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学】3 经络

 文炳春秋 2022-02-22

【第三章    经络】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经络学说一方面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但更多方面来自古人长期的医疗实践。几千年来,它一直在中医针灸、推拿和其他各科临床实践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遍布全身、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反应病候、传导刺激和维持调整人体机能活动的组织系统。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别出的分之。两者在体内的循行方向和分布深浅各不相同。从经络循行的走向来看,经脉是直行的干线,络脉是横行的分支。从经络分布的深浅来看,经脉分布在较深部,络脉分布在较浅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于体表之间,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hái)、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协调和平衡。

    【二、经络的组成】

    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相当丰富。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有十五别络、浮络、孙络。十二经脉即是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阴经(脾、肝、肾)、足三阳经(胃、胆、膀胱)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十二正经”。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qiāo)脉、阳跷(qiāo)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所别出的经脉,所以叫别出的正经,它们的作用主要是对十二经脉起着离、合、出、入于表里经之间,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有着濡养脏腑的作用。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其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的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在体表一定的皮肤部位的反应区,居于人体最外层,所以是机体的卫外屏障。络脉方面,以十五络脉为主,它是从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上所别出的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称为十五络脉,也叫“十五别络”,其功能是加强表里阴阳两经的联系与调节。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遍布全身,难以计数。这些经和络组成了经络系统的主体。其基本内容见下表3-1.

    【2-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肺、心包、心)、手三阳(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胃、胆、膀胱)、足三阴(脾、肝、肾)经的总称。十二经脉是经络学说的主要部分,又称十二正经。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与分布】

    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结合阴阳、脏腑、手足三个方面而定的。即各经都是用起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的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根据阴阳学说而给予不同的名称。十二经脉以阴阳来表明它的属性,凡与脏相属,循行在肢体内侧的经脉叫阴经;凡与腑相连属,循行在肢体外侧的经脉叫阳经。循行在上肢的经脉叫手经;循行在下肢的经脉叫足径。手足各有三阴三阳六条经,三条阴经分别是太阴、厥阴、少阴;三条阳经分别是阳明、少阳、太阳。

    十二经脉纵贯全身,在人体头面、躯干及四肢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六条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即上肢的内侧为手三阴经,下肢的内侧为足三阴经。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的外侧和头面、躯干,即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手足三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但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脾经在中线,肝经在前,至内踝(huái)上8寸处交叉后,脾经在前,肝经在中线(如下表3-2及图3-1.1.2.3)。

*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缘,脾经在中线,至内踝上八寸处交叉之后,脾经在前缘,肝经在中线。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与交接是有一定规律的。《灵枢·逆顺肥瘦》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即:手三阴经从胸部起始,经上肢内侧至手,与手三阳经相交;手三阳经从手部起始,经上肢外侧上达于头,与足三阳经相交;足三阳经从头起始,过躯干,经下肢外侧走于足,与足三阴经相交;足三阴经从足部起始,经下肢内侧过腹部,抵达胸部,与手三阴经相交。这样相互衔接,构成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如图3-1)。

    【三、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十二经分布在人体的内外,其经脉中气血运行是循环相贯的。即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再传至手太阴肺经,首位相贯环流不止,其末端都在四肢和头面躯干部相接,其流注次序见表3-3.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对于脏腑内在的联系有如下规律:阳经皆属腑而络脏,阴经皆属脏而络腑。属,隶属的意思。络,联络的意思。脏与腑有表里相合的关系,阴经与阳经有表里络属的关系。手足三阴、三阳经组合成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侧的相对位置,并于四肢末端交接。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不仅加强了互为表里的两条经脉的联系,而且促成了互为络属的脏腑在生理功能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也可相互影响。在治疗上两条表里络属经络上的腧(shù)穴可以交叉使用,疗效互补。

    【3-奇经八脉】

    “奇经”是十二经脉之外的特殊通路,与十二正经不同,分布不像十二正经那样规则,即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相配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八脉”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并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此外,奇经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腑的关系密切,在生理病理上有一定的联系。

    八脉之中,冲、任、督三脉均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其中任脉行于胸腹部正中,上抵颏()部,能总任一身阴经,故称为“阴脉之海”;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能总督一身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冲脉并足少阴夹脐()而上,环绕口唇,十二经脉均来汇聚,能调节十二经气血,为气血的要冲,故称为“十二经之海”,亦称“学海”。其中任、督二脉上行相接于唇内,合二为一,分而为二,用以象征子午南北的阴阳关系。由于任、督二脉各有其循行的部位和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带脉起于胁下,环腰一周,统束纵形诸经。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腿股内侧上行,与六阴经相联系,至咽喉与任脉会合,主一身之里;阳维脉起于足跗外侧,沿股膝外侧上行,与六阳经相联系,至项后与督脉会合,主一身之表。二维脉联络一身表里之阴阳,进一步加强了机体的统一性。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会合;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项后会合足少阳经,二跷脉主宰一身左右的阴阳,共同调节肢体的运动和眼睑的开合功能。

