药相配伍呢,我们讲它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就是说它产生什么样配佂意义?桂枝,从性味上讲,桂枝主要是什么性质的,它主要是辛温的,对吧?那么辛味药的作用是不是可以发散,对吧?辛是散的,而白芍这个药呢,白芍的药性呢,它是酸味的。而且这个药呢,它是寒凉的,那么辛是散的,而酸呢是收的,这样的话呢,一个是往外散,往外散,散什么呀?需要散的是什么?散的当然是外邪了,对吧?外协需要我们去散,那么他在辛散的同时呢,放了一味酸收的药,收的是什么?收的就是正气,我们要把正气给收回来,不让它受损,对吧?那么如果说它要治疗外邪这个病位在哪?病位在卫分,对吧?外邪不是侵袭卫分嘛!那么这个芍药的酸收主要收的是什么呀?主要收的是营阴,那么这个应该是正气,它是正气,所以在这个里面呢,我们发现了这个桂枝汤,它复杂了,复杂在哪儿呢?既要考虑到外邪的问题,还要考虑到正气的问题两个方面要兼顾。

那么他们使用起来,配伍在一起的结果是什么呢?桂枝把外面的外协给散出去了,而芍药把里边的营阴给敛住了。那么这样的话,是不是在桂枝发汗的时候就不会再伤营阴了,对吧?不会再伤营阴了,那么这个结构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呢?从这儿看的话,这病人还是有什么呀,还是得了外邪,还是得了表证的,对吧?但是这个表证当中有什么呀,有营阴的外漏,这个病人平素腠理比较疏松,然后受了外邪之后呢,我们这个卫气就得怎么样啊?这个卫气是不是得跟病邪去相争啊,它一相争的结果呢,就导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保护营阴了,没有卫气的保护,那营阴就怎么样,就外泄了。那么你在这个时候,这个病症的处理过程当中,外邪,我们讲它唯一的一个解决方法就是什么法?就是汗法,我不出汗,别的方法都不行,但是呢,你在一出汗的时候是营阴就更加外泄了,那么你在这个时候既要把外邪去啦,还要把正气给保护住,所以这个时候才需要桂枝跟芍药等量配伍的关系,我们讲它的比例关系是1 : 1的,必须是这个关系,换一个关系就不是这个方子了。

所以呢,我们讲这个方子是桂枝是调卫的,对吧,芍药是和营的,所以两个药合在一起,就叫什么调和营卫,这是桂枝芍药等量配伍的意义。

那么加入点生姜,生姜的药量还不小,加了三两,那么它加入了之后,是不是增强了桂枝发汗解表的作用?对吧,增强了桂枝发汗解表的作用,而大枣的加入呢?大枣它是一个补气药,对吧,那么补气药的加入是不是可以增强白芍这种养阴的效果呢?对吧,那么他是给他提供帮助的,最后炙甘草在其中呢,起到了一些调和的作用,起到了一些调和的作用,这就是桂枝汤当中的这个五个药的基本结构。


那么这个结构配伍在一起,应该说发汗的力量怎么样啊?比麻黄汤怎么样,肯定没麻黄汤强,他又没用麻黄,然后还加了一个往里收的白芍,那你肯定没有那么强的发汗作用,那在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我又想发汗,又想去外邪,那我又不能用麻黄,对吧?

所以我们在用法里面需要有一些变化,大家看一下这个它的用法,桂枝汤的用法呢,一共是五条:

咱们先说第一条:上五味釜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视寒温服一升。

我们在这里面提炼出来: 微火煎煮,微火煎煮,煮几次呢?它说微火煮取三升,那就是说只煮一次对吧?煮完一次吃多少?吃一升,那就是吃1/3啦,对吧,试寒温的意思是什么?你尝尝这个汤,它还烫不烫,如果不太烫啦,就喝进去,这叫适寒温服一升,服1/3。

