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六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入围散文作品——《这山、这水、这城》

 萧逸帆520 2022-02-21

这山、这水、这城

/姜红霞

这城,青山相依、绿水相伴、因水得名、以茶闻名、人杰地灵。这就是中国名茶之乡、贵州最美乡村——湄潭。让我们一同来感受、来沉浸、来分享这山、这水、这城的生机盎然吧!

湄潭的山呀,很青!最具代表的有象山、云贵山、仙谷山。

象山位于县城象山大道南侧,此山由南往北伸出长长的鼻翼,远远望去神似象鼻,故曰象山。1939年,在这海拔1200米的山上就种植着民国中央实验茶场最早的茶园,它是中国现代茶业的发端之地,中国若干现代茶产业和科研的基地、项目均在这里进行,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风景优美、生态优良、体量巨大,乃中国的茶叶名山,于2013年建成茶博公园。园内每隔一段距离都有一条古朴的木栈道弯弯曲曲镶嵌在浓郁的绿丛中,还有几条崎岖的公路蜿蜒盘旋至山顶。站在山顶观景台上,能将整个湄潭县城尽收眼底,别有一种意境。尤其是阳春三月,樱花粉嫩,茶山碧绿,一片生机盎然,美如画卷,人们纷至杳来,到象山踏青赏花、健身、采摘、放风筝,倘若能在这里邂逅一场浪漫的爱情,牵手漫步樱花树下,倾听茶园与樱花对吟,好生浪漫!

云贵山位于兴隆镇,距县城约8公里,最高海拔1715米。因山高林密、常年雾气环绕而得名。山上有千亩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云贵山茶叶的独一无二,乃全国唯一兼具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茶叶产区。绿浪翻滚、漫山茶香、云层叠翠、屋舍俨然,倘若人间天堂,时常让观日出、赏云海、避暑、摄影者们流连忘返。

仙谷山位于鱼泉镇,距县城约5公里,最高海拔1500米。因奇峰怪石于朝晖雾霭中飘若众仙而得名。山体连绵起伏、分布着众多溪流、瀑布、洞穴、奇峰、峡谷,秀丽壮观,终年郁郁葱葱,云雾环绕,是露营、徒步、攀岩爱好者们心驰神往的好地方。

湄潭的山远不止这些,它们虽没有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中岳嵩山之峻,北岳恒山之幽,南岳衡山之秀,它却是屹立在贵州高原上独具特色的“金山、银山”!

湄潭的水呀,很绿!湄江河从团林缓缓南来,二水颠流汇为深潭,百里湄江两岸杨柳依依、林木葱郁,似一条翠绿的玉带,将湄潭城乡缠绕、点缀得更加妩媚。

茶余饭后,城里的人们总喜欢绕着河岸的人行步道走一走,一边谈笑风生,一边享受二十里滨江风情。周末假期,骑行者们总喜欢成群结队的驰骋在河岸边的砖红色自行车赛道上。炎热的夏天,人们总喜欢三五成群的浸泡在湄江河这个庞大的天然游泳池里,尽情享受翡翠般江水带来的那份惬意。

在老城湄江桥至花园桥河段,还常有精彩的独竹漂表演。一根根竹漂、一排排竹筏荡漾在碧绿的江中,一群群年轻小伙和姑娘们在独竹漂和竹筏上吹着笛、弹着曲、舞着姿、对着歌,尽情的演绎着幸福生活,那份惬意与舒心甚是悠闲,时常引来不少行人驻足观赏、拍摄,将灵秀的湄江河点缀得更加风情万种。

湄潭这个贵州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可谓是好山好水出好茶,湄潭的茶园总面积约60万亩,规模壮观,像海一样宽广。在永兴镇就有世界上连片面积最大的茶园,约4.3万亩,号称“中国茶海”。

倘若要来看茶海,进入茶海景区后,要么乘观光车、要么步行,置身于浩淼茶海,拍几张照是少不了的,或拍个抖音、或体验采摘、或练一组瑜伽、或来一场骑行、或观一场山地自行车赛,登观海楼更是少不了的,在观海楼上一边品着香茗、一边观看动作麻溜的姑娘们欢快的采茶、一边感受茶海延绵的壮观,还可观晨曦看日落,那情、那景,你若不沉醉,我都不信。

一山一水、一园一岭、一村一城,在湄潭,你分不清是城在茶园中、还是茶园在城中,人文与山水浑然天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要不,怎么会被评为全国宜居十大县之一呢?

你见过10万栋“小青瓦、白粉墙、红柱子、雕花窗、转角楼、穿斗枋、坡屋面样式的黔北民居错落有致的呈现在青山绿水之间的那种美吗?约吧,我在这里等你!

来国家级“文明村镇”和“新农村示范点”、“中国式的欧洲农村”、“十谢共产党”发源地——田家沟,观一场田家沟人发自肺腑自编自演的“十谢共产党花灯剧”,你会感受到楼台亭榭、别墅山庄、黔北民居、百亩荷塘、山水茶园间世外桃源、天人合一的人文景观,突然,你会有一种想定居在这里的念头。

来“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核桃坝,在这片碧绿连绵的“天然氧吧”里采一筐春芽、制一锅手工茶、泡一壶湄潭翠芽、品一杯香茗、观一场茶艺表演、看一场篝火晚会、住一宿茶园小楼,枕着茶香入眠,听着鸟鸣起床,妙哉!

