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个世纪的回忆——章渡中学建校始末

 宣城历史文化 2022-02-22

章渡中学建校记忆

佘银屏
微信版第1097期

虎年伊始,当我返回故乡,又一次站在母校——章渡中学的大门前,脚步竟是那样的踟躇,不敢迈入。眼前这高耸的教学楼,花园般的学校环境,已非我当年求学时的情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顿时,脑海中无端由地泛起这首古诗来。是的,离开母校已经五十年了,但眼前的母校却更年轻了。瞬时,五十年前的记忆是那样的清晰,仿佛就在昨天……




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1969年底),在响应党和国家要“把文化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下,芜湖市十中的一批教师们响应号召来到章渡镇办中学。时第一批老师有:校长鲁克华、政治主任谢育兴、语文老师张皎月(女)、数学老师余厚源、英语老师吳开厚、化学老师黄宝群(化学、物理合为一科,称工业基础课),农业基础课老师徐岳玲(女)、美术老师黄宗秀、总务主任陈克金,这一批老教师是章渡中学的奠基人。

第二年相继又调入一些教师,有王宏业、王伟家、董祖谦、黄中明、顾德宝、沈月英、肖芝莲、舒翠华等老师。(其中有'文革’前大专院校的毕业生,也有本县'五七大学’毕业的首届毕业生)建校时本着“一边建校,一边招生开课”的勤俭节约的办校精神,力争1970年招生开课(当时是春季招生)。当时章渡公社的领导将肖村大队的高远庵作为建校之址。
肖村高远庵孤居野外,久无人住,显得十分荒凉。庵堂里仅有的几间陋房改成教师办公室和临时休息处(“文革”前曾是章渡中心小学校址)。那时无水无电,吃水需得去三华里开外的青弋江挑水。有一较大的厅叫大礼堂,厅的两侧各有一花壇,各种一棵柏树和桂花树,均有百年以上的树龄。树身青苔斑驳,树瘤如铁(可惜那时无古树保护意识,竟被砍伐,作办修理房舍的建材之用)。一栋二层小搂,属砖木结构,楼上就辟为教室。当时的教学、生活条件都很差,限于教学设施和师资的缺乏,只招了一个班,七十多人。教师们每天都要走三四里的路才能到校上课,遇到雨雪天,可想之艰难。

我是初一第二学期来校的插班生(在这之前,我在茂林中学初一读了一个学期,后因“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开始、而辍学在家)。那时老师们教学认真负责,敬职敬业。尤其是俩老教师余厚源和黄宝群,教我们的数学和工业基础(化学),他们孜孜不倦地上好每一节课,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从事教育工作后,就是以这二位老师为榜样的。

第二年,本已年久失修的高远庵出现了白蚂蚁,成了危房。为安全着想,公社拟把肖村祠堂选为新校址。但肖村祠堂离章渡街有五里之遥,也是年久失修的老建筑,同样缺水缺电。为长远计,鲁克华校长多次征求学生和当地群众的意见,到公社去反映情况,建议既然校址要迁,就应该立足今后的发展,为章渡镇的小孩以后上学方便,也为了在街道附近有水有电,学校便于开展学工、学农的教育,应该把学校建在离街近但又不占用农田的街头空旷处。后经几番努力,更有几度反复,公社领导终于同意将校址选在街道东头靠河边的一块属于章渡蔬菜队的沙丘地上。并拆掉高远庵,部分可利用的旧木料、旧砖瓦,以充建设新校区之用。记得那是1971年的春天,我们上初二了,在庵堂作为我们教室的那栋小楼先未动,因新校区未建之前我们仍然要上课。学校决定先把大厅、办公室、围墙等拆掉,请了工人来拆,拆下来的砖、瓦、木头等,我们学生利用周六、周日来搬,从庵堂搬到街上新校址,一天跑四趟,上下午各两趟,从家里带两个篮子挑砖,椽子用肩扛,还有的学生借来板车运砖,就像蚂蚁搬骨头,很辛苦,但干劲都很大,干得热火朝天。记得当时还分成两个组,体强的在搬运组,以男生为主,体弱的在敲砖组,主要是女生,任务是把拆下来的旧砖,用刀把砖上残存的石灰泥土敲掉,好让工人砌墙用。

平时还要上课,就这样边学习边参加建校劳动,从初二的第一学期到暑假结束,经过半年时间,新校址上就矗立了几排平房,有三个大教室,因当时每个年级只招一个班,还有办公室、实验室。在初二的第二学期,我们就在新校区上课了,我们坐在自己参与建设的新教室里,个个兴高采烈,老师们也高兴,生活方便了,教学的劲头更大了。到了初三,学校的规模也大了,从初一到初三,全校已有二百多个学生。