微火煎煮,保证药力。

第二个因为它发汗的力量不够强,所以我们在吃的时候要给他一点帮助,让病人喝上一点儿热稀粥,这个叫药后啜热稀粥。

什么叫啜?实际上就是我们在吃热的东西的时候,是一点儿点儿往里吃的,对吧,这个叫啜,别烫着,啜热稀粥。


啜完了热稀粥就有什么好处的:

第一个是不是它有一个补益中焦,助药力的作用;

第二个,啜完热稀粥,它是帮着发汗,发汗力量强点儿,那么他要跟麻黄比呢,当然比麻黄差很多了,对吧,但是也增强了桂枝汤本身发汗的作用。

第三条,发汗的程度要选择什么样的程度,他说了叫″温覆令一时许,遍身zhezhe,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那也就是说你要取汗,取什么样的汗最好呢?微汗!咱们讲这个zhezhe是在皮肤外面有那么一点汗,叫毛毛细雨,对吧?毛毛细雨,那么这个时候来把这个病邪去除了,那么同时他也告诉你啦,给病人盖上点儿东西,穿上点儿衣服,对吧?这叫温覆取微汗; 

第四条,他又提到了这个吃药过程当中,你要观察。

病人的情况,他提到了,若一服汗出病瘥,瘥就是痊愈的意思,如果吃了一副药,这个病好了还吃吗?那就别吃了,他叫停后服,不必尽剂,对吧?

那么若不汗的话呢,吃完了之后没管用,更服以前法,接着吃第二个1/3,咱们刚才不说前面吃了一个1/3了吗?2/3了,现在如果还不汗的话呢,后服小促其间,你再吃那个最后一份的时候怎么办呢?缩短服药时间服用。比如说,原来隔俩小时吃一次,现在呢,你就一个小时,赶紧吃进去就完了。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你煮的这三份半天儿就都给喝光了,对吧?

那喝完了之后,如果还不好,他说,病重的白天喝,晚上也得喝,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要求你严密观察这个病人的病理变化,服一剂尽,病症犹再者,更作服,再接着吃,如果汗还不出的话,这一天可以吃掉多少?吃到二三剂。

这个是我给总结的第四条,就是吃药的时候,既不能不急,就是说它没好,你得接着吃。你也不能太过,好了呢,就别再吃,别再吃了,这是第四条;

第五条呢,在服药方面,他还提到了要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也就是说呢,咱们总结吧,就是说一切不容易消化的东西,腥的臭的,粘的辣的都别吃,这些影响发汗,对吧,这些影响发汗。

以上是服药要注意的一些内容。

那么你看这个方子,这个方子从组方方面是非常严谨,从他的用法大家也发现了,是不是说的非常的细致,对吧?您怎么吃,怎么煮,最后给病人有什么使用,注意说的都是面面俱到,所以我们这个方子叫他群方之冠是非常有道理。


那么五个药配合在一起,再加上这个用法,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也就是说这方剂呢,会产生什么样的功效?

第一个,有桂枝跟生姜的配合,能够解肌发表;

第二个,有桂枝跟芍药的配合,这两个药合在一起,可以调和营卫。

这是方剂的功效,这个功效大家主要要记就是调和营卫绝对不是一个药的作用,调和营卫是它们俩配合在一起才产生的效果,对吧,才产生了效果。


那么这个方剂呢,你说这样的一个方子,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什么样的病症呢?我们用桂枝发汗,本来就不老强了,再加一勺要牵着它,对吧,它往里拽,这样的结果,治疗的病症肯定是什么?

首先咱们先说是它是不是表证,肯定是表证;

第二个,这个表证什么状态?这是一个腠理疏松的这个状态,腠理疏松的状态,这个状态我们就叫它表虚证。

从症状上腠理易疏松,它就不能保护营阴,这个时候病人就会怎么样,就会出汗呢,对吧,营阴不能保护就出汗。

所以它跟张仲景那个麻黄汤相比较呢,表实证是因为腠理闭塞,它没有汗;表虚证就是因为腠理开放,是个表虚证,对吧?

