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笔者认为金庸小说就其艺术成就和影响来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占有相当高地位的。如果把金庸和其他大师做个对比,笔者认为金庸小说除了思想内容稍显单薄外,其它方面都不差。 对于上面的说法,下面作一下简单说明。 首先说一下金庸小说的艺术成就。 北大曾有教授对金庸作了个评价。认为:
对于这个评价,笔者认为是非常中肯的:金庸文学的最大成就在于它的艺术成就,而也正因为这个艺术成就,近代武侠小说才进入了文学的宫殿。从大的方面来说,金庸文学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并且把二者结合起来,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具体来说,金庸文学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人物塑造方面。 金庸文学的艺术成就,最突出表现在对英雄人物和败类的塑造上。金庸的每部作品里,有主要的英雄,也有典型的败类。无论对于英雄还是败类,金庸塑造的形象都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比如令狐冲有情有义,岳不群无情无义;令狐冲侠骨柔情,岳不群冷血无情。当读者读到这两个人物时,对令狐冲有多少爱,就对岳不群就有多少恨。金庸对人物的塑造是很有特点的,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善于在人物的对比中突出人物的特色,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比如上面所说的岳不群和令狐冲的对比。再比如乔峰和段誉的对比,乔峰的顶天立地对比段誉的讲义气,两种不同的英雄人物性格跃然纸上。 二是善于把人物置身于浪漫的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来刻画人物的性格。这一点,笔者认为刻画最好的是韦小宝。韦小宝本身生长在社会底层,突然之间又被抓进了皇宫大院,这是个巨大的反差。面对这个巨大的反差,韦小宝对于各种局面处理得游刃有余,这一方面说明了他对人事的油滑,但是另一方面岂不反衬出他的勇敢和坚强? 三是在人物塑造上,金庸有时把人物置于生死存亡关头,然后再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显示其自身的性格。比如在救任我行的描写中,令狐冲临危不惧、重情重义的性格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四是在人物塑造上是从浪漫开始,然后再进入现实的。武侠小说如果从现实上来写,是没法写的,因为武侠人物是非现实的。金庸在处理现实和浪漫的矛盾时,是从浪漫开始的,然后再进入现实,从而达到了浪漫和现实的统一。这一点主要表现在,金庸塑造的英雄人物,并不是无所不能的,而是在现实中都或多或少有困扰,在困扰解决后,才达到了浪漫和现实的统一。 2、在情节方面,金庸文学是引人入胜的,这一点是非常突出的,可以说已经超过了四大名著。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金庸小说的情节在处理上,不仅仅生动曲折,而且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对于这一点,估计大家应该都赞同。 二是金庸小说的情节在处理上,会精心提炼具有典型冲突的情节。比如《碧血剑》中袁承志和温青爷爷们的冲突描写得栩栩如生。 3、金庸文学的每部作品的结构基本都是完整的,同时又富有变化。这一点就不用多说了,大家基本都知道。 4、金庸文学的语言成就极为突出。 笔者认为这个成就非常了不起,也不逊于四大名著。金庸文学的语言时而诙谐时而严肃、时而明快时而低沉,生动而鲜活,非常吸引人。金庸的语言是幽默的,让人读起来有时哈哈大笑;金庸的语言是明快洗练的,无论叙事还是刻画人物,常常寥寥几笔,就达到惟妙惟肖、绘声绘色的境界;金庸的语言是生动准确而富有表现力的,对人物的刻画非常逼真,使人读起来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说完了金庸文学的艺术成就,再说一下它的思想内容和影响。 在思想内容方面,金庸文学是稍显单薄的,而这也是金庸小说的最大短板。但是这个短板是有客观原因的:武侠小说的目标是娱乐,这个目标直接决定了,武侠小说必须把情节的叙述放在第一位。而也正因为情节必须放在第一位的内在要求,直接决定了武侠小说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局限性。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武侠小说塑造的基本都是英雄人物的爱恨情仇,这个爱恨情仇是在情节中展现出来的而是不通过主人翁的反思,这就导致了小说中主要人物反思思想的缺失,从而影响了整个体系思想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这话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反思即自我认识,小说主要人物反思思想缺失,即自我认识缺失,而自我认识缺失会直接导致体系思想内容的单一、不完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金庸小说在思想内容方面是稍显单薄的。 至于金庸小说的影响,应该说是太大、太广了。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深受人们的喜爱,流传极其广泛。自金庸小说问世以来,可以说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说,还可以说只要能认识汉字的,基本都读过金庸的小说。金庸小说对于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金庸的小说已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精神食粮的一部分,其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因此金庸的小说对人们精神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是对后来武侠、仙侠、玄幻小说的创作有巨大的影响。现在网络上很多武侠、仙侠、玄幻小说在模仿金庸小说,这一点大家基本都知道。 三是给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素材。 |
|