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市热点:师古造化 笔墨乾坤 乱石垒书法创始人姚国秀作品欣赏

 本市热点 2022-02-21

                                 笔者:李靖

铁画勾祁连,

雄心垒巨川,

千山万壑墨中展,

一笔乾坤转。

    齐鲁书院门,翰墨飘香,有一种浓郁的艺术气息,这与厚重儒家文化的熏染有很大关系。文以载道,中国书画承载的是国人的道德观念和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从书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传统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哪一门艺术能像中国书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中国书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我的图像、人的性情。所以,从书画艺术的风格,能窥见一个人的经历及人格,艺术的经历也是人格完善的过程。姚国秀老先生的艺术经历及风格恰好阐释了这一事实。

    中国书画作为东方艺术的典型代表,当代中国艺坛可谓多元纷呈,再也没有了单一的模式,谁也无法再拿出一个被大家普遍接受的标准来品评现实中的书画家了。所以,评述当代中国书画艺术何其难!作为当代艺术批评家或评论家,理应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认识判断,设定出属于自己的标准,客观公允地观照当代艺坛。

    姚国秀老先生的书写得好,画也画得好!我这么说或许恰好是他的风格与艺术追求正合于我所设定的标准。我认为在当代书画家中,他是难得的十分出色的。相对而言,姚国秀的作品比较倾向于为续接传统而不惜努力的艺术家,始终坚持着传统书画的笔墨造型,其作品是传统的,古典的,但又有新意,绝非重复古人。所不同的是,他既受传统书画的笔墨较大的影响,但又在不断地超越传统,他的作品生活气息更真实,更浓厚,意趣也更强。如果要说当代中国书画家中真正能有自己风格的,那么毫无疑问,姚老先生便是最典型的一个。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其《诗格》中论及诗的境界时,认为诗有三境界,即物境、情境与意境,三境具佳者乃为好诗。中国诗书画一律,姚国秀的书画之所以好,我想可能就因为他的作品同时获得了这得之不易的三境吧。

物境——度物象而取其真

    作为造型艺术,中国书画同样重视塑造对象形态,虽然它不同于西方古典绘画刻意于表现对象的“视觉”真实,但对“物”之形态的表现仍属首要任务。所以,古人十分重视“物境”的表现。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首先强调的便是“师造化”,即对“物境”的追求。荆浩则有“度物象而取其真”,其“真”境获得的前提,是基于“度物象”的手段才得以实现的。王履说得更明了:“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 “物境”乃为中国书画家们追求的第一境界,亘古不移。

    有些画家干脆把这一“自然”叠合在前人表现的“自然”之上,于是就有了程式化的便利。“物境”成了躯壳,书画家们更热衷于笔墨趣味的表现。“物境”被“情境”所淹没,这就难免千人一个“情”,一个“意”。近代学人们所抨击的对象当为这一微式的“传统”。

    20世纪中国书画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对这一“物境”摄取的纠偏过程之中。这一时期凸现出的大师级书画家,如李可染、傅抱石、潘天寿,没有一个不是重“物境”和表现“物境”的高手,可能更感于这些先贤们作品的盎然生机,这是时代情致的链接所致,亦或是他在体验生活、观察生活过程中,更为“物”之所役,他把握住雄奇、雄壮、雄浑的三种特征来诠释作品的阳刚大气,将人的精神气质赋予书画物象中,因而,在个体身上所表现出的大气魄,也是基于情感深化,形成人格化作品。从而将个体的精神诉求通过虚实、浓淡的笔墨关系加以表现,最终契合于不同情景氛围的气韵中,形成了一种艺术情境与笔墨之境相融合的沉郁与激宕。于是便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狂热。他的小幅作品与长卷宏制,无一不是自然或生活的场景真实写照。就因为有了这一“物境”的呈现,他的作品更多了一份怡然自得。

情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白居易有诗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件好的艺术品首先以“情”而感人,表现“物境”的最后目的还在于传情。姚国秀画面的“情境”有着较为丰富的内涵。首先,是他对书画依恋之情的流露,由于多年的文化积淀艺术修养,加上自己的天资和勤奋,出手不凡,进步神速,成就显著,令人刮目相看,惊诧不已,被人称为一种“文化现象”。感于齐鲁大地民情民风有关。成就了其作品阳刚大气的风格,其作品古朴大气,刚劲有力,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乱石垒”书法被誉为中国“乱石垒”书法第一人。这是应当更值得我们特别肯定的“情境”追求。