那么如果说从病邪的感受上,麻黄汤刚才提到了,它叫伤寒,因为寒邪导致营卫郁遏,对吧,寒伤营;

而这个病症表虚证它是什么病邪容易导致这个病症呢?应该主要是风邪,我们在六淫当中讲过风邪的致病特点,风性是开泄的,所以这个病证在伤寒论当中,它的名称叫做太阳中风证。

从病人的体质状态上讲,病人的体质腠理疏松。腠理疏松,在感受病邪的时候,他也容易得表虚证。

那么跟麻黄汤大家对应着来看,表实证的问题,是因为受邪偏什么邪,偏寒邪!而且体质上腠理致密。

而桂枝汤感受的病邪偏风邪,而且病人腠理疏松,这样情况才容易导致这个病症,才容易导致这个病症。

所以呢,我们这个桂枝汤它治疗的病症,大家记一下叫外感风寒,表虚证,而且也叫太阳中风,这是伤寒论当中的称呼。


那么这个病症呢,咱们说一下它的病机,我们应该分析出来这两个结果:

第一个结果呢,外感了风寒之后,首先呢,卫气失和了,对吧?卫气失和了,那么卫气也要跟邪,应该说要去相争,相争的结果虽然没有麻黄汤那个病症相争的那么严重,对吧?邪正相持那么严重,但是在这里面一旦相争啦,是不是卫气保护营的那个功能就怎么样啦,就被削弱了,被削弱了病人营阴呢,就失手了,所以这两个如果合在一起的话,我们叫它什么呢?就叫营卫失和;


二者的状态是不一致的,卫气和邪相争,对吧?而营阴呢,营阴外漏,这个叫失和。另外呢,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呢?叫做卫强营弱。这个卫强代表什么呀?卫强不是代表卫气强盛,代表卫气跟外邪相争交争的那个状态,我们叫卫强。营弱是什么?营阴外泄,营阴不足,对吧?

营阴外泄营阴不足这个病症叫卫强营弱,也叫营卫失和。


那么下面呢,咱们具体看一下这个症候表现有哪些?

首先呢,这个病人大家看恶风或者恶寒,然后伴随有发热,伴随有头疼,那么加上病人出汗的症状,这个状态我们首先辨证为这是不是表证啊?对吧,这是表什么证呢?它因为有出汗的症状,所以我们就把它叫做表虚证,从病机方面我们可以概括出来,恶寒发热,同时并见,这是胃气失和,对吧?那么他出汗,这是什么?这是营阴失守。而头疼,也表明了他有一些经脉的不利,对吧?有一些经脉的不利,那么这是第一证。这组证是桂枝汤的主要症状。主要症状,主症。

那么下面的一些兼症,它有一个证呢,叫鼻鸣干呕。鼻鸣干呕,鼻鸣就是鼻子在那儿叫唤。鼻子那儿叫,什么时候鼻子会叫呢?鼻子不通气儿啦,或者里面有鼻涕的时候,对吧,你一喘气儿里边儿咝咝咝的叫,这叫鼻鸣。

鼻呜跟哪儿有关呢?跟肺有关,肺跟哪儿有关,肺跟卫有关对吧,这是肺气失和了。

干呕是胃气失和的表现,对吧?胃气失和,为什么胃气也失和呢?因为肺和胃之间有经脉联系。它有经脉相通的这么一个关系,所以在肺气失和的时候,也容易导致胃气失和,我们把它归纳在一起,这是肺胃失和的病症。肺胃失和导致的,这是这个病症的兼证。

另外呢,书上还提到了一个鉴别诊断的症状,大家看一下书,他说不渴,这不渴,肯定不是病人叙述的,对吧,那么肯定是大夫呢,在看病的时候会问到病人呢,有口渴的症状吗?他说不渴,那不渴给你一个什么提示,如果我们现在病人口渴啦,你看现在病人又发烧,对吧,病人又出汗,病人还口渴,这三个症状要合在一块儿,这是什么证?又发热,又汗出,又口渴,这是不是热证,对吧?那现在是不是热证呢?不是,所以这不渴,主要为了排除热症的出现,主要为了排除,这是一个鉴别诊断的症状,所以这也不能列为我们症候当中的其中一个症状,对吧,这病人不会有这个症状。

