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王朝最后的傲骨:抗24万清军死守孤城81天,斩杀大清3王18将

 你在我在观自在 2022-02-21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个王朝之间相互替代,在战争中一个又一个的王朝新旧更替。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两个“特殊”的王朝,一个是元朝,那么另一个便是大名鼎鼎的清朝了。

为什么说这两个王朝特殊呢?因为创建这两个国家的首领是少数民族。虽然现如今的少数民族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当时的中原人看来这并不能够长久,所以在那期间出现了许多人反抗起义的情况。虽然都没掀起什么大风大浪,但还是在这期间出现了许多能人和英雄。

阎应元

阎应元就是我们说的自己独守空城81天,凭借着自己的一人之力抵挡住了24万清军,并且亲自斩杀了大清3王18大将,这样的战绩不输于我们所知道的其他名将,那他到底经历过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在崇祯十七年的时候,大明王朝的第十六位皇帝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江山被外人抢夺,被李自成霸占,大军压境、无力回天,心灰意冷的朱由检自杀了。

这时刚要高兴的李自成龙椅还没坐热乎就以同样的方式败战于清军,他被赶回了老家。虽然此时的清军占领了明朝的首都但是并不意味着他就高枕无忧了。这时朱由崧逃到了浦口,被一些老臣接回之后,在群臣的拥立下继承皇位,国号依旧是明。

新政权的确立

想想也知道刚刚被攻打过两次的明朝政权根本不稳定,再加上清军的士气正高涨,所以在清军攻打到家门口的时候,军队军心正是涣散之际,所以清军士气如虹,势如破竹。

清军濒临城下的时候,许多大臣也坐不住了,逐渐的也都投降了,新上任的皇帝也沦为了俘虏。

就在此时为了收服人心的清军将领多尔衮准备采取了怀柔政策,对待百姓采取的是一切照旧,不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所以百姓们也是没有什么过于激动的事情出现。

但是等到一切都完成之后,摄政王多尔衮却出尔反尔,他看着和之前并无两样的国家越看越不顺眼,所以决定既然成了大清的子民,就必须按照大清的律法生活。于是他便改了衣冠、改变当地的习俗、并且改变明朝时期大家的长头发。

其他方面都可以,但是头发是百姓的命,宁死都不愿剃发。民间流传一种说法,头可断血可流,想剃发没门。

大清随后颁布了剃发令,开始强制性剃发,这一法令出现后百姓们都开始说多尔衮出尔反尔,说好的不改变,现在没多长时间就改变想法了,所以百姓们都联合起来抗议,要求取消剃发令。但是并没有效果,强权压制,朝廷开始强制执行,如若不服从便要受到严厉的刑罚。

江阴抗旨

当时江阴地区的人民抗旨不尊,当地的知府便偷摸写信给皇帝说派兵把他们都杀了,但是这封信被百姓们拦截住了。百姓一怒之下,杀了当地的知府并且选举了新的知府开始了起义之路。

阎应元在百姓们的辛苦劝说下,担任了江阴城最高的指挥官。阎应元说了,他于江阴城同在,人在城在,城失人亡。

多尔衮对刚开始的起义并没有放在心上,一共才派兵三百人,但是派去的将士们就没有再回来,朝廷开始重视起来了。

陆续朝廷派大量的将士们去攻打阎应元,但是都被他打败,将士们也没有回来。在阎应元的拼命抵抗下。清军一直无法进入城中。

这使多尔衮十分的有挫败感,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又派了亲王多铎、贝勒博洛和贝勒尼堪带着大军和重炮来攻打江阴城,这才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攻下了江阴城。

攻打这么一个小城,前前后后居然用了24万人,这样阎应元也没有轻易投降,在大清军队破门而入的时候,阎应元想要自杀谢罪,但是被敌军拦住,被俘虏了。后来因为坚决不向贝勒下跪,被折穿了脊骨,最终英勇的牺牲了。

在阎应元被杀后,清朝开始报复性的屠城,大肆杀人,但是老百姓们并没有因此屈服,随后便都英勇牺牲了,就连孩子都不曾害怕,正所谓是英雄带出来的手下都是英雄。

韩国女队长狂追中国冠军,不顾家人反对远嫁中国,造就幸福跨国恋

一家12个孩子都是人才!出了1位省委书记,1位上将还有1位主席

复旦天才研究生向室友投毒,判以死刑,200位师生联名为他求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