    笔者从他的画面感受到了一种文化的品格,那种游离于古代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的一种高尚之趣。在他书画 “情境”塑造中,更重要的还是其诗意之情的张扬,姚国秀的“情境”,正是有效地将山东人的质朴与文人的修养,复合在山东人性格豪放的诗意情怀之上而得以表现,这是生活的偶然与艺术家的主动追求共结的佳境。是由他的情感追求和艺术实践逐渐形成的。他用美学理论升华自己的艺术实践,总结自己走过的艺术道路,从意境,技法摸索出一套自家套路,完善自己的美学主张,从而开扩我国书画的表现领域。

意境——能到古人不用心处

由“意”而得“境”,是姚国秀作品的突出特征,这其中,他先由形入手,运用笔墨书写石的“姿势”,而后写胸中意象,传达石的“动势”,最后,运用笔力,借助审美体验与想象,完成书画表现的“气势”。 正是因为“势”的连贯形成动态捕捉,其书画之“意境”自然而然进入了极佳境地。

其代表作《发财鱼》,更是令人拍案叫绝。他的画,也体现了他为人处世的一种特质,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尚圆。所以在他的绘画作品中,以圆润映衬硬朗,以灵动折射骨气,以飘逸反映德义、以情趣阐述哲理。

姚国秀作品笔墨扎实,不求张扬,他用自己的情感语言而不仅是笔墨,塑造了一种由形传神、充满气度的意象,当把这种心灵的体验进行不断的深化、拓变与升华的时候,自然地与这山这水实现了交接,而我们欣赏到的正是在学养、阅历、审美因素构成下的一颗最真实的心灵,一个热烈而真切的书画世界。

                    艺术评论家  李靖

                   2022年元月20日 写于北京

                               

姚国秀,男,号就木前人,中国“乱石垒”书法第一人,国家一级书画师。1951年生于山东文登市。1970年入伍,戎马二十年,后转业地方工作,现居定济南。自幼聪颖好学,工作之余,爱好广泛,特长文学创作、绘画书法、集邮收藏等。长年坚持、废寝忘食、临池不辍。曾在各种报刊发表过通讯、小说、诗歌、杂文、剧本及报告文学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早在二十年多前就采访过省内著名书画家张彦青、陈全胜、吕学勤、刘尧等大家,成文《瀚海弄潮》、《跃马千里丹青路》、《慈心善举大爱无言》等长篇人物通讯,被山东省文联《齐鲁丹青谱》、济南市政协《济南近现代书画名家》等大型文学书刊收录。近年来,深受身边艺术家朋友的熏陶和影响,开始迷恋书画艺术学习和创作。由于多年的文化积淀艺术修养,加上自己的天资和勤奋,出手不凡,进步神速,成就显著,令人刮目相看,惊诧不已,被人称为一种“文化现象”。姚国秀先生书法擅长行草、汉简、曹隶及魏碑,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创立了独有自己艺术风格的“乱石垒”书法,其作品古朴大气,刚劲有力,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乱石垒”书法已经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颁发了《作品登记证书》,“乱石垒”书法知识产权获得了国家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姚国秀先生在绘画领域也有自己风格和特点,尤擅画鱼,其创作的整张大鱼《发财鱼》,令人叫绝。如椽巨锋,肆意挥洒、水墨浸淫、浓淡有致、干湿相宜,拙巧兼顾,既有高古传承,也要时代创新,加上构思巧妙,寓意深邃,情趣盎然,赞谓“国秀之鱼,华夏第一”。姚先生创立的乱石垒书法形式、《发财鱼》及重彩梅花系列作品,深受市场追捧,已成为先生驰骋艺术品市场的标志性的品牌。其作品收录在《笔尖上的中国——盛世图腾》一书中,与欧阳中石、刘大为、张海等大家同列其中。鉴于先生取得的显著成就,先后获得“中华艺术家形象大使”、“最受人民喜爱艺术家”、“2019年度杰出书法家”、“艺术贡献奖”等等荣誉称号。

    姚国秀先生现任全国书画名家创作交流基地秘书长、《中国艺术收藏》杂志编委、中国书法学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山东三希堂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北方书画院副院长。

编辑:红雷 · 投稿或订购作品:请留言 今日10万+榜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