那么舌和脉的表现,舌苔是白的,脉相是一个浮缓脉,浮缓脉,浮脉还是邪正相争的表证,而缓脉呢,实际上他是为了跟这个前面的麻黄汤去对应,麻黄汤内脉相是紧脉,对吧,这里面没有那么紧,甚至脉相可能有一些弱的现象,是因为他营阴外漏了,是因为他正气不老足的,他出现了这个,这个大家不能把它理解成是我们学过那28部脉象当中的一个,不是那个脉,就是说有点无力的状态,这叫缓脉

那么这个病症呢,整体的证候大家发现了,我们把这个主要的症状总结一下的话,主要这病人肯定会出现的症状:恶寒、发热、有汗,这是最关键的,对吧,这是最关键的,然后其他可能会伴随有什么症状呢?可能这个肺经会有一点影响,比如说鼻子这儿不痛快了,对吧,有点儿鼻涕啦,有点儿咳嗽啦,这不都是肺经的症状吗?还有一些什么呀,病人可能胃口不太舒服,这个没有什么食欲,甚至呢,吃完饭之后有点恶心,这都是胃经的症状,这些都是什么,都是兼证。

那么这个病症如果分析完了之后呢,应该说结果还是什么?表症吧!还是表证,表证我们还要选什么法?还要选汗法,汗法是肯定的,但是现在需不需要再用麻黄汤那样竣汗的方法?这时候不需要,本来腠理就开着的,你就不需要再打开腠理啦,对吧,那你这时候这汗应该选什么样的汗法呢?比较缓的吧,这个缓汗的方法,那么缓汗怎么实现呢?首先麻黄不需要,对吧,麻黄不需要,这时候解表只用一个谁就行了,只用一桂枝就行了,可是光用桂枝呢,又一个问题了,你桂枝光用上了,把这个表的汗也出来了,出完汗之后,是不是里面的营阴更外漏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光一个桂枝还不行,还得有一个保护营阴的药物,这样跟桂枝协同发挥作用,才能产生效果。这个就是我们后面要给大家讲的这个配伍,配伍意义: 

咱们看一下这个方剂当中的用药。

那么首先呢,我们讲这个汗法,选择药物,这个方剂汗法再选的话,他没有选谁呀,没有选麻黄,这时候选的是桂枝,桂枝在这个方剂当中发挥的作用呢,它主要解决了哪个问题啊?主要解决了这个病人外邪的问题,对吧,那么这个药应该说针对这个卫气跟邪相争的这个局面,它去解肌发表,另外它也发挥了这个通畅经脉,解决头疼的问题吧,对吧?那么这个药针对了这个病症的主要矛盾,为什么病人会出汗。为什么出汗?是因为卫气不能保护营阴了。为什么卫气不能保护营阴呢?那就是因为有外邪了,如果没外邪自己可能还行,对吧,一来了外邪就没有力量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呢,桂枝在这个方体当中应该是什么成分?应该是君药!针对了主要病症解决了问题,那么这个药呢,是君药,那么在使用它的时候,我们就解决了外感的这个病邪卫分的问题。

另外的一个问题呢,我们考虑了这病人是不是已经出汗了,刚才咱们提到表虚证的主要症状就是出汗嘛,对吧,他已经都出汗了,那为什么我们还要用汗法呢。这个在我们书上33页,大家可以看那个方解的第二自然段,这里面原来的出汗原因是什么?原来为什么病人会出汗,那是因为卫气不能护营了,对吧,不能外守了,然后营阴外泄了,那么在这个时候的出汗,这个汗叫什么汗呢?有一个医家叫曹颖甫,他把这个汗叫病汉。他叫病汗,那么这个出汗是不是要影响我们后面的冶法呢?他出着汗,我们还用不用汗法?还用不用,他出着汗了,我们还得用汗法,因为什么?他出的汗是因为邪正相争,因为有外邪,对吧?那你解决外邪的唯一方法就是什么?就是要用汗法。那么如果你给他病人吃了桂枝汤了,病人也出了汗啦,那个汗叫什么呢?那个汉觉药汗,药汗出来之后,病人就不再怎么样啦,他就不再恶寒发热了,对吧,那些症状就都解除了,这个汗叫药汗。