来色彩斑斓的金花村七彩部落,观景台上远眺以青山绿茶作景、黄绿相间、红橙相融、粉紫相济的一座座民居,体验一回“我是一个幸福的农民”,感觉民生更有“温度”、幸福更有“厚度”。

来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新石居,感受每年一度的“桃花节”,观一场文艺表演、体验一场篝火晚会、吃一回长桌宴,尽享十里桃花江柳绿成荫、桃花簇拥、姹紫嫣红、桂果飘香的山水田园风光,这里是城市人休闲度假、避暑的清凉胜地。

来湄潭城郊的乾艺梅园赏梅,是冬春出游最好的去处。

乾艺梅园以品种各异、造型独特的梅花为主题,辅以山水园林,浑然天成。梅花品种多达两百余种,造型独特、异态纷呈,主要以东方朱砂、金钱绿萼为主。每年腊月开始,复粉垂枝、东方朱砂、宫粉、绿萼陆续开放缀满枝头,为整个寒冬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暖意。春节过后,天气渐暖,各色晚期梅花更是争相绽放,暗香浮动,无比娇艳,为春天增添了几丝浪漫色彩。置身于梅花岭之下、水体之上、廊亭阁楼间,或观造型奇特、苍劲古老的梅花盆景与高低错落的奇石、或赏千年橄榄树屈曲盘旋虬枝旁逸斜出,或静坐于梅林丛中品茶、观书画、听飞流瀑布、看池鱼戏水,美不胜收似仙境,让人叹为观止。

来湄潭,位于县城中心湄江河畔的“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博览园是非去不可的,该园主要由天下“第一茶壶”、天壶长廊、水上乐园、茶文化广场及茶文化古道5部分组成。其中屹立在火焰山顶上的“天下第一壶”高73.8米,体积28360立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茶壶实物造型,也是遵义的地标性建筑。该园是全国首个集茶文化博物馆、茶文化特色旅游、茶文化特色酒店、茶知识科普、茶产品展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茶文化主题公园,置身于壶内,能感受底蕴厚重的茶文化魅力,站在壶顶,眺望对面静默不语的象山,俯瞰玉带缠绕的小城,美哉!

单单有美景那不是湄潭,湄潭明万历二十九年置县,至今有400多年的历史。这座历史悠久的小城,不仅人杰地灵,且在历史的长河里积淀了红军长征文化、浙大西迁文化、茶文化等多姿多彩的文化。

一九三五年,中国工农红军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进驻湄潭,不但为湄潭播下了革命火种,更浇灌了湄潭长征文化之花。

一九三七年秋,日寇侵略战火弥漫中华半壁河山,浙江大学在竺可桢教授的率领下毅然西迁,跋涉5000余公里,于一九四零年年初抵达湄潭,在这里办学七年之久,这七年,被称为浙大历史上最光辉的七年。竺可桢、苏步青、李政道等52位两院院士在此潜心科研教学,培育了“求是”文脉。浙大西迁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渊源,它对湄潭乃至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

湄潭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汉代,汉武帝派中郎将唐蒙来到黔北,发现茶叶贸易十分兴盛,并购买了一些回去呈送给皇帝。在唐朝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记载了湄潭的种茶历史,并说“往往得之,其味极佳”。193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的茶叶科研、试验示范机构——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正式落户湄潭,推开了中国现代茶业的第一扇大门,开启了茶叶科研、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工业化生产的发展之路。抗战期间,当代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和浙大西迁的一大批爱国学者在湄潭工作、学习,品茗赋诗留下了不少关于茶的诗词歌赋,各种茶文化活动也蓬勃开展,为湄潭茶文化建设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出门旅游当做是一种度假休闲的方式,近年来,每年约有500万游客来到湄潭,了解一段文化、聆听一段故事、看山、看水、看壶、品茶、品酒、品美食。

翠芽抄手、永兴板鸭、酥肉绿豆粉、羊肉粉、豌豆粉、油茶汤、蛋裹辉煌、牙签肉、豆腐圆......来湄潭,这些美食千万不要错过哦!

你若玩累了,赶紧去国际温泉大酒店或田家沟万花源泡泡温泉,让那清澈见底、水气氤氲的天然温泉泡掉你所有的疲惫。

一根弦若绷得太紧,总有一天会断裂,一颗心若禁锢得太久,总有一天会失衡,我们需要放飞心灵,身体和心灵必须有一个在旅行的路上。

余秋雨先生说:“这是一个以快为尺度的时代,生活需要慢下来。喘息不是精神懈怠,不是时光虚抛,而是厚积薄发,是在每一个瞬间都认真地度过,在每一片风景都驻足停留。”

当年浙大师生曾感慨:杭州天然美,湄潭亦天然。

“一曲湄江绕廓流,开轩日日见渔舟。篱边乘兴栽花竹,垄上呼童牧马牛。”这美丽的景象,描述的就是素有“云贵小江南”等多种美誉的贵州小城——湄潭。

我不是在为湄潭吹嘘什么,和许多繁华喧嚣的城市不同,湄潭给人的感觉是轻松的、宁静的、雅致的、从容的、悠然的,有着人在诗画般的感觉。

湄潭,我见证着它的变迁、见证着它的发展、见证着它即将成为——中国乡村休闲游首选地!

居于青山绿水间,这山、这水、这城,我爱得格外深沉!




作者简介:

姜红霞,女,笔名伊人。发表作品多篇,有论文获“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实践成果”一等奖。散文《我家的衣柜》《女人四十》、《关于酒》获第三、四届、五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人气奖、优秀奖、三等奖。《请你喝碗油茶汤》获第三届世界华语“抗疫”童谣童诗大赛抗疫专场赛成人组优秀奖。获第一、二届《奉天》公益诗歌实力诗人奖。


              


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