    【4-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经络的理论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它贯穿于中医学的整个理、法、方、药之中,成为指导临床各科的基础理论之一。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具有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肢体,抵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经络循行全身,通达表里,贯穿上下,对人体具有输送气血,发挥营内卫外的主要生理作用。

    【(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    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骨等组织器官,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机体内外、上下保持协调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有机配合,相互联系,主要是依靠经络的沟通、联络作用实现的。具体表现在脏腑与外周肢节的联系;脏腑同五官九窍的联系;脏腑之间的联系;经脉和络脉的联系。

    【(二)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经络可传注气血,通达全身,以濡养脏腑器官,抵御外邪,保卫机体,从而维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所以《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

    【(三)传导感应】    经络系统对于针刺或其他刺激有感觉传递和通导作用,针刺中的“得气”现象和“行气”现象就是经络传导感应的表现。另外,药物治疗疾病,也必须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方能使药物到达病所,发挥作用,由此而产生了“药物归经”理论。

    【(四)协调平衡】    经络能运行气血和协调阴阳,使人体机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平衡。当人体发生疾病,出现气血不和及阴阳失调时,即可运用针灸等治法,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以“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负”(《灵柩·刺节真邪》)。

    【二、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经络学说不仅可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而且在阐释疾病病例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及预防等方面,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一)解释病理变化】

    在疾病的情况下,经络具有传注病邪,反应病候的功能。一是病邪可以经过经络由表达里,或由里达表。如外邪从皮毛腠(còu)理内传于脏腑或病邪由内脏达于肌表。二是脏腑之间的病变可以相互传变。如肝病影响脾胃;心火下移小肠;大肠实热,腑气不通,使肺气不利等。三是脏腑之间所生的病证沿着经络的通路反映到体表的五官九窍上。如肝病可见两胁或少腹疼痛;肺病可见缺盆中痛;心有热舌易生疮;肺有热常有鼻衄;胃火盛则龈(yín)肿口臭。

    四肢筋骨皮肉皆必须依靠经气为养,所以经络受病的结果,其所过的四肢部位的筋、骨、皮、肉也必然出现病态。经气阻滞不通,就会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邪热郁积而化热,则出现红、肿、热、痛;气血运行不足,就会出现病变部位的麻木不仁、肌肤萎缩及功能减退等。

    【(二)指导疾病的临床诊断】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它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可用于疾病的诊断。

    【1、辨证归经】    可以根据疾病所表现出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辨证归经的依据。如头痛一证,可根据经脉在头部的循行分布而辨别,其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颈项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厥阴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又如两胁痛多为肝胆病;缺盆中痛常是肺脏的病变等。

    【2、经络、腧(shù)穴诊断】    在某些疾病的过程中,常发现在经络循行通路上,或在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上有明显的压痛,或有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皮肤形态变化、皮肤温度、电阻改变等,这些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如肠痈(yōng)患者,可在足阳明胃经的上巨虚穴或阑尾穴上出现压痛;长期消化不良者,肺俞穴可出现压痛、结点或疹点;肺脏有病,中府穴可有明显压痛,或在肺俞穴出现结节、条索状物等。临床上采用循经诊察,扪(mén)穴诊察,经络电测定等方法检查有关经络、腧穴的变化,可作为诊断参考。

    【3、切脉诊断】    在切脉诊断法中,不论三部九候诊、人迎气口诊、独取寸口诊,都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的。《素问·经脉别论》说:“气口成寸,以决生死。”目前中医切脉独取手太阴肺经“寸口”的方法,也即渊源于此。

    【(三)指导临床治疗用药】

    经络学说还广泛地用以指导临床各科的治疗,特别是对针灸、按摩和药物治疗更具有指导意义。针灸治病主要是通过针灸刺激穴位,激发疏通经气,恢复调节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致病的目的。故针灸治病多按病位症状归经,采用循经取穴的方法进行治疗。如胃病取胃经的足三里穴;肺病取肺经的中府穴等。

    经络学说还指导着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古人根据药物对不同脏腑经络具有特殊的选择作用,而总结出了“药物归经”理论。如柴胡入肝经,因升发辛散而能疏肝,故肝病常用柴胡;又因少阳胆经行于头两侧,肝胆表里经相络属,故柴胡又可以用于治疗头两侧痛。再如黄连、黄芩(qín)、黄柏三药均能清热,但黄连入心经,以清心火;黄芩入肺经,以清肺热;黄柏入肾经以清肾火。

    【(四)预防和养生保健】

    临床可以通过调理经络达到调理脏腑气血的方法以预防疾病。如保健灸法就是自古以来的防病治病之术。《针灸聚英》说:“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知而迎之也。”使用灸法保健称为“逆灸”。如常灸风门穴可以预防感冒;常灸足三里、悬钟穴可预防中风等。其他推拿按摩等方法均可起到保健防病作用,但都是以经络为基础的。除此之外,调理经络还可达到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的效果。如足三里、涌泉穴就是常用的保健要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