在这里面,桂枝大家主要要知道,就是说它自己呢,这个发汗的作用跟他以前的那个出汗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个病汉和药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你也应该会解释,病人为什么已经出着汗了,你还要用汗法。对吧,这一条非常关键,这条非常关键。

那么在这个同时呢,我们又用了一味芍药,这芍药我们知道呢,本身是一味养血药。它是一个血分入药,入阴分的,对吧?它能够滋养营阴,另外刚才我们说借着它这种酸味,它可以干嘛呀,酸就可以收敛,那么这样的话,两个作用,第一个呢,它能滋养营阴,滋养营阴就解决了什么问题啊,他出汗呢,对吧,他出汗本来就伤阴,然后你再用了汗法呢,它又伤阴,所以这时候你是不是得保护着点儿,滋养着点儿,原因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问题,我们再用桂枝发汗的时候,不希望它把营阴再给耗伤了,所以在它把外邪散的时候,把营阴怎么样啊,往里收着点儿,这个时候叫做敛阴止汗。两个作用,(芍药)一个是滋养营阴,一个是敛阴止汗,这个药在方剂当中完成了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这个营阴失守的问题,对吧?这个问题跟外邪相比较,它是第二位的,所以这个是什么呀?这是一个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这个药应该是什么成分,这是臣药,那么两个药相互配合呢,应该说在方剂当中要发挥几个作用,这书上呢,给大家写了三条儿,大家可以看一下,那33页方解当中,他说桂芍等量合用,喻意有三,有三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什么呀?这个病症是不是又有卫分的邪气,又有正气的耗损,对吧?所以我们需要怎么样啊?营卫同治,邪正兼顾

第二个问题,我们把这两个药放在一起,还有互相帮助的作用,它叫做相辅相成,那么怎么帮助的呢?这桂枝如果有芍药的话,有什么好处啊?我用桂枝的时候是不是想出汗呢?如果你里面的阴都不足,那我们出得了汗吗?没有汗源对吧?我拿芍药给他提供汗的来源(以滋汗源)。那么我想滋养营阴,我用芍药去滋养营阴,但是滋养营阴这个过程需要我们身体当中的气化作用,气化作用的实现靠谁?靠桂枝,桂枝就是一个温阳化气的药物,所以这两个药合在一起,又是一个互相帮助的作用。那么书上说呢,叫桂枝得芍药,使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呢,则滋而能化。

然后呢,我们最后一条儿,这两个药合在一块儿呢,还有一个互相牵制、互相制约的作用,这个叫相制相成,怎么制约的?桂枝有了芍药怎么样啊?桂枝有了芍药之后,那桂枝往外散,是不是就被牵制点儿里边的营阴别让它出去,对吧?那么芍药跟桂枝配在一起呢,你是不是在出汗的时候有一点补益的作用,这个时候让出汗就不在伤阴啦,所以第三条叫什么呢?叫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有补,这是这方剂当中最关键的一个配伍结构,桂枝配芍药,这个需要大家注意。

在桂枝汤配伍这两个主药的同时呢,这方子还有三味药,一个呢是生姜,生姜呢,在我们中药当中呢,它也是辛温解表药,对吧?那么在这个桂枝汤里面,生姜的药量也比较大,生姜三两,那么三两的生姜,第一个方面可以加强桂枝解表的作用,第一个作用它叫辛散表邪,另外呢,针对我们刚才提到的肺胃经脉相连,病人有鼻鸣和干呕的这个症状,我们需要降逆和胃。对吧,生姜也有这方面的作用,那么它在这个方剂当中呢,第一个它增强了辛散解表这样的一个功效,另外呢,这个药也治疗了一个次要的兼证,所以这个药应该叫佐药,这是第一个作用,那么他呢,主要是增强了桂枝辛温解表散寒的这种效果。