照片由汪前进同学提供(下同)

到了1972年的春天,我们初三面临着毕业,毕业后有一部分同学要下到农村接受再教育,有一部分同学可以通过考试,择优录取上高中继续学习,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很兴奋,都想多读一点书。但是,高中在哪里上?那时各个公社都自己办了初中,但不可能每个公社都办高中,只能几个公社联合办一所高中。我们附近有中村、云岭、北贡、连章渡共四个公社,但是在哪个公社办高中呢?于是,鲁克华校长又出面到公社、到县文教局去争取,最后决定在章渡中学办高中部了。公社并决定把处在瑶庄的肖村祠堂拆除,其旧料、砖瓦用以章渡中学建高中部用。于是在初三那一年,我们肩上的扁担刚放下,在教室还没坐稳,又开始了更加艰苦的建校劳动。

这次建校劳动更艰巨更辛苦,因为有五里多运输路程,木材多、砖瓦多,又是狭窄的羊肠小路,板车无法通行,我们同学就连扛带抬,有的俩人抬一块,力气大的就一人扛一根,以蚂蚁啃骨头的形式把旧木料、旧砖瓦一点一点搬到学校。我们当时的口号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那时的政治气氛浓厚,宣传力度大,学校为此成立了宣传组。记得当时我和初二的潘少平、初三的佘凌云(他是我弟弟,从小爱好美术),为宣传组成员,我和潘少平组织选稿、审稿,佘凌云负责美术排版插图,两个班的各小组选两名通讯员写稿,及时表扬建校劳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份子、好人好事。在工地上有广播室、播音员;有大黑板、宣传栏,不停地报道。

学生在河滩上捡大鹅卵石

在我们初三的那年寒假,即毕业前夕,高中部的教室、宿舍、食堂……都建好了,在四个公社招来首届高中生,于1973年的春天如期开学了,章渡中学成了完全中学。(从章渡中学毕业的高中生及初中生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招生中,很多人考上了大学及中专学校,如:汤良杰、董双庆、徐劲华、卜屏杰、王志等,这些同学参加工作后,有的走上领导岗位,有的当了教授。)

在这三年期间,虽然因为参加建校劳动而耽搁了不少正常的上课时间,但是没有影响学习,我们的班主任王宏业老师把本街上的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各小组选出小组长,互帮互学,我家就设立了一个学习小组。

在这三年期间,我们组织了一次次的学工、学农活动。记得1970年10月份,我们自带被褥步行到五十里之外的陈村水库去参观,体验工人阶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国家的精神,既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1971年的春天,班上组织我们去建设大队拔棉花草,忙假时给章渡大队割野草积绿肥等,开展了一系列学农活动,让我们在校期间就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1971年的十月份,学校还派卜屏杰、赵仕奇、肖冬保、我四个同学,到泾县一中参观生物化肥“920”,并学习用菌种制造生物化肥“5406”,把这种化肥拌上土,化成营养泥撒到地里,不仅能促使农作物生长,还能保护土壤,是绿色环保的有机肥。

学校组织拉练参观活动
在这三年期间,学校还组织我们紧跟国家形势,参加一系列政治宣传活动。记得在1971年的春天,教美术的黄宗秀老师带领一批学生在镇的东头、公社所在地的外墙上,用红油漆写下了“学大寨,赶大寨,誓把章渡变大寨”,每个字有方桌那么大,几百米之外都能见到。我们还组织文艺宣传队的形式,到农村去宣传毛主席最新指示(记得有肖村、汪村、河沿、坝埂等地)。也曾在街道办过学习毛主席著作辅导班。学校派我们担任辅导员,把街道的家庭妇女和居民组织起来学习毛主席著作中的《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三篇文章……


五十年,弹指一挥间。当我今年来到母校,那昔日同学的身影、晨读时的欢快、课间操时的激情,放学回家时与同学之间的嬉戏打闹……往事并不如烟,五十年前的那些点点滴滴,凝聚起一股激流,无止息地流淌在我的记忆长河中。母校濒临的青弋江上已架起一座大桥,已没有往年因汛期大水而无法两岸通行的不便了,此刻,我似乎觉得这座大桥就是我与母校心意相通的心灵之桥!祝福你吧,我的母校,请接受我这五十年的在外游子的问候!

当年学校全景写生画

(作者系泾县云岭人,繁昌县第二中学退休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