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泊木沐 2022-02-21

在古代,知名度最高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读书人通过参加朝廷举办的考试,拥有晋身为士大夫阶层的机会。科举制度始于隋唐,延续了1000多年,但在此之前的读书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西汉时期为了缓和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官员除了世袭任用之外还多了察举制。汉武帝时期,由地方长官向朝廷推荐当地的优秀人才,皇帝再把这些人才集中在一起进行考核,这样的选官制度被称为察举制。到了东汉时期,官场污浊,地方官举荐的人员良莠不齐,让察举制名存实亡。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大权在握,提出了唯才是举的口号。唯才是举有一个问题,当时战乱频发,人口常有迁徙,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才华就成了一个难题。如果仅凭官员考察,太不现实;靠士大夫推荐又容易形成“朋党”。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察举制还是唯才是举都成为空谈。曹操病逝之后,他的儿子曹丕称帝,在他的努力下,延续魏晋南北朝400余年的选拔人才制度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具体实施办法具有可操作性。首先,以郡作为行政单位,在每个郡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中正”官职,中正之下还设立若干位小中正。小中正将每个地方的人才划分为九个品级,然后上报给大中正。大正中进行审核评定,如果没有问题,就把人选名单上报给朝廷吏部,按照人才等级的划分进行官职分配。

九品中正制的出现对门阀制度是个很大的冲击,所以在实行过程中屡屡受到士族大姓的攻击。有些有才华的人,在九品评级的过程中明明等级很高,但无法担任重要的职务。不过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九品中正制还是有进步意义的。朝廷从被动地接受世袭官员,到主动地选择人才,有利于缓和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九品中正制为广大寒门学子提供了一个走入仕途的机会。

魏晋时期,世家大族的权势大到了可以左右朝纲的程度,晋朝的覆灭和士族专政有很大关系。这些士族为了稳固他们的地位,对九品中正制打起了歪主意。首先,士族官员依仗社会关系纷纷谋取中正的官职,到了后期,中正这个职务甚至都可以世袭。士族把评选标准紧紧地握在自己手中,九品中正制也失去了公正性。

一直到隋朝初期,随着天下的统一,士族势力受到了巨大打击,九品中正制终于被科举制度所取代。此后,科举制度作为朝廷选拔人才的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