那么除了生姜呢,还有一个大枣,大枣是中药当中的补气药,它是中药当中的补气药,那么大枣加入了之后,第一个,益气和中的作用会出现,那么益气和中也就是说要把中焦补好了,补好了中焦脾,脾是什么呢?在基础里面,脾叫气血生化之源,对吧?如果你把气补好了,是不是你想化生什么就有来源啦,对吧?那我在这个病症当中主要可以化生什么呢?我配上大枣之后,是不是可以达到滋脾生津的作用。另外如果大枣跟桂枝相配合的话,实际上也能充实胃阳。这是大枣在这个方子当中要体现的作用,那么它呢,帮助芍药,帮助桂枝,这个药仍然还是一个佐助药。

在张仲景的300多首方子当中呢,有人统计过,就是他这300多首方剂呢,一共有58个方子用大枣的。58个方子中大枣,那么其中只有十三个方子大枣单独应用,而剩下的40多首方子都是大枣跟甘草一块儿用的。那么这样一块儿用有什么效果呢?两个作用,第一个是不是生姜可以调卫,大枣可以养营,对吧?这个结构叫调和营卫,在这个病症当中尤其关键,因为它主要的药(桂枝配芍药)就是调和营卫的。第二个我们讲大枣是不是可以补脾生姜可以和胃,这个结构叫调和脾胃,也叫补脾和胃,那么脾胃的调和结果就是使得我们气血生化有来源,气血生化有来源。

另外一个问题,如果脾胃的功能好了,是不是你吃完了药之后,他也能够很好的发挥作用,对吧?所以在很多方剂当中,经常我们要放几片生姜,放几个大枣,要起到这个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这是姜和枣配在一起的作用,叫调和脾胃,调和营卫。

那么在这四个药当中,我们最后又用了一个药叫炙甘草。那么炙甘草的作用呢,第一个是不是我们这些要需要我们去调和呀?对吧,需要我们去调和这个所有的药物,因为既有辛散的,还有酸收的,对吧,既有驱邪的,还有扶正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呢,首先炙甘草的作用,它有调和诸药的作用,这个是什么成分?这是使药!

另外呢,在内经当中呢,提出了一个理论,就是中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既有本身药物的作用之外,还有药物在他的性和味之间相互配伍的这样一个效果

那么炙甘草呢,因为从它的味来讲,它是甘味药,而桂枝呢,它是一个辛散的药物,对吧?那么辛味药和甘味药放在一起,有化阳的作用,辛甘可以化阳,化阳主要化的是什么阳?主要是为了助胃阳

那么炙甘草的甘味,如果跟芍药的酸放在一起的话呢,这个酸和甘合在一起可以化阴,化阴呢,就可以加强养营阴的作用。

所以我们发现这方子只有五个药,实际上它之间的这个结构关系呢,还是非常的巧妙的,对吧?结构非常的严谨。

以上是桂枝汤五味药相配伍的意义,那么主要我们把这五个药如果提炼一下的话,这个功效应该叫什么?这个方剂,第一个它具有解肌发表的作用,因为吃了这个方子确实要发汗,对吧,确实要出汗。第二个我们这个方子还能够解决营卫的失和问题,解决营为的失和问题,那么借着这个关系呢,我们后世,不是,不是光后世,连伤寒论当中,桂枝汤都演化成若干个方子。



(桂枝汤的加减变化)

我们如果这样看的话,大家看桂枝、甘草和大枣儿,这一组结构可以干什么?桂枝可以温阳,对吧?甘草和大枣是不是可以益气,那么这个结构是不是一个温补法,温补法治疗什么呀?阳气不足的病症,对吧?而勺药本身的养阴是不是可以解决阴液不足的情况,那么这个方子也就是说如果变化一下的话,是不是可以达到调阴阳的目的?比如说我们现在想以温补阳气为主,那我们这个方子的药量要变,第一个桂枝的药量要增加,然后我们这个方子再加一些温补阳气的药,

(小建中汤)

