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族本子曲曲本(附图)

 TLB519 2022-02-22

本子曲是白族民间文学的重要形式,主要流传于云南省大理州剑川、洱源县一带,实际上就是民间叙事长诗,但也可以说唱。本子曲的主要特点是:长短不一,长的有上千行,短的只有四十行;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其形式则是由“七七七五”的白族调(即所谓的“山花体”)基本词调或各种联章词调构成长篇。可以用三弦伴奏进行演唱。本子曲目前已收集到50多种。 

白族本子曲曲本(附图)



图为剑川县沙溪长乐张萃廷先生珍藏的白文本子曲曲本。该曲本口述者为杨昌炽(上世纪20年代去世),原抄者为张祖烈(上世纪40年代去世),1943年经张萃廷批阅校订。文革中,张萃廷将曲本用油布包裹埋于地下,1980年方取出,本子得以传世。现由施珍华转借大理州博物馆并裱为卷轴陈列于民俗馆。该曲本用本色绵纸包背线装,行体墨书,页面12.5× 12.5厘米,无边栏,每页89行,每行1013字。白口,无页码。1986年装裱为卷轴,后有施珍华记述抄、藏情况跋语。

该曲本收录了本子曲8个名篇:《鸿雁带书》、《出门曲》、《鸿雁带书唱白》、《山神曲表白》、《放鹰曲》、《花柳曲》(二首)、《黄氏女》。

《鸿雁带书》是白族著名本子曲,主要流传于云南省剑川县白族地区。过去剑川一带的白族男子因为生活困苦,常常要远离家乡外出做工,有时几年不能回家。长诗表达的就是留在家中的妻子对家中苦境的倾诉和对几年不能归家的丈夫的思念,可谓一字一泪,如泣如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唱词以韵文书信往来互诉离情别恨,一般由以下章节构成:一、问信;二、寄信;三、回信(十更曲);四、寄妻(五更曲);五、回夫信;六、回妻信;七、母寄儿书;八、准备回家;九、迎夫归。

《出门曲》是和《鸿雁带书》相类似的白族本子曲,又称《出门调》。在剑川一带流传较为普遍,本子数量很多,且长短不一,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总的主题是通过对家庭生活的痛苦以及出门在外种种困苦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对白族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黄氏女对金刚经》是白族著名的本子曲,主要流传在洱源、剑川一带的白族民间。长诗内容是因女主人公黄氏女能准确熟练地背诵佛教《金刚经》,被阎王请去到地狱中核对经文。黄氏女抛下年幼的子女,来到阴间,目睹了种种报应的惨状。通过主人公黄氏女这一复杂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当时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宗教迷信本身的内在矛盾。语言精练生动,人物心理刻画细致入微,都标志着白族民间文学的重要发展,也深刻反映了佛教思想对白族社会生活的影响。

除《山神曲表白》用第三人称以外,其他各曲都用第一人称转述人物之间的对话,使读者如临其境,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其文字以假借汉字为主,但也有不少自造的白文字体。作为重要的白文民间文献,该书对研究白族民间文学以及白族语言文字均有珍贵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