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扒一扒可能的第二大雷

 新用户16501297 2022-02-22

以前介绍过,融创也有一款工资回收计划的产品,叫融乐荟,门槛很低,为了方便员工领完工资后可以马上“投”出来——

图片

不幸的是,跨入2022年后,貌似也爆雷了:

图片

天下武功,果然大同小异。

无非就是天花乱坠一堆,最后——“打钱“。

图片

是不寒碜。我翻了下融创近几年的分红,孙老板妥妥过百亿了,且直接进的是离岸信托:

图片

微博上,融创商票逾期的信息铺天盖地,号称融创底线的上海区域也传躺平——

图片

去年四季度的管理层会议上,内部曾披露未来1年融创要还的有息债务高达900亿,掉链子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掉多久,能不能接回来。

和《又扒了不该扒的料》一样,挖一下融创重要的股东。

为什么要挖他们呢?

因为这才是过去、现在、未来,所发生的真实故事逻辑,不存在于普通新闻中。

一个是——

图片

07年他就入股了,然后在2012年,china diamond holdings 也出现在了股东名单上——

图片

2017年的时候,孙老板还说过“感谢平安”,然后用这个钱去杠杆收万达资产。

结合之前扒系列,对恒大、佳兆业、万达的股东分析,加上生命、平安等全牌照工具,还有“导师”李超人和周大福,整个地产圈从背景上看,“关联颇深”。

但路径是“简单”的,赚完钱,然后转到离岸,国内留下巨大的各部门杠杆。

图片

从监管角度,去年发酵的三道红线制度,明显是会极度影响民企地产的现金流,造成资本市场波动,从一开始打这张牌的时候,不可能不预估到对土地财政的影响。

那为什么还是把牌打出去了呢?

或许就是期望恒大、融创们掏出已经放入自己口袋的钱回归本土经营(而不是继续境内举债,境外分红)。

新闻里,孙老板在躺平之前,也确实掏过一点——

图片

但相比900亿(估计表外债务还不一定包含在内),杯水车薪。

与其自己掏,不如耗,赌管理层先受不了。

那边许老板还说一句,我不打算低价处置资产。(有点双关语)

但要说第二颗雷敲定融创还太早,毕竟碧桂园最近也搞了个热搜(员工讨薪),而且其旗下走擦边球集资的文交所通道估计要凉,所以也值得期待一下。

图片

总之,扒得越多,越发现当初设计这一整套体系的人,用计之深,

真是顶级战略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