有一个方子加饴糖。饴糖也是补气药,温补阳气的药物,加了饴糖之后,桂枝呢,药量也不少,但这方子芍药药量也很多,那芍药加倍了,因为芍药养血,那我们这个结构能干什么呢?温补阳气可以治疗阳气不足,那么因为阳气不足,是不是气血生化之源就没有了,那么接下来就是阴血不足,那么阳气也不足,阴血也不足,但是以哪个不足为主呢?以阳气不足为主,所以这个方剂重用的就是饴糖。重用饴糖,再配合这些温补药,这个方剂的名字叫小建中汤药,治疗中焦的阳气不足,气血生化无源的这样一个局面,所以呢,我们这个方子就变成了一个建中焦的方子叫小建中汤。


(当归四逆汤)

么如果呢,我们(桂枝汤)这个方子芍药加倍,芍药加量,然后大枣也加倍,那么再加入当归,加入细辛,加入通草,这张方子叫做当归四逆汤,也是张仲景的方子,那么这个方子你想芍药的量不小,而且大枣还加倍了,这些就保证了往哪去走啦,往血分走了,对吧?那么再加上当归,当归不还是养血的吗?而且通草跟细辛具备有通经脉的作用,所以这个方就到哪儿去了呢?一一厥阴肝经!解决肝经的阴血不足,阳气虚弱,又受了寒邪这样的病症,那么这个方子就以什么为主啦,以养血分为主了。

所以呢,你这个桂枝汤如果有适当的变化的话,他能发挥很多的作用。

那么就桂枝汤1 : 1的这种关系来配伍的话,它是我们今天讲的这个桂枝汤调和营卫的结构,如果里边的药发生变化的话,那么它既可以这个温阳,也可以养阴,整体是一个调和阴阳的结构,是一个调阴阳的结构。

那也就是说是不是外感病我们可以用桂枝汤儿,内伤杂病呢,我们也可以用桂枝汤,但是是需要变化,需要变化的,所以呢,我们在后面我们要学三张方子,小建中汤,当归四逆汤,还有一个炙甘草汤,就是新的阴血阳气虚弱的那个方子,也是桂枝汤变来的。

所以这张方子呢,使用的范围要比麻黄汤要大得多。大家看那个33页的倒数第二自然段,本方的治疗范围呢,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以及后世医家的运用情况来看,不仅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还用于产后、病后体弱等营卫不和而导致的病症,这就是因为本身桂枝汤呢,能调营卫,也能干什么呀,也能调阴阳,他也能调阴阳。

所以徐斌说的这句话特别的好,叫做,桂枝汤,外证得之,什么叫外证?表证!对吧,那么它就能解肌和营为,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桂枝汤,如果内证得之,就是内伤病,对吧,那么这张方子可以化气调阴阳,调阴阳这是一个高度概括,高度概括。这是桂枝汤呢,我们在应用方面应该了解的,就是说呢,如果想解肌发表,我想治疗表证的话,桂枝跟芍药怎么配伍?等量配伍;如果我想温阳为主,那温阳的药物多一点,对吧,如果我想养血养阴,那么养血分的要用多一点,那么你还可以适当的加入其他的药,这样的话,就把我们这个方子变化成若干种方子了。

那么伤寒论当中,刚才我提到了就有20多种这个方子,都是桂枝汤变化来的,这是我们这个方剂的应用范围。

那么这张方剂呢,从配伍方面呢,教材当中给大家概括了16个字,叫做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

前面那三条都是说的治疗表证的时候,对吧,他们具有的这个意义,发中有补,发的是桂枝,补的呢是芍药,散的还是桂枝,收的还是芍药,邪正兼顾,仍然还是这两个药。

那么最后一条也提到了,这个方子还能调阴阳,对吧,阴阳并调。

那么我们最后一点呢,大家需要考虑一下,就是桂枝呢,不是往外散的嘛,芍药是往里收的,这俩药一块儿会不会就给消灭了这个作用,这个作用会不会抵消了,一个往外拽,一个往里拽,那这俩作用会不会抵消呢?我们刚才了解了,就是刚才咱们说的这两个要是作用的位置不一样,哎,这个非常的关键,你如果都作用在一个位置的话,那当然是抵消了,它作用在两个层面,所以这个结果呢,是一个去外邪,一个养正气,这是不会得到抵消的这样一个效果。那么配伍我们了解这16个字。

那么最后我们这个方子在运用方面呢,它是两个方向都可以:

第一个呢,它是治疗表虚证的一个基础方,表虚证用桂枝汤,大家了解表虚证的主要症状是什么?恶寒发热加有汗,有汗非常关键,叫表虚

然后这张方剂还是一张调和营卫,调和阴阳的代表方,尤其调阴阳大家需要了解,调阴阳需要了解。

所以这张方子即是外感病也可以用,而外内伤杂病呢,也用得上这张方子。

第二点,那么外感风寒,表实无汗的要禁用!为什么要禁用?表实无汗,我们需要怎么治啊?哎,我们需要竣汗,对吧,你这个房子本来桂枝就没多少强的发汗作用,再拿芍药一酸收,这时候更解决不了这个这个出汗的问题了,所以这个情况不能用。

那么麻黄汤、桂枝汤,却能协同应用,你比如说病人开始的是表实证,我们先吃哪个,哎,先吃麻黄汤,吃完了麻黄汤呢,病人出汗,出完汗之后可是还有一些恶寒发热的症状,这时候麻黄汤还能接着吃吗?一有汗了,麻黄汤就不能吃,这时候就换哪个啦,就换桂枝汤了,哎,你可以这样协同应用,倒是可以,表实无汗的,用不上桂枝汤。

最后一点呢,这张方子在现代这个疾病当中,我们外感病的,感冒、流感等等这些可以用,但是原因不明的,低热病后,产后的低热,还有一些多形红斑,这些皮肤病的这个情况也用得上桂枝汤,我们讲了,只有两个证同时并见的时候,我们叫营卫不和,两个证同时并见,恶寒发热加有汗叫营卫不和,对吧,你内伤低热的也有可能出现这个现象,那么这个病症也用得上桂枝汤,也用得上桂枝汤,这是它的临床运用



(麻黄汤与桂枝汤区別)

那么讲完了这个方子之后呢,我们发现他跟麻黄汤有很多长得挺像的,都叫表证,对吧?都是外感风寒都叫表证,但是一个叫表实,一个叫表虚。我们下面呢,要区分一下这两张方子:这个麻黄汤,桂枝汤,这两个方剂呢,从它的主治病症方面,麻黄汤治的是什么证?外感风寒表实证,而桂枝汤呢,叫做外感风寒表虚证。

表实证主要的现象是恶寒发热加无汗,而且脉相是紧脉,浮紧脉;

桂枝汤呢是恶寒发热家有汗,而且卖相呢是浮加缓脉,浮缓脉。

一个表实,一个表虚。

那么从用药上来讲,这两个方剂呢,都用了两位药,两个方剂呢,都有桂枝,都有甘草,对吧?但是如果桂枝一旦结合了麻黄的话,那么这两个药就放在一起能竣汗了,对吧?而麻黄跟杏仁配在一起呢就能宣降肺气了,所以这个结构就发汗的力量很强,对吧,我们叫竣汗。那么如果桂枝放一味芍药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就一个散,一个收,一个汗,一个补,对吧,这个互相帮助,互相牵制的这么一个作用,所以呢,这个药治疗营和卫的怎么样,营和卫的不和,对吧?营卫失和的病症,卫强营弱。加入姜、枣之后呢,这个方剂的作用应该得到增强。

所以呢,我们这个麻黄汤,桂枝汤,先说的两个外感风寒的病症,咱们要区分一下。再有呢,我们刚才也提到了,就是说这个病症的发生,还有一个外邪的因素,还有一个体质的因素,对吧?感受寒邪为主的,腠理比较致密的那个容易得哪个证,容易得表实证;那么腠理比较疏松的,感受以风邪为主的那个容易得表虚证。这是发生的问题,我们应该了解的。这个桂枝汤呢,咱们就说到这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