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畚箕山,硝烟散尽的东海前沿阵地

 寻梦游仙 2022-02-21

离开霞浦,在去福州的路上,路过连江县时,我想起了与马祖列岛隔海相望的黄歧半岛,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震惊中外的“8·23”炮战,为了解那一段难忘的历史,我决定到黄歧半岛的畚箕山看看。

黄岐半岛在福建省的北部,它的北面是三沙湾,南面则是闽江出海口。它狭长的身影如一柄宝剑,斜插在碧波万顷的东海上。犹如厦门之于金门,黄岐之于马祖的最近距离有8公里,站在黄岐的山上,肉眼可以看见马祖列岛绵延的岛影。

来到畚箕山,看到畚箕山离黄镇不远。该地区属海蚀地貌,山多奇岩怪石,海岸嶙峋峭壁,时而惊涛拍岸,白浪连天,时而一波不惊,碧水吻崖。如果将这里的海域与金厦的海域相比,黄马的海域要窄得多。

在这座不大的黄岐半岛上,畚箕山的位置最为显眼,它是黄歧半岛海岸线的一个突出部。畚箕山不高,海拔只有178米,畚箕山是距马祖岛最近的海岸,因此畚箕山是黄歧半岛重要的战备要地。

茂密的木麻和桉树林覆盖了整座山,从外表上一点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里一直是一块神秘的军事禁区。解放军岸防部队在这里安置了海岸炮和高射炮阵地,在山体里开挖了四通八达的坑道。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70年代,整个福建沿海成为东海前线,畚箕山则是海防重要战略高地。上世纪50年代,畚箕山被选作解放军炮击马祖岛的前沿阵地,当年这里曾驻有海军岸防部队一个连,陆军一个营的兵力。

1958823日,福建前沿阵地万炮齐发,金门、马祖顿时烟雾弥漫、弹片横飞。著名的“金马炮战”揭开序幕,此后的炮击成为两岸每天的功课,一直持续到1979年两岸对射的炮战才彻底结束。

随着驻军的撤出,郁郁葱葱的植被又覆盖了山坡,昔日的战地也对外开放,成为当地的旅游景区,迎来了众多好奇的游客。混凝土碉堡中高大的海岸炮正对着马祖,周围不再是神经紧绷的士兵,而是兴高采烈的游客。

走在畚箕山前沿阵地,可以看到驻军撤离后,遗留下来的坑道、战壕、炮台、瞭望台、广播站、军营等遗址。那“8·23”炮战遗迹,水泥柱残骸上的钢筋,历历在目,岁月洗礼,斑然锈迹。

畚箕山共有四座炮台,当年驻军称之为“四大金刚”,炮台内架设有苏式的大口径海岸炮。在两岸紧张对峙的时期,这四门炮成为黄半岛的守护神,保护着过往船只的安全。另外,这四门海岸炮射程可达马祖列岛,因此又被用发射宣传弹。

登上瞭望台上眺望马祖列岛,可近距离看到海中马祖列岛的南竿、北竿、高登3个大岛。马祖列岛同属连江县,地域相连,语系相同,现在台湾也把马祖列岛也称为连江县,真可谓名副其实的一县两制了。

关于这次炮战的原因,还要从解放战争时期说起,当时国民党的国民政府全面溃败,退守台湾。解放军在大陆形势一片大好,解放了除台湾及浙江、福建部分海岛以外的全部国土,并解放台湾进行渡海作战的准备。

退守台湾的国民党政府在美国支持下,以金门、马祖等岛屿为前哨据点,对大陆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袭扰和破坏活动,妄图进而反攻大陆。本来在中国大陆解放后,美国曾一度执行“弃蒋政策”,后因遏制苏联在远东扩张的需要,才改变了这一政策。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作出了武装国民党军队,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的决定。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解放军渡海攻台难度倍增,形成了大陆与台湾隔海对峙的态势。台湾当局也欢迎美军进驻台湾海峡,并与美国签订了秘密军事协定。

朝鲜战争结束后,台湾国民党军始终占有台海的制空和制海权,时常派出飞机和舰艇对大陆沿海骚扰和轰炸。而此时的世界格局也发生了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盟国内部分裂,形成了美苏两大阵营对垒的国际格局。

8·23”炮战发生在美苏对抗最激烈的初期,这次炮战是为了对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试探,为了用有限的军事行动向国际社会表明解放台湾的立场和决心。解放军逐次扫清了浙江外海国民党政府海空基地,解放了浙江沿海的舟山群岛、大陈群岛。

此后,美军顾问团建议蒋介石撤出金、马守军,而蒋介石认为撤出守军将丧失反攻大陆的基地,为了台湾民心士气及安全,国民党军必须坚守金、马。而战争一起还可能造成美苏在台海直接意外冲突的附加效应,会起到反攻大陆雪耻复国。

8·23”炮战的主战场虽然在厦门,但解放军在炮击金门的同时,也炮击了马祖,炮击阵地就安置在畚箕山,畚箕山也成为了打击国民党军的重要战场。如今浓烈的硝烟已经散尽,我有幸踏入当年构建的立体工事中。

在畚箕山游览区的后半段行程中,我看到前方坑道口上方还遗留着当年“一定要解放台澎金马”的标语,这条依旧醒目的标语,似乎还裹挟着淡淡的硝烟。坑道口处于封闭状态,边上排列着一组16个高音喇叭,这里是位于畚箕山的海峡之声黄歧广播站。

海峡之声黄歧广播站,原称福建前线海峡之声广播站,始建于1979年,当时为了加大对马祖居民的宣传力度,军方斥资在畚箕山要塞上建造了对台广播站,广播站由坑道和巨型超音高喇叭两部分组成。

广播站所有精密仪器设备设施都架在坑道内部,巨型超高音喇叭被放置在坑道口,播音设备是运用空气压缩原理将声音传送到对岸的马祖。随着硝烟散尽,两岸关系的渐趋缓和,海峡之声广播站于1997年陆续撤销。

在一块花冈岩石的缝隙间生长出一株榕树,榕树的根系挤出了岩缝,几乎包裹了岩石。这是畚箕山传说的风流树,大概是一种戏谑,或调侃,不过这棵树和岩石已经成为畚箕山著名的风景,让神秘的战地风光,也长出几